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之问《渡汉江》(还乡)

 乐水无涯 2019-12-23

​        思乡是游子的情,还乡则是游子的梦。这梦,想起来是那么美妙,而一旦梦想成真,游子的心情却又那么复杂。宋之问的还乡诗《渡汉江》写的就是这种情形。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音书:即音信。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宋之问这个人,在政治史上评价不高,在文学史上评价不低。政治史评价不高,主要是因为他先是在武则天时期阿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唐中宗时期又巴结武三思和安乐公主,政治上屡屡站错队,所以最后被唐玄宗赐死在流放地钦州,客死异乡,未得善终。

        文学史评价不低,是因为他是唐前期的大诗人,对中国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宋之问和初唐另外一位大诗人沈佺期合称“沈宋”。之所以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两个人通过各自的创作,总结出了律诗的基本规律。要知道,律诗在中国叫作近体诗,它发源于南朝的永明体,但是比永明体进步多了。进步在哪儿呢?永明体讲究“四声八病”,所谓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四声,所谓八病,就是指在运用四声的时候可能犯的八种毛病。这个总结很好,但是太复杂。宋之问和沈佺期的功劳在哪儿呢?他们把四声八病进一步总结为平仄规律,原来的平声就是平,而上、去、入都归入仄声。讲诗词的格律,其实就是讲平仄。这个发明不得了,从此,中国的格律诗就定型了,我们现在写格律诗,还得依照沈宋两个人的路子,所以律诗又叫“沈宋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当然,光讲这些,还是不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宋之问的水平。再讲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叫龙门赋诗夺锦袍。武则天晚年,在洛阳龙门举办赛诗会,参赛的大臣谁第一个写完,谁就是第一名,赐一套锦袍做奖品。结果有一个叫东方虬的人先写完了,把诗卷交给武则天,兴冲冲地领了锦袍。没想到,他落座未稳,宋之问也交卷了,武则天一看,宋之问这首诗真是文理俱美,和他一比,东方虬那首太小儿科了。怎么办呢?武则天当机立断,从东方虬那里把锦袍一把夺过,重新赐给宋之问。这件事太有戏剧性了,也成为唐朝诗坛一段著名的佳话。

        再讲一件事。武则天后来不是被儿子唐中宗赶下皇位了吗?大唐复国,但是社会风气并没有改变,皇帝还是喜欢赛诗。有一年的正月三十日,唐中宗在皇家湖泊昆明池大宴群臣,自己先写了一首诗,然后让大臣们都来和,还让唐朝第一才女,也是当时的内宰相上官婉儿当评委,选出一个第一名。只见上官婉儿拿着诗人们交上来的稿子,随看随扔,诗稿像雪片一样纷纷落下。最后,只剩下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人的稿子。刚刚说过,这两个人本来就势均力敌,到底谁更好呢?片刻沉吟之后,上官婉儿把沈佺期的稿子扔了下来,宋之问又是第一。为什么呀?因为这两首诗前面水平相当,但最后一句分出了高下。沈佺期的最后一句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我是一个不成器的人,在众多高人面前真觉得羞愧,这话说得真丧气。更重要的是,这是应制诗啊,要颂圣的,你怎么说到自己了呢?这当然不好。那宋之问最后一句怎么写的?他写:“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这就不一样了。为什么要说明月尽?因为是正月三十,没月亮呀,这是点题。那为什么“不愁明月尽”呢?因为“自有夜珠来”。这可是一个著名的典故。当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救了一条大鱼,后来大鱼就送给他一对夜明珠报恩。所以这句话既是点昆明池的题,又是把唐中宗比成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唐中宗得多高兴啊。这一联诗,既点到了时间地点,又恭维了皇帝,还写得气象高华,怎么可能不得第一呢!

        我为什么要讲这么多关于宋之问的故事呢?其实就是想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型官员,根基不深,政治敏感度不强,但是,在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偏偏走上了政治道路。若是承平时代也罢了,当个高级弄臣就好,他却偏偏赶上了从武则天到唐玄宗这一段著名的乱世。乱世之中,他看不清形势,却又不甘寂寞,偏要出头,最后只能落得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这首《渡汉江》,其实就和宋之问的政治悲剧直接相关。

        先看题目《渡汉江》。汉江是长江最重要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陕西,从北面汇入长江。宋之问为什么要渡汉江呢?前面不是说过,他在武则天后期巴结二张兄弟吗?唐中宗神龙政变后,二张被杀,他也被贬官岭南,当了泷州参军。泷州在今天的广东罗定市,当时是瘴疠之地,贬官到那里,真是九死一生。宋之问是大才子,不甘心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死去,所以在神龙二年(706)的春天,他就悄悄地逃跑了。往哪里逃呢?往洛阳逃。洛阳既是宋之问的家,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宋之问从泷州回洛阳,跟杜甫从剑南回洛阳一样,都要过襄阳,所以这首《渡汉江》,其实是指经过汉江的襄阳一段。船行至此,杜甫要写“便下襄阳向洛阳”,宋之问也要写《渡汉江》,为什么诗人们对这个地方如此敏感呢?因为在历史上,襄阳属于中原文化和江南楚文化的交汇点,过了襄阳,就属于中原,也就有点到家的感觉了。那么,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先看第一句“岭外音书断”。别小看这五个字,它一连写了两个重大挫折。第一个重大挫折是岭外。所谓“岭外”,就是五岭以南,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以及海南省。这片区域在唐朝还属于蛮荒之地,诗人一下子从京城被贬到这样的地方,内心当然苦闷,这是第一个挫折。第二个挫折是“音书断”,就是跟家乡断绝了联系。古代本来通信不发达,杜甫不也感慨“寄书长不达”吗?何况是岭南地区,山重水复,当然更难联络。诗人远贬边陲,又没了家乡的音信,彼此生死未卜,这不是更大的悲剧吗?所以说,短短的五个字,却涵盖了两个重大的挫折,非常凝练。

        再看第二句“经冬复历春”。第一句讲空间的悲剧,这一句讲时间的悲剧。诗人被贬岭南,和家人失去联络多久了呢?经过了一个冬天,又经过一个春天。本来,诗人都是敏感的,所以《诗经》才会写“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一天的分离都那么痛苦,何况是“经冬复历春”!这句诗一出来,诗人的痛苦又深了一重。“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十个字,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漫长,诗人的痛苦和牵挂都已表露无遗,看起来平平常常,没有惊人之语,但是却凝练而干净。

        第三句“近乡情更怯”。这句诗太有意思了。过了汉江,离家乡就近了。诗人不是日夜思念家乡吗?现在离家近了,应该是什么心情?应该是非常急切,恨不得一步就迈进家门吧?杜甫所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不就表现了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近乡情更怯”就应该是迫切的“切”,诗人为什么用胆怯的“怯”呢?这就是人心的复杂呀。诗人当然盼望立刻见到亲人,但是,毕竟已经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了,自己贬官,家人有没有受到牵连,他们都还好吗?日日夜夜的思念其实也就是日日夜夜的担忧,这样就形成了既想回家,又怕回家的矛盾心理。而这种心理在渡过汉江,离家乡越来越近的情况下变得突出起来,不祥的预感似乎就要变成残酷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敏感的诗人怎么可能不胆怯呢?这个“怯”字,用得真好。

        那么,这种胆怯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最后一句“不敢问来人”。就在诗人焦虑不安的情境下,有人从家乡的方向走过来了。这时候诗人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问啊。既然那么担心家人,就一把抓住那人,问他吧:你是从洛阳来的吗?你知道洛阳的宋之问家吗?他家的田庄都在吧?他家老太太还硬朗吧?他年轻的妻子没有改嫁吧?一千个问题涌到了嘴边。王维不是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就是问了呀。那么宋之问到底问了没有?没问,因为他不敢问。万一,他的担心都成了现实呢?在岭南,他日日夜夜做着和亲人团聚的梦,万一这个梦破灭了呢?他越想知道,就越怕知道,越是爱,就越是怕。杜甫《述怀》诗不是也说过类似的心情吗?“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所谓“反畏消息来”,不就是“不敢问来人”吗?即便是今天,我们也不乏这样的体会。比如考试发布成绩的时候;或者亲人推进手术室,而医生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再或者,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即将见面的时候:心情不也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吗?诗人贬官岭南的遭遇是个体的,但是,诗人表达出来的情感却具有普遍性,这才能引发我们千载之后的强烈共鸣。

        《红楼梦》里,香菱跟黛玉论诗的时候说过:“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正是如此,看似无理,其实有情,而且,越想越逼真,越想越贴切。这样曲折的心情,用这样凝练的字句表达出来,乃至最后就凝练成“近乡情怯”这样一个成语,这就是宋之问的本事。让人不由得感慨,这样的人,要是能不问政治,单纯地当一个诗人,多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