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易遵义2 2019-12-22

如这样缤纷婆娑的世界,或百花香草,或翎毛瑞兽,皆以独特的气质,凌驾于空间物理之上,时代赋予作者灵魂。饱览奇石林木,洞彻风云雷电,周游大河山川,游戏鱼虫花鸟,皆属纯一造化。历代迁徙,画风叠变,地域流派,层出不穷。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五代黄荃徐熙皆以其独特的表现,创世之高。黄荃才高技巧,轻勾浓色,独标高格。多写宫苑之中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痕。所谓诸黄画花,妙在赋色。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徐熙野逸,徐氏志节高尚,放达不羁,多状江湖,所绘汀花野竹,小鸟渊鱼,草木虫兽,妙入造化,所作花木禽鸟,形骨轻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尤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后经张仲,王若水至沈啓南,陈道复,文征明,徐文长等,加以发展,定型水墨写意花鸟画故,繁华后世千余年花鸟画坛。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人物数变始自战国,古人构线已达精微。历经汉代蓬勃发展,线条、色彩、构图绘画要素已然成型,虽稚气未脱,却生动尤显。至魏晋南北朝偏向成熟,以顾恺之为首的一批文人士大夫参与开创「高古游丝描」动惊一时。此外更有实践观念与理论创新,《画品》《画论》《叙画》成熟于此,谢赫提出「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踏煞后世千余年。又因佛教发展日益兴盛,宗教人物画占据上风,为一时代之风气。隋唐五代,大家频出,阎立本,张萱、吴道子、周昉、顾闳中等,且各有建树,风格不尽相同。两宋后有转折,人物画趋向民间趣味浓郁,表现手法追求缥缈神逸。元人山水成为主流,人物衰落残盛凋零至晚清。后因利玛窦来华,西洋画传入中国,曾鲸汲取西方肖像画法,开创波臣画派。又有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加入,更为成熟完善,成为人物画又一新生局面。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山水有指《容台别集·画旨》道: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赵伯驌、以至马远、夏圭等。南宗则以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芾、米友仁,以至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风格尤显,各地不同。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又有马远,夏圭及李唐、刘松年,又大李将军之派,非吾曹当学也。董香光提此画论,香光画山,起于淡墨,以深墨破之,秀润之气,洋溢乎笔端,然非古也。文敏精擅八法,用笔神通,为之则可,后人效之,易于改救,以掩其瑕疵,则失之下矣。从唐至元宗匠山水分南分北,依次山水画家师承演变之史实不尽符合,香光且有崇「南」贬「北」之意。明代中叶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人,人称吴门画派。沈周作画取法董源、巨然,气势雄健,沈着浑厚,善书法,能诗文。唐子畏文征明书法、人物、花鸟、工笔、写笔俱佳,子畏尤以仕女画显著于世。仇英青绿山水画以繁富,典雅著称,亦擅画人物,笔力刚健,对后世影响颇大。清初山水四王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王之间亦师亦亲亦友,皆受董其昌影响,画格远追宋元,法本黄公望,重临摹,习古画,轻写生薄创造。四王山水受到清王室的大力推崇,故被尊为「正宗」。又有黄山画派,梅清,弘仁,石涛彼间相互影响。后至「海派」形成于近代,即清末上海辟为商埠以后,文人墨客交杂寓于海上,赵之谦,任颐、虚谷、吴昌硕、黄宾虹、张大千、吴湖帆等画格尤盛。「海派」即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与风格的基础上,破格创新,既融合民族艺术之精华,又善于借鉴吸收外来的新新艺术,形成不拘一格的新型画风,赞叹一时,蔚蔚可观。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所谓师古人?所谓师造化?塑造传统美学的标准,汲取历代诸家之长,贯以笔法水法墨法融会贯通,加以营造,取时代性情之风貌,数点数划笔笔不失古意笔笔不为情感,好存林泉之心,锻造胸怀天下。自然落笔重处势若泰山,落笔闲处飘若游丝。所谓翻江倒海?所谓云上枕眠?欲睹真容面,吾将实为可观。贤之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学传统绘画:先学古人再谈师造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