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天某日,一苏姓壮年男子来西安市中医医院门诊求治于业
师麻瑞亭。自述:1周前患痢疾,赴某医院诊治,该院医生用西药(药名 不详)治疗,3天前痢止,腹痛也止,但仍不思食,脐腹不适,神困体 乏。视其面色,暗黄无华。听其声音,低微懒言。诊其脉,滞涩而弦、 关尺大,察其舌,苔白薄、根腻、质较红。业师仍诊断为痢疾,疏白头 翁汤加减3剂予服。 我不解,问业师:“其痢已止,腹痛也除,舌苔白薄,已无痢疾之 象,何以仍诊断为痢疾?”业师答曰:“凭脉参证以断之。其虽服西药 而痢止,然其脉弦、关尺大,其腹内必有瘀滞,所以仍诊断为痢疾。痢 无止法,乃以白头翁汤加减,3剂,清利湿热,凉血疏肝以治之。”并 断言:“三日后,其必霍然。” 三日后复诊:苏某精神、气色已如常人。自谓服上药后,诸症悉 除,无明显不适。脉细濡、稍滞涩、关寸大,舌苔白薄腻,舌质淡红。 疏下气汤加减3剂予之以善后。服后痊愈,再未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