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南伯1 2019-12-21

所谓万事开头难,一个项目刚刚启动的时候,往往是各种混乱夹杂在一起。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是凭着一腔热情,一头扎进文山会海之中,那么很可能你做得越久,就会遇到越多的困难,也会越发困惑。

其实,要想在混乱中快速建立秩序,是有章法可循的。今天,我就从最初的一环开始分解。在一个新项目刚刚启动时,干系人分析,可以说是最容易被漏掉的一个重要环节。

干系人分析,是指对项目干系人进行分析和归类,有针对性地规划管理其核心诉求和期望,让干系人可以更好地参与项目,对项目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项目目标的成功达成。

干系人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呢?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干革命如此,做项目也是同样!作为项目管理人员,你需要通过积极的干系人管理,尽可能把反对的力量变成支持的力量,同时发掘和调动中间力量。这样一来,项目才会越做越省力。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深入了解项目的现状以及各方干系人对项目的期望和诉求,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按照在项目上的权力和利益相关度对干系人进行划分,可以把项目干系人分成四类:高利益 - 高权力,高利益 - 低权力,低利益 - 高权力,低利益 - 低权力。为了方便你更直观地理解干系人的类别,我给你分享一张干系人的四象限分类图。接下来,我会结合这四类干系人,为你讲解各个象限的应对之道。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高利益 - 高权力”代表:

项目发起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把项目发起人称为 Sponsor,即项目资助人。项目发起人会定义组织对项目的需求,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进行人员配备。一般来说,项目发起人天然会成为你强有力的支持者,你需要重点管理。

实际上,了解发起人对项目的真正诉求,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有很多项目经理只知道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是最重要的,却从来没问过发起人,这个项目真正要的是什么。我曾见过很多看上去执行得还挺顺利的项目,中途却突然被撤消,大多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这个项目会为组织带来什么,以及组织对项目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你要知道,发起人所掌握的项目背景信息量肯定比你要大,所以,对发起人做一轮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一个问题列表,你可以找发起人好好聊一聊这些问题。你要知道,发起人所掌握的项目背景信息量肯定比你要大,所以,对发起人做一轮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一个问题列表,你可以找发起人好好聊一聊这些问题。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在这个列表里,有一些问题你需要重点跟项目发起人进行沟通。比如,他发起这个项目的背景和初衷是什么?如何才能知道我们做到了?哪些资源是项目获得成功的关键?他最看重项目的哪些要素?是进度、质量、成本还是范围?在极端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对这些要素进行排序呢?

即便你的项目已经开始了,你也可以参照这个列表,问问自己是否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你不太确定的地方,特别是我用红色标注的这些问题,不要自认为发起人的想法和你的想法是一致的,你不妨找他当面确认下。

同时,为了管理好之后的沟通,你还需要约定好你们之间的沟通频率和方式,以便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做好实时同步。比如,可以是每周用邮件同步项目的进展及风险问题、建立核心微信群实时交流、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深入面谈等。或者,你们只是简单地达成约定:在你需要支持的时候,随时发起,当日问题当日解决,这也是可以的。

“低利益 - 高权力”代表:职能经理

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职能经理是资源池的所有者,他们所管辖的团队通常覆盖多个项目或项目群,这也使得他们与单个项目的利益相关度通常比较低,介入程度往往也很有限。但是,因为他们对资源的把控力很强,如果管理不好这类干系人,你的项目资源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我曾经就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段时间,团队一再跟我抱怨,这个项目中的设计资源成了最大的瓶颈,于是我决定去拜访一下那位传说中性格乖张、超难合作的设计经理。

见面后的前半个小时,他一直在跟我抱怨:“项目进度压得太紧,我的很多设计师都累病了;产品和开发对设计师们太不友好了,产品没有经验,连需求都说不清楚;开发实现得还原度太低,问题一箩筐……”我没有反驳他,而是把他的话一条条地记录了下来。半个小时之后,我给他看我记的内容,耐心地跟他一一确认,他想要表达的是不是我所记录的意思。看到我认真的笔记,他的态度明显缓和了。

经过一番梳理,我发现,他之所以排斥这个项目,是因为他觉得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没有太多发挥的空间。于是,我问他:“咱们设计团队今年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项目怎样才能更好地支持你和你的团队呢?”这个问题瞬间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兴致高昂地跟我描绘了他的期望。这次交流,让我们找到了更多深度契合的合作点。

随着合作的深入,这位经理从一个抵制者慢慢变成了项目的坚定支持者。他调动了资深的设计师来支持这个项目,并且主动发起了 Logo 和界面主风格改版的创意评选活动,把项目的设计品质提升了一大截,这给项目组带来了非常正向的影响。

所有你看,要想让干系人的态度发生转变,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他抵制的原因。强烈的态度背后,一定反映了干系人对现状的某种认知,比如,这位设计经理抱怨的“这个项目没有太多设计师可以发挥的空间”,这种认知未必是事实,但你一定不要急于反驳,而是不带评判地去了解他的内心想法,通过积极聆听去建立信任。只有真正地理解了对方的逻辑,才有可能进一步对其施加影响。

总体来看,根据对项目的认知态度,我们还可以把“低利益 - 高权力”的干系人再细分成以下 3 类,进行差异化管理。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1.反对者(红色部分):反对者是最难处理的一类,就像刚刚案例中展示的那样,管理这类人的重点在于建立信任,化解敌意。如果你实在无法争取他们的支持,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以免对其他成员造成负面影响。

2.支持者(绿色部分):支持者是项目获得成功非常需要依赖的力量。管理这类人的重点是,首先你要明确地知道,他们各自对项目不同的期望和诉求,然后有意识地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度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决策或创意环节。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也会给整个项目组带来最大的收益。

3.中立者(灰色部分):对待这类人,总体原则就是,在条件合适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支持力量。但如果你精力有限,可以先不管。

如果你想对这类干系人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再给你分享一个问题列表,你要重点关注一下我标为红色的部分。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高利益 - 低权力”代表:项目组成员

这是与项目结果直接相关、但对决策影响不大的一类人,广大的项目组成员就属于这个象限的典型代表。你可以借助三类问题,了解流程的基本情况和成员的信息诉求。

项目管理实战(03)|启动:识别项目中的四类干系人

这些问题可以帮你了解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找出那些没有做到位的地方,弄清楚项目组成员当前最希望通过项目管理看到的变化。这些痛点和渴望,会成为你在团队中促发改变的有力抓手,帮助你找准突破点,集中发力。

有位创业团队的同学给我留言说,他认为,现在团队扩大之后,最大的痛点就是开发流程不规范,但是却得不到老板的重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项目组成员的访谈或集体复盘,就是很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让更多完善改进的声音和力量汇聚起来,这样一来,就能争取到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支持。管理这类干系人的核心,就是要做到项目事项的随时告知,及时通报项目的进展和困难。在专栏的第 7 讲中,我会分享给你进展同步的方法,教你学会用数据说话。

“低利益 - 低权力”代表:

外围支持人员我们通常会把一些复杂度低而且非核心的工作,转交给外围支持人员,比如,设计外包、技术外包人员等。在不影响项目的前提下,你可以花最小的力气对他们进行监督。比如,你可以跟他们提前约定好,每天或者每周进展汇报的格式和内容,确保他们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进展符合预期就可以了。

tita项目管理

tita.com 品牌创立于2009年,专注于企业一体化工作协同管理SaaS领域,提供企业OKR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工作计划、绩效考核,一体化工作协同管理解决方案。依据PDCA质量管理理论,发布目标执行管理应用框架OKRs-E,从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到工作计划执行,为客户提供企业一体化工作协同管理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