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管理50强案例:打造五大育人工程 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昵称815848 2019-12-23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全国职业院校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政府创建的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发展、全方位振兴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单位,获得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荣誉。是国家级焊接专业资源库建设单位、国家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国家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诊改试点单位。学院被列为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投入3.55亿元,建设六大专业集群,实施卓越工匠培养项目,研发学生管理标准,创新学生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落地率。

一、学生管理整体情况

1

总体规划

以培养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艰苦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总体目标和根本任务,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为牵动,以智能教学工场、智能创业工场、智能诊改工场建设为载体,以提升人才全面素质为导向,以探索“三全育人”教育改革创新为着力点,以学风建设、精细化管理和人文关怀为抓手,统筹学生管理制度建设、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核心的学生管理体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构建并实施五大育人工程 。

2

组织领导

学院坚持党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学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为全国劳动模范,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担任过哈尔滨市重点学校校长、中心区教育局长,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丰富。学生管理工作实行学工部指导、各二级学院负责的二级管理模式。二级学院由党总支书记主抓,学工办具体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机构设置科学合理,人员配备充足,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手段先进,管理效能突出。

3

管理举措

学院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以开展学生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资助工作为保障,实施了“卓越工匠培养工程”、“行为习惯养成工程”、“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工程”、“心理育人工程”“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测评工程”,形成别具特色的学生管理五大工程运行格局。

4

工作保障

强化制度保障。制订27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研发55项质量标准和工作标准,优化了46个工作流程,提高了学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学院绩效考核总体框架下,制定实施了辅导员、班主任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提高了学工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

强化队伍保障。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55人,兼职辅导员10人,班主任106人,学生工作管理人员28人。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落实了辅导员教师和干部的双重待遇政策。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乐业爱生、具有艰苦创业作风的学生工作队伍,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强化资金保障。设立学生工作专项经费,每年投入不低于150万元。近三年共发放奖助学金3400余万元,发放助学贷款2700余万元,将事业收入提取5%用于校内助学工作,投入200万元资金开展卓越工匠建设项目。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咨询等设施完备、设备先进。

二、学生管理特色创新

1

实施卓越工匠培养工程

学院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发展和产业文化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全面融入到育人工作全过程,创新实施了集教育、管理、课程、实践、服务“五位一体”的工匠培养模式。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进校园进行言传身教,定期举办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具有艰苦创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急需的落地人才。学院认识到,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尤其是学生管理理论研究已经进入高地无人区,我院面对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局面,主动承担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方位振兴落地人才培养这一重任,必须全方位开展艰苦创业教育,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以理论成果引领学生管理工作。学院注重校内预研究课题的设立,开发学生工匠预备人才成长记录平台,立足第一课堂,建设第二课堂,参加职业能力大赛,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立项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新时代工匠人才培养实效性研究”“基于工匠人才培养的实习日常管理工作的长效研究”等14项校本课题研究,形成了科研带管理、科研促管理的模式,使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一种办学自觉,成为全院师生的价值追求。

2

实施行为习惯养成工程

从寝室环境卫生、早操晨练、晚自习、业余实践锻炼等小事做起,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达到全程育人目的。以“养成好习惯、收获好人生”为宗旨,持之以恒开展标准化寝室建设。制定学生寝室安全卫生标准,建立辅导员天天查、学院领导周周查、奖优罚劣工作机制,使寝室卫生合格率由20%提升到90%,以标准化寝室建设培养学生养成文明住宿、卫生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统一组织学生连续十年持之以恒开展早操晨练活动,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吃早餐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健康成长成才。加强学风建设,配合实施一建二制三查四控的教学管理模式,强化检查督导,打造“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

3

实施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工程

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将辅导员的基础素质教育工作课程化,教育内容进行问题导向化,开设《人身财产安全教育》《生活出行安全教育》《守纪教育》《学生文明礼仪》《职场礼仪知识》《生涯规划、生涯咨询》《拓展训练》《模拟沙盘训练》等8门基础素质教育课程,构建进阶式基础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生学业全过程,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遵纪守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生的基础素质成绩是我院选拔学生出国留学、游学的基础条件之一。

4

实施心理育人工程

搭建课堂、网络、制度、师资、咨询室五大心理育人平台,持之以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和咨询工作。为在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四级网络”和“咨教一体”的心理工作机制, 根据“三关两线”心理工作标准,打造了“阳光校园心理健康育人”心理育人品牌。近三年面询1683人次,电话咨询243人次,网络咨询300人次,咨询有效率达90%以上。学院心理健康中心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1名老师被评选为2015-2018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

5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测评工程

依托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确定学生发展的量化考核指标,开发了学生发展平台,通过校本源头数据的采集实现数据共享、大数据分析、实时预警和可视化自我质量监控,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形态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提升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流转准确性及质量管控效能,激发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学生管理工作成效

1

以思政教育为引领,建立育人工作新模式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思政课专任教师兼任学生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兼职讲授思政课”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互渗透、紧密融合。使学生管理工作成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为学生管理工作有力指导,将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强化思想引领,形成整体合力,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管理工作新格局

线上在学院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基础上,建立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素质考核评价标准,实现学生基础素质跟踪量化考核。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群、qq群等常见的网络平台,抓住“易班”推广建设契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主阵地;开发实习管理平台,随时掌握实习期学生思想动态;开发学生发展管理系统,覆盖学生学业管理全过程。

线下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形成校园文化育人新格局。通过举办校园文化巡礼节、中西方文化秀展示活动、“书香哈职”读书节等活动进行文化育人;以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活动为契机进行主题教育育人;打造特色“第二课堂”,建立学生社团66个,注册成员超过3000人,利用社团活动进行实践育人,我校机器人社团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荣获2018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国际职业技能大赛金奖;现有注册志愿者6667人,不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选派志愿者深度参与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比赛,以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构建学生管理工作新格局。

3

完善助学体系,彰显人文管理新风貌

资助体系完善,资助形式多样。学院设立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奖、助学金、校级奖助学金、特困毕业生求职补贴等13项资助形式,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近百个。从2009-2018年期间,学校累计为9107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5784.605万元,为23735名学生发放国家奖助学资金7305.7万元,为58198名学生发放校内奖助学资金1735.29万元。从2016年至2018年,教育发展基金会共为2419名特困学生发放“温暖返乡路”路费补助44.69万元;资助近百名贫困学生赴境外游学。助学扶贫先扶“志”,坚持不懈开展感恩教育。开展了国家奖助学金发放年会、诚信教育宣传月、“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诚信教育板报比赛等多种形式主题活动。2017年获得“黑龙江省资助单位典型”荣誉称号。

4

管理与服务结合,推动学院国际化发展

抽调优秀辅导员兼任培训班班主任,协助学院培训部门顺利完成培训任务,近三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近14万人次。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留学生、国际交流生班主任,接待新加坡、俄罗斯、韩国、赞比亚、台湾等境外友好学校来访师生、留学生、短期研修生500余人次。与俄罗斯萨哈林国立大学联合成立“哈职­­--萨哈林学院”,派出专职班主任负责23名赴俄留学生管理工作,成立哈职赞比亚装备制造分院,选拔3名优秀辅导员担任班主任,负责赞比亚学生的日常管理。派出专职人员负责学院台湾短期研修生200余人管理工作。通过服务地方,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使我院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显著提升,为提升我院国际影响力贡献了力量。

5

管理与课程并举,就业创业成效显著

通过开设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系列课程,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评析》等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使管理课程育人实现全员覆盖、贯穿管理全过程,真正做到教学与日常管理深度融合。把思政教育、职业发展、工匠精神、就业指导等素质教育、职业素养内容有机融入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2018年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5.6%,专业对口率达到91.92%,位居全省第一。毕业三年职位晋升率达到12.25%,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7%以上,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哈尔滨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企业评价我校毕业生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人才落地率达到77.4%。学院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达4万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接纳68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实现创业带动就业超过600人。以创业园为平台,学院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积累诸多学生创业新经验和新成果,并涌现出一批创业之星。目前,学院学生创业比率已增长至5%,并于2017年度被批准为国家政府主导型第三批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8年度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双创品牌服务机构称号。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定位清晰,目标明确,为学生成长指明了方向,学院正在建设黑龙江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积极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将继续实施“五大育人工程”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哈职学生管理工作品牌”,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幸福生活营造良好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