分享

75周岁老人犯罪如何处理?《刑法》这么规定!快来看看

 白云网文 2019-12-19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犯了罪,该怎么处理就会怎么处理,但是在我国,为了人道主义,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年龄,七十五周岁的人已经年迈,因此我国刑法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处罚力度。

也许大家觉得年龄并没有什么用处,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大家都觉得多一岁少一岁似乎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体现在法律中大家就会发现它的重要性了。年龄,它其实就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75周岁老人犯罪如何处理?《刑法》这么规定!快来看看

比如说,18周岁是法定意义上的成年,22岁(女性20岁)才可以结婚,达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才可以退休领取养老金等等。

75周岁,它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有的人认为75岁以上和16周岁以下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因为不用坐牢。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现在就具体来看看。

根据《刑法修正案》的规定,对于犯罪时已满75周岁者,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从宽规则有所不同。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75周岁以上的老人,被判决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一般情况下都会投入监狱服刑。大家不用担心,监狱里的生活保障比孤寡老人自己生活条件还好。

一日三餐正点吃饭,干点力所能及的劳动,也不让他们从事重体力或者强制劳动,生病有医生诊治,甚至还专门安排其它罪犯照顾他们的生活。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75周岁老人犯罪如何处理?《刑法》这么规定!快来看看

那么,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犯罪具体到底如何处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犯罪,会从轻或者减轻。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故意犯罪可以从轻处罚,“可以”即表示,可以从轻也可以不从轻,关键还是看犯罪情节的严重性。而过失犯罪应当减轻,则是说相比同等情况的一般罪犯,75周岁以上的老人量刑一定是相对轻微的。

二、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犯罪,一般不会适用死刑。根据我国《刑法》中第49条关于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的规定,对于审判的时候已经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也就是说,“75周岁以上的人不适用死刑”并不是一条死规定,有例外的情况,具体量刑还是要看罪犯到底是犯了哪一种罪,犯罪情节又是哪种程度。

三、可以保外就医、监外执行。《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监外执行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具有社会危险性、在犯罪可能性小且原判刑期不超过三年的年满75周岁的罪犯,也可以申请缓刑。

75周岁老人犯罪如何处理?《刑法》这么规定!快来看看

综上所述,75周岁以上的老人实施犯罪的,并不能因为年龄而逃过刑事处罚,我国法律也并没有规定说75周岁以上就不用负刑事责任。现在的你明白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