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名医治疗多寐医案赏析

 湖南周慎 2019-12-22

【医案1】倪,左。脉象左虚弦、右濡滑,多寐梦语,睡中起坐。此肝阳升腾,痰浊上蒙清窍,清阳之气失旷,缠绵之症。姑拟柔肝潜阳,运脾化痰。左牡蛎四钱,青龙齿三钱,煨天麻八分,云茯苓三钱,竹沥半夏二钱,炙远志一钱,陈胆星八分,天竺黄钱半,赖氏红一钱,淡竹沥二两,生姜汁三滴,白金丸四分(吞服)。(《丁甘仁医案续编·多寐》)

按:赖氏红,即化橘红。此案乃因痰浊内蒙,兼肝阳上亢所致。其治用导痰汤合白金丸,去枳实、甘草,加远志、天竺黄、竹沥、生姜汁化痰醒神,天麻、龙齿、牡蛎平肝潜阳。

【医案2】冯。胀闷痛呕,此肝气内犯者常有之病,无足怪也,所异者,每值饭后昏睡不醒,唤之则肝火上冒,焦灼异常,脉象弦数不畅。此木郁化火,外为痰浊所遏,上蒙于心,下流于脾。久恐神志受伤,渐生变幻。拟方疏化痰浊,清泄木火。细川连(吴萸煎汁拌炒)、黑山栀(姜炒)、法半夏、胆星、丹皮(炒黑)、远志炭、炙鸡金、广陈皮、广木香、白金丸、姜竹茹。二诊,昏倦喜卧,脾气弱而痰浊内蒙之象。惟木火被郁,不得疏通,挟痰浊内蒙厥阴,恐有神志不清之虑。拟方清肝运脾,佐以疏化痰浊之品。羚羊角、丹皮(炒)、黑山栀、白术炭、法半夏、橘红、茯神、广木香、陈胆星、池菊花、大麦冬(去心,包入川连,扎好,刺孔)、白金丸、姜竹茹。三诊,郁痰挟肝火蒙扰心脾,每发则昏倦嗜卧。刻下神识渐清,痰火退舍,而火由情志而起,难保其伏而不炽也。痰随火动,须防复发。拟用清肝化痰之法,作丸药缓缓调之。西洋参(晒研)、太子参、野於术、茯苓、茯神、丹皮(炒)、陈胆星、白芍、远志炭、橘红、黑山栀、九节菖蒲、细川连(盐水炒)、郁金(白矾化水拌炒)、法半夏。上药为末,用竹沥和姜汁泛丸,辰砂为衣。每日空心竹叶汤下三钱。(《柳宝诒医案·神志》)

按:此案乃因痰浊蒙蔽清窍,兼肝经郁热所致。其治用黄连温胆汤合白金丸,去茯苓、枳实、甘草,加胆南星、栀子、丹皮、远志、鸡内金、木香,清化痰热,清泄郁热。服药后症状减轻,守上方加用扶正之品以巩固疗效。

【赏析】多寐是一种因邪而困滞阳气或因虚而心神失荣所引起的,以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为主要表现的心系症状。其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在于心、脾、肾阳气虚弱,其标实在于湿、浊、痰、瘀困遏阳气,临床常见痰浊内蒙之证(见案1、案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