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只是爱静 2019-12-19

冲锋枪诞生于一战末,《兵器工业辞典中》对冲锋枪的解释是'单兵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枪',二战是冲锋枪的全盛时代,主要参战国均有装备冲锋枪,苏联红军更是出现整营整营士兵集体列装冲锋枪的情况。二战后因为突击步枪的普及,冲锋枪在军队中逐渐淘汰,现在仅有部分特种部队和警察还在使用冲锋枪。本文就针对二战结束以前的冲锋枪发展作简单介绍。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苏联红军和波波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MP18横空出世

世界上第一款发射手枪弹药的自动武器是意大利人在1916年装备部队的罗莎“冲锋枪”,但是其设计本质是是多人操作的的轻型机枪,而不是单兵武器。罗莎没有枪托和小握把,单人很难在移动中使用。除了使用手枪弹药这一开创性元素外,罗莎和现代冲锋枪并没有太多的共同点。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罗莎“冲锋枪”

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满足现代冲锋枪要素的的武器是德国人的伯格曼MP18冲锋枪。为了打破漫长而令人绝望的堑壕战,德国人在1915年开始组建小规模精英突击队——暴风突击队,利用高密集的小规模突击,来对协约国战线上的要点进行“精确打击”,以此来割裂和瘫痪协约国的整条战线。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暴风突击队

暴风突击队的士兵们需要扫荡协约国的堑壕,就需要大量的近距离作战,传统的毛瑟栓动步枪无论在长度和射速上都无法适应堑壕战的要求,最初暴风突击队的士兵选择使用带枪托的和增加弹容的手枪在堑壕中鏖战。德军制式的鲁格P08手枪在加装枪托和32发弹蜗的确可以作为一支火力旺盛的轻型卡宾枪。但手枪毕毕竟还是手枪,其短枪管和低射速仍然不能满足堑壕战的需求。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满配件的鲁格p08手枪

1917年德国伯格曼兵工厂的设计师雨果·希迈斯通过研究缴获的意大利罗莎“冲锋枪”得到了设计灵感设计出了跨时代的武器——mp18冲锋枪,也真正意义上开创了“冲锋枪”这类武器。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使用弹蜗的MP18冲锋枪

mp18冲锋枪数据弹药:9*18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全长:815mm全重:5.2kg射速:400发/分弹容量:32发弹蜗

可以全自动射击的mp18冲锋枪的射速高达400发/分,也就是说射手只要扣着扳机不放就可以在5秒钟内把32发子弹全部喷射出去,而对使用鲁格p08手枪的士兵而言,这需要连续扣动扳机32次,两者的效率差距可见一斑。当使用mp18冲锋枪的德军士兵冲入协约国战壕后,全自动射击的冲锋枪就可以在密集的协约国士兵人群中打出一条血胡同了,而协约国士兵并没有类似的轻型自动武器可以还击。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mp18冲锋枪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中给了协约国不小的麻烦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徘徊与迷茫

暴风突击队和mp18冲锋枪没能挽回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但mp18点燃的冲锋枪之火却是继续燃烧了下去。

在第一次大战末期,美国的汤姆逊将军也深感步兵分队中的轻型自动武器的短缺,他成立的自动武器公司(Auto-Ordnance Co)旨在为美军提供一种可以由单兵使用的自动武器,最初自动武器公司的计划是设计一种发射步枪弹药的自动步枪,但是始终无法成功,只得退而求其次使用手枪弹药。但直到1919年自动武器公司才成功制造出自己的冲锋枪,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美军对新型武器失去了兴趣,第一批汤姆逊冲锋枪被转而出售给了纽约警察局。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第一批装备汤姆逊冲锋枪的是纽约警察

此后汤姆逊将军一直没有放弃把汤姆逊冲锋枪推销美国陆军,在次期间自动武器公司为了迎合军队的需求 先后推出了带有刺刀座的M1921,加长枪管且配有双脚架的M1923,但均未被采购。一直到192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才采购第一批汤姆逊冲锋枪。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带刺刀的汤姆逊M1921型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带双脚架的汤姆逊M1923,射手也完全是用轻机枪的操作模式在使用

冲锋枪带刺刀尚可理解(详细内容可见笔者之前的作品https://www.toutiao.com/i6633224825101877763/),但冲锋枪加装双脚架以今天的眼光看啦的确过于怪异。而这怪异设计的背后则是当时对冲锋枪这种新事物的迷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20-30年代虽然有不少的冲锋枪问世,但还是有很多军队错误的把冲锋枪定义为一种发射手枪弹药的轻机枪(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错误的,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常规认知),美国海岸警备队还把汤姆逊装在快艇上作为船载机枪使用。冲锋枪在二十年代传入我国后,有过手提机关枪的称呼,也可以看出当时我国也是把冲锋枪当作一种轻便的机枪。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一百发弹鼓的船载汤姆逊

进入三十年代之后,经过几次小规模的局部战争的应运(美军入侵尼加拉瓜,中国军阀混战等)各国军队才逐渐认识到冲锋枪应该是一种单兵自动武器用来冲锋陷阵的,而不是一种轻型的机枪用来掩护支援的。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捷克ZK383冲锋枪也装有双脚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冲锋枪减肥计划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二战爆发前夕的部分主流冲锋枪

在二战临近之时,主要军事强国都已普遍装备了冲锋枪,此时的冲锋枪可以称为第一代冲锋枪,其特点是大部分有木制枪托,主要构件为切削工艺,造成的结果是这批冲锋枪普遍生产工艺复杂而且重量和尺寸都很大。

汤姆逊 (M1型)全长813mm 全重5.51kg

索米 全长870mm 全重7.04kg

MAS1938 全长623mm 全重3.35kg

索罗通100 全长850mm 全重4.48kg

PPD 全长780mm 全重5.69kg

伯雷塔M1938 全长946mm 全重4.97kg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法国的MAS1938的尺寸和重量较小外,其他几款第一代冲锋枪都是又长又重的大家伙,跟轻巧灵便扯不上任何关系,要知道装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枪才4.4的kg,第一代冲锋枪的重量普遍要比当时的步枪更重。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携带MP18的德军士兵背影,可以看出其巨大的尺寸

这一次德国人再一次的引领了冲锋枪发展的潮流,MP38冲锋枪的问世同时创造了好几个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支使用折叠金属枪托的冲锋枪,世界上第一支大量采用冲压金属件的冲锋枪,世界上第一支全部使用金属和塑料而没有木质件的冲锋枪,大量使用冲压件得生产工艺大大简化。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mp38可以说是现代冲锋枪的先行者

以mp38/40为代表的第二代冲锋枪的特点就是普遍取消了笨重的本质枪托,代至以轻便的金属折叠枪托,大量采用简单的冲压技术,简化生产工艺。而第二代冲锋枪的代表们包括英国的斯登,美国的M3,苏联的PPSH43。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第二代冲锋枪代表

M3 枪托伸缩状态全长570mm 展开全长745mm 全重4.65kg

斯登MKII 全长 762mm 全重3.7kg

MP38/40 枪托折叠状态全长639m 展开全长833mm 全重4.7kg

PPSH43 枪托折叠状态全长615m 展开全长820mm 全重3.93kg

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第二代冲锋枪相比第一代冲锋枪在尺寸重量上都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第二代冲锋枪讲究生产快速,价格低廉。斯登冲锋枪造价仅需要11美元,整个战争期间英联邦生产的斯登冲锋枪超过450万支,而作为汤姆逊替代者的M3冲锋枪也是收到了斯登冲锋枪的设计影响,大量采用焊接冲压技术,其生产工艺简单到连灯泡厂都可以生产该枪。PPSH43则是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苏联军民以极少的材料和设备生产出来的极简冲锋枪。

结论: 和第一代冲锋枪相比,第二代冲锋枪的工艺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这简陋的背后则是整体作战理念的变化,二战前的冲锋枪普遍是配发给装甲兵、伞兵侦察兵等精英单位的武器,普通步兵部队都是大栓加轻重机枪,整体作战思路任然停留在一战末期那种大兵团阵地战模式。普通步兵部队不需要面对大量近距离作战,需要的仅仅是在炮击后在机枪掩护下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而已。但进入二战后,随着机械化力量的增强,机动作战成为主流,步兵们可能在各种复杂环境下作战,对轻便的冲锋枪的需求是大大增加的,到二战中期的时候,主要产战国的步兵班里普遍都装备1-2挺冲锋枪,而这巨大的需求量则要求冲锋枪必须廉价且易于生产,昂贵复杂的第一代冲锋枪让位经济实惠的第二代冲锋枪便是这客观环境下的必然。

越来越短,越来越小——早期冲锋枪发展之路

某国武装到现在还装备M3冲锋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