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285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12-20
 第十五章 祛湿剂/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祛风,胜湿,止痛)

   羌活胜湿汤,《脾胃论》李东垣的方,二类方,也是临床的常用方。
(羌活胜湿汤《脾胃论》
【组成】羌活 独活各一钱(各6克) 藁本 防风 甘草炙,各五分(各3克) 蔓荆子三分(2克) 川芎二分(1.5克)
【用法】上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症。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主证证候特点,风湿在表的痺证。
   风湿在表是由外邪引起。风湿侵犯体表,太阳首当其冲。
   造成这种风湿犯表这个原因呢:
 @ 或者汗出当风,
 @ 或者久居湿地,跟环境、气候、人的起居有一定关系。造成了风湿侵袭肌表,客犯经络,这个很重要。

   风湿侵犯,可以有侵犯体表皮毛为主,也可以有客犯经络、经脉为主的。

   羌活胜湿汤它强调的主治证候,主要是侵犯肌表。反映在侵犯人体经脉、肌肉、骨节。
   临床表现,因为外来风湿,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头痛、身重、腰膝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这是一种由外邪引起的痺证。
* 头痛,腰背疼痛。这个都属于风邪侵袭肌肉、经络、骨节所造成的。它偏于上半部为主,因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它(羌活胜湿汤)用于外来风湿侵犯客表的一种新病为多,新病不是久病,上半身为主。
* 至于身体沉重是挟湿,风邪挟湿,风湿的特点。
* 苔白偏于寒证,风湿偏于寒,
* 脉浮是反映出有表证,一定的表证。

   从羌活胜湿汤的主治证候来看,外来风寒湿,风湿偏寒了。风寒湿引起的头身疼痛,沉重,甚至于到腰背疼痛不能转侧,骨节经络风湿阻滞较重,那和我们前面解表剂所学习的九味羌活汤很类似。为什么呢?因为,外来风寒湿仍然是外邪来侵犯肌表为主。
   那临床证候表现上有什么差别呢?
   这是在临床运用这两个方、理解这两个方的病机上,应当比较的,是学习当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九味羌活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是在前面解表剂,辛温解表里的一个方,一个时方,前面我们还比较详细的讨论了这个方,它是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表里同病。 
   它临床表现
 @ 强调外感,邪犯皮毛,同时可以侵犯到肌肉、经脉、骨节,可以身体酸楚痛,风寒夹湿。
 @ 但是体表,表证比较突出,反映出恶寒、发热、无汗,这组表证比较突出。
   因此它被放在解表剂。

   羌活胜湿汤(功用:祛风,胜湿,止痛)虽然是外来的风湿,也是偏寒的。
 @ 外来风寒湿犯肌表,它突出的反映在侵犯到肌肉、经脉、骨节,所以造成以头痛、身重腰背疼痛难以转侧。这一组痺症状为主。
 @ 而相对的寒热表证不一定显著。
   这是从病机侧重上,两个方的一个区别。

   当然全面来看,
   九味羌活汤还有邪热内蕴,它除了外来风寒湿邪,还有内热,它可以反映出口苦,口渴,这种内热表现。所以方中还配伍生地、黄芩,针对这个内热。
   那羌活胜湿汤证这一点是没有的。
   这是我们学习了羌活胜湿汤证候的病机分析之后,对两个方的一个比较。这两个方在主治证候方面的比较,就这一点清楚了将来临床使用的时候,选用才能比较正确对证。

   九味羌活汤(老师口误,应该为羌活胜湿汤),它所体现出来的治法和功用,祛风胜湿止痛是它的特点。外来的风湿为主,引起的头痛、肩背重痛,疼痛为主。
   祛风胜湿止痛,是这个方的功用。

   从配伍来讲这个方里
* 君药,用了羌独活,羌活、独活并用。
 @ 羌活善祛风胜湿止痛,止痛力量很好,它入太阳经。   
 @ 独活入少阴经,它作用层次较深,也能够祛风湿止痛,入少阴经主要侧重于治疗下半身。
   二者联用是可以祛除一身的风寒湿邪。
   自从魏晋以后,开始用羌活以后,羌活用的非常多了,羌防剂就开始占领了治疗风寒风湿的半边舞台了,改变了以往只是麻桂剂的这个情况。

* 防风、藁本作为臣药,
 @ 防风,说它走十二经,祛风胜湿止痛很好,和羌活联用也是一个常用的配伍组合。因为它是风中之润剂,是风药,祛风胜湿止痛而不燥。
 @ 藁本,擅长于治巅顶头痛,治头痛,也能够祛风寒止痛,止痛力量较好。
    所以君臣药这四味药联用,在散风祛湿止痛上力量较好的。

* 佐药里有两味药
 @ 川芎是治头痛的要药,我们在治风剂的川芎茶调散里边,曾经重点讨论过这个药。川芎治头痛,不但能够治疗外邪引起的头痛,也能治疗其它类型的头痛,并且包括血瘀头痛这些。
   川芎既能祛风止痛,它辛散可以祛风止痛,同时也有活血止痛作用,在这个方里用它,既增强止痛作用又体现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样的一个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全方的止痛作用,特别止头痛,
 @ 蔓荆子,也是常用的治头痛的药物。
   这是佐药。

* 用甘草,一个调和药性,调和缓和药性。
   因为整个方,羌、独活联用,蒿本、川芎,这使全方辛散温燥,止痛力量较强,有甘草能够缓和调和全方。避免这种辛散太过。有使药兼佐药的含义。
   从羌活胜湿汤组成来看,祛风胜湿止痛力量相当强。

   这里我们提到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证候的比较,前面讲了。
   那用药比较,
* 九味羌活汤
 @ 在止痛力量上,没有羌活胜湿汤集中,特别是头身疼痛,羌活胜湿汤治头痛力量还相当强。
 @ 而且九味羌活汤是外有风寒湿邪阻滞,内有蕴热,所以它还有生地、黄芪。
* 羌活胜湿汤,纯属辛散,温燥之品为主。
   所以临床运用要考虑到这一点。

   在辨证要点方面,头身要背重痛,作为辩证要点使用基本依据,是以风湿疼痛为主的。头身腰背重痛这个为主,苔白,脉浮,那就有一些外邪引起。

   随证加减
   这里边就要考虑到这个方里边,刚才我们讲纯属温燥之品,
* 如果说,外来风湿之邪,阻滞在经络、骨节化热,局部化热,局部发热甚至于红肿,兼有热象,那要加黄芩、黄柏、知母这些,既能制约那些止痛药的温燥,又能解除郁热。
* 如果湿重,要增加燥湿力量,燥湿辛散水气的力量,加苍朮、细辛。当然象细辛本身也能治少阴头痛。
   这是用这个方常用的加味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