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建造

 youxianlaozhe 2019-12-20

2018-11-05

2018 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中国国家馆对于“我们的乡村”这一主题的未来展望在策展人李翔宁的开场白中拉开帷幕:“这次策展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乡愁’,更希望回到中国文化的发源之地,去寻找被遗忘的价值和被忽视的可能性。”大幕之间,建筑师袁烽此番所带来的两件参展作品——“竹里”和“云市”——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乡之间无疑存在着很大差异。随着大城市建设的局限性日渐凸显,乡村反而呈现出更为自由的空间,差距之中隐藏着巨大的潜力与机遇。恰好,此届双年展抛出的“自由空间”主题,为各国的建筑师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相较于瑞士等西方国家馆对于建筑本体的哲思,中国国家馆更侧重社会学层面上的探讨,从居(住宅)、业(生产)、文(文化)、旅(旅游)、社(生活)、拓(未来)等六个版块,来反思文化、历史,以及“自由空间”的意义。在中国国家馆内,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被诠释在“竹里”模型的“∞”形符号间,而它的主创建筑师袁烽则在咀嚼诗文韵味的同时,不断探索着如何用当代建造方式去呈现它的意境。

“竹里”所要展现的正是其中“拓”的板块,这也是袁烽深入乡村实践的第一片试验田。“我希望通过新的产业化和建构方法,重拾中国传统行业。”当2017 年,道明竹里面世以来,人们可见的是幽篁之后,盘旋于乡野之间的青瓦屋顶。而在这大象无形之中,70% 的高预制化率,52 天的极短施工周期令人叹服,当地常见的木、砖和瓦砾再次成为新的材料和建造语言。

“我们希望通过竹里来展现乡村未来产业化的可能性。它通过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建造平台,为村民们更好地建造自己的家园提供了示范,从而比较彻底地升级乡村建筑的品质和未来生活的质量,”袁烽说,“这也是建立在对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和对当地材料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它对传统建造范式的全新定义、对技术人文主义下乡村和城市问题的反思都为思考建筑在当下的意义提供了参照。在竹里建成后,当地政府又将整个竹艺村的改造升级再次交到袁烽手里。这一次,建筑师的视野从一个建筑体演变成一个自然村系统。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86户人家的居住、产业状况,村落所在地的基础设施,道路系统和水系统等,期望通过对公共空间和非村民土地的重新利用,让农村重新焕发活力,以期找到新的机遇。”先前所使用的数字化建造再次发挥作用,小型的产业化、专业化的批量预制,在一定的服务半径内对农村建造提供帮助,也正是袁烽在乡村实践中的重要探索工具。

在竹里的实践过程中,袁烽发现了乡村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何能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从而更好地护佑乡村的未来。于是,在中国馆室外展场的草坪上,他带领团队建造了比竹里更为超脱的作品“云市”。“云市的3D 打印技术与竹里的木结构用的都是同一个机器人平台,前者是利用空间三维打印技术进行预制生产,后者是通过减材法,对胶合板进行切割。”袁烽说,“让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不仅包含了旧砖瓦,也要思考对于塑料这一低降解度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绿色草坪之上,一整片向两侧舒展、波浪形的白色屋顶之下,抽象的建筑造型及其内部的休憩凳榻均是由再生塑料在上海机器人工厂打印预制完成后,再运往威尼斯组装而成。袁烽此次参展的另一件户外装置项目“云市”所折射出的,则是对当代中国农村面临的环境危机和对未来空间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批判性反思。

由此,“乡愁”的意义得以升华,而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得以虚化。袁烽所希望构建的美好乡村,正是建立在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和生活品质提高的基础上,“在未来,农村不仅是农民的农村,也是城里人的农村;城市不仅是城里人的城市,也是农村人的城市。”这样的美丽乡村,是农村人得以安居乐业的新场所,也是城里人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原文链接


撰文 →Linda Jiang

编辑 →Crystal/Nikki

图片提供 →创盟国际建筑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