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海曲上人 2019-12-20

古代文人常常将'竹'视为高洁卓然的象征,故而喜爱竹子,更将其雅称为'四君子之一'。若提及对竹的偏爱,首当其冲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了。苏东坡偏爱于竹,竹融入了他的品格,更是融入他的作品。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竹的符号形式和审美价值:墨竹画和咏竹诗文

孟子曾曰'知人论世',苏东坡对竹的偏爱与其作品的内涵和个人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故而,文章将结合苏东坡的生平经历,通过其画作和诗文剖析他对竹偏爱的原因。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一、 生于竹乡:耳濡目染的爱竹情节

苏东坡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四川气候温暖湿润,盛产各式各样的竹子。苏东坡的故乡眉州的竹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眉山的先民就已开始用竹制品,被称为“竹乡”

生于竹乡的苏东坡,或多或少受到家乡环境的影响,自小培养起的爱竹情节,根植于心,致使他对竹的偏爱:不仅画竹咏竹,还喜食竹

他在《寄蔡子华》一诗中写道:“遥忆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白鱼是青衣江特产,紫笋就是洪雅一带产的苦笋。此外在《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中他还写道:“故人知我意,千里寄竹萌。…… 送与江南客,烧煮配香粳。”彼时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李公择拜访离别之际,苏东坡赠予他两件礼物,其中之一就是竹笋

在苏东坡的《记岭南竹》中写道:'记岭南竹岭南人,当有愧于竹。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 ' 岭南人应该对竹感到愧疚才是。因为岭南人食用的是竹笋,房上盖的是竹瓦,载货用的是竹筏,烧饭用的是竹枝,书写用的是竹纸,脚上穿的是竹鞋,真是一天都离不开竹子呀。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生于竹乡的苏东坡,深知竹用途之广,他赞美竹之奉献,也借用竹奉献之多以赞美千百年来如竹般挺进有节,不屈不挠,辛劳奉献的'凡俗'之人,这也折射了苏东坡对竹子的偏爱。

二、成竹于胸:托物寓兴的画竹之情

北宋年间,绘画与文学逐渐合为一体,梅、菊、竹、兰'四君子'也成为文人大夫们争相绘画的主题。苏东坡更是文人画的最早倡导者,其画作常为枯木竹石。

苏东坡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写道:'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指,画竹子时,应该对竹子的形态样貌了然于心。苏东坡画竹,难道仅仅是爱竹之风姿吗?

笔者选取他传世的两幅画作《枯木竹石图》《潇湘竹石图》进行粗略分析和比对。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1苏东坡 《枯木竹石图》

其流传的画作《枯木竹石图》是苏东坡任徐州太守时所作画作。画面构图简单,笔墨不多。唯左下怪石盘踞,石上点缀焦墨竹叶,旁有枯木一株,向右侧斜比生长,苍劲有力。作画之时(约公元1069年),苏东坡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后迁知密州,移知徐州。画作便是他在徐州前往萧县圣泉寺时所绘制。

画面中怪石、枯木本是毫无生气之物,二者画在一起,萧条沉郁之感更是体现苏东坡耿耿不平的内心但细究其画面,怪石后绘制点点墨竹,枯木生长从虬曲到平缓,为画面增添了动势,体现了生命的顽强,苍凉背后的生机勃发,带给人以希望之感。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2苏东坡 《潇湘竹石图》

再观另一流传画作《潇湘竹石图》,经明代吴勤考证,画作为苏东坡在黄州时(公元1080年—1085年)赠予孙莘老(孙觉,政见与苏东坡相近,后同遭政治迫害)的墨宝。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牵连,险些送命,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画作的构图上,以近水与云天、怪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的强烈对比作为画面的焦点展开。值得一提的是,画中前景之上,纤细的竹枝从怪石下斜伸而出,苏东坡用浓淡不一的笔墨绘制竹的枝干和叶片以体现层次:竹叶笔触一气呵成,竹竿则以楷书及行书的笔划笔法写就。画面淡然空灵,虽无青山绿水之净,但画面中折射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之感

从苏东坡的人生机遇来看,他在政治上是郁郁不得志的。虽然年少入仕,却逢父病故;服满还朝,又逢神宗继位扶持王安石变法,苏东坡与故友恩师皆因与宰相政见不合而纷纷离京。此后十年,又因'乌台诗案'牵连下狱而遭受贬谪。数年间,苏东坡不断循环着'还朝-外放-贬谪'的命运。苏东坡纵使早年有着经世济国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在宦海沉浮,'不合时宜'而无所建树。

枯木怪石是苏东坡创作颇勤的题材。但因苏东坡的一生可谓是颇多坎坷,几经贬谪,故世人多以他借由作诗绘画来纾解心中郁结,抒写他那满腹的'不合时宜'。但在另一方面,他笔下的怪石竹木虽然表现出一种孤绝的处境,但枝干却极遒劲洒脱的,充满了生命的勃勃生机,透露着他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战胜绝境的意志和精神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苏东坡亦曾在《文与可画赞》中说道:'竹寒而秀,木疮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借以论语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中的三益的品格来对应竹、枯木和丑石蕴含的特质。他赞赏和喜爱竹韧而不折,枯木表面满目疮痍但仍然顽强地生长,岩石朴实无华却内含风韵。

可见,东坡绘竹喜竹,是因为竹所蕴含的品格,一种同他一般内在所固有的,又能借由竹寓示的品格。换言之,苏东坡在'竹'身上找到了自我的精神寄托。

三、无竹令人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取舍

苏东坡爱竹,不仅画竹,更作诗文咏竹。苏东坡留与世人'爱竹'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于潜僧绿筠轩》中的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北宋熙宁六年,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与僧人慧觉游绿筠轩时,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宁愿不吃肉,也不能让居所没有竹子。不吃肉无非让人消瘦,没有竹子却让人变得俗气。人变得消瘦还能长胖,(文)人变得俗气却不能医治。周遭的人嘲笑这番言论'似高还似痴'。若对着竹仍然大嚼,世上哪有这样的美事呢?

诗面意指即想通过种竹获清高之美名又想享受甘食之味的事情是不可兼得的。苏东坡借由竹来表达自己关于'精神'与'物质'之间取舍的价值观:即不必追求美好的物质享受,但不可丢失君子高尚的品德。结合他当时的际遇,尽管庙堂上不得志甚至受到牵连,但对自我道德完美的追求不能停止。他将这种情感寄托于竹,将对自我的期许放置于'竹'这样一个客体上,借助客体表达出来。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为何对竹十分偏爱?

另一方面'竹'寓示着'君子之洁',是精神品格的象征;'肉'则指'口腹之欲'是物质追求的象征。物质的匮乏,无非是缺少生活上的物质供给;精神品格的缺失则会让人有失风骨。由此引申,若人追求物质满足汲汲名利,随权势而俯仰,则会陷入物欲追求的漩涡。反之,人坚守自我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有了高尚的情操,不畏强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

苏东坡一生风雅刚直,在他看来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苏东坡在政治漩涡中保持本心,不见风使舵,政见不合自请离京;百折不挠纵使几经贬谪,仍淡泊名利,积极人世,这和他所偏爱的'竹君子'是如出一辙的

结语:

'竹'是苏东坡的牵绊一生的事物。随着他年岁的增长和人生经历的变化,他对竹的认知和寄托也随之转变。从年少时的时候,他怀着'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理想,渴望经世济国;到壮年不得志却心怀希望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年不复激进豪迈欣赏'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的情景;暮年又增添'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的淡定从容了。

正如林语堂先生《东坡传》中评价他:'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爱竹,他亦如竹般坚韧,又如竹般乐观豁达,他'竹君子'的情节和品行更是值得世人的学习和品鉴。

参考文献:

《苏东坡的咏竹诗》何永炎

《苏轼与竹文化》谭敦容

《观'潇湘竹石图'——探苏轼文人画之情境》邵丽

《苏轼文集》苏轼

《东坡传》林语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