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老镜头玩的就是味道

 昵称68054057 2019-12-23

刘创 摄

刘创 摄

雷俊东 供图

刘创 摄

雷俊东 摄

雷俊东 摄

王文晖 摄

壹羊城晚报:你认为老镜头的时间界定是什么?各年代的老镜头有什么主要特点?发烧友们比较热衷于收藏哪些类别的老镜头?

王文晖:老镜头基本上是指上世纪90年代之前,尤其是1920-1980年代这大半个世纪里所生产的镜头。1920年以前的半个世纪属于探索期,各种光学设计陆续出现,奠定了镜头结构的基础;1920-1950年代这三十年为高速成长期,光学结构被不断改良,镀膜、APO等技术应用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可以称得上每10年上一个台阶。1950-1980年代进入成熟期,其中1950-1970年代可谓老镜头的黄金年代,这20年,欧美的各个品牌的镜头技术成熟,用料十足,常有不计成本追求极致的惊世之作。现在老镜发烧友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铭镜神器,大都产生于这20年。所以,这个时期的欧美老镜头最值得收藏赏玩。

进入80年代,日本相机以廉价占领市场,摄影渐由不差钱的小众玩意变成大众商品,曾经百花齐放的各个欧美镜头厂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成像特点来说,1950年以前的镜头,大多反差低、欠饱和、锐度稍软但细节极其丰富,焦外成像活泼,很有画意。而1980年之后的镜头则反差越来越高,成像锐利工整,非常接近现在的新镜头,但老镜发烧友追求的画意、老镜味则已越发欠奉。所以,我个人最喜欢的是1950-1970年代的镜头,能达到我心目中的成像质量与成像艺术感的最佳平衡。

现在的老镜头发烧友倾向于收藏以ACDK四大镜头品牌为首的欧美老电影镜头,以及蔡司的巅峰之作Contarex和徕卡的一些老镜头。我这里举的是用户数量最大的135片幅用家的例子,大画幅发烧友的收藏不在此列。

刘创:早期古董级老镜头,主体成像能清晰些已经是不错的了,到了二战前的老镜,玻璃选取是他们考虑的重点,环境太暗、灯具照明不足时,使用高通光玻璃令镜头光圈增大成为首要条件,二战后,镀膜科技的发展,令这阶段的镜头成本大大降低,不再需要适应昂贵的高通光玻璃,也减少了人手打磨的投入,五花八门的镜头及品种遍地开花。当然,那种老镜(白头不镀膜)独有的画味,自然味也在此产生分界了。光学一路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成本控制也成了各大镜头厂的竞争力体现,此期镜头的玻璃的选用,镜身也不再是铜合金沉甸甸的了,铝、铝铁合金等,令艺术品一样的镜头,出现了两极分化。直到现今的镜头,为了商业成像而屈服的有不少,出现了高锐度、高反差、高艳度这“三高”。

现在老镜头发烧友们,经济条件好的主要收藏ACDK系列一战后二战前的老镜和中古镜,经济一般的收藏二战后德国品牌多些,也有部分日系老镜,还有一类专门收藏稀缺品类、纪念版、研发版等。

羊城晚报:作为资深藏家,能说说这些年你玩老镜头的经历吗?

王文晖:玩摄影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我的摄影之旅,是从手动镜开始的。到了2005年,上了数码单反,可新鲜劲一过又觉没劲了。后来一位论坛好友建议:何不玩玩手动头啊!我当时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买了一个OM50/1.2,从此,我的摄影热情就彻底点燃了,这才是我想要的效果!

之后的事情,就是自动头全卖掉,尝试各种老镜头,并且很快就弃日本镜头而去,投入了欧美镜头的怀抱。先是蔡司、禄莱,而后就是电影头。当时在内陆,把电影头改在相机上用尚属新鲜事,我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需要与改口师傅一道去摸索和试验,去积累各种电影镜的改镜经验,然后自己动手拆装镜头,自己测试像场,以便给改镜师傅提供改镜方案。也因为如此,我的乐趣从单纯摄影扩展到了对镜头本身的琢磨。于是,电影头、老相机头、航拍头、放大头、投影头,民用的、工业用的、军用的,五花八门。法国的、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瑞士的、荷兰的,各国精品。不论有名气、无名气,有膜的、无膜的,单膜的、多膜的,我都想法子弄回来试。还常常对同一个型号的镜头,买好几只不同时期的出品来PK,找出其最优者,并总结不同批次的成像特点。

这些年,进进出出我的防潮箱的各国“佳丽”,数以几百计。现在“后宫”虽无三千,亦足百数有余了。上世纪60年代之前的各国老镜头大都个性独特而张扬,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不像现在的镜头那么同质化。当你爱玩老镜,懂品老镜,会很要命,是取舍上的要命!

雷俊东:我玩的第一支老镜是徕卡的R50mm f2.0。那时候,机子是佳能的机子所以要买一个带芯片的转接环才能在机子上实现自动合焦。首次接触徕卡就被其色彩的浓艳油润及高光边光的华丽所吸引,开始学习老镜历史,搜集老镜的资料。到老镜群里看样片,当然后果是不可自拨。第二支老镜是蔡司zeiss sonnar 8.5cm f2.0,一支二战前的无镀膜旁轴机的镜头,也领略了无镀膜镜头对色彩的自然还原度,当然还有正逆光时无镀膜抗炫光的耀眼效果。随着对老镜的进一步了解,又迷上电影镜梦幻般的成像效果,于是从ACKD的D入手,有了人生第一支刀梅镜头dallmeyer telephoto 3inch f3.5电影镜头。到现在ACKD都齐集了。

玩老镜头,没有自动对焦只能手动,光圈也是手动控制,让我重新找回菲林机的乐趣,本人喜欢街拍,这对操控镜头要有十分高的熟练度才能进行。开始十分吃力,不过熟练了之后就是无尽乐趣了。

羊城晚报:在潮流易变的数码年代,经典老镜头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吗?

王文晖:老镜头普遍立体感强,细节丰富,焦外活跃生动。由于反差比现代镜头低,高光控制一般都比现代镜头好,缺点是逆光的性能普遍比现代镜头差。

从用料方面看,老镜头在当年不是普通商品,制造不惜工本,由于不用考虑自动对焦,老镜头的绝大部分成本都搁在与光学有关的地方上。其中最注重的是玻璃,老镜头当中的“大牛头”必然采用了好玻璃。现代头则注重镀膜和电子部分,为了自动对焦,选玻璃就要在重量与质量之间找平衡,玻璃再好,太重了没法做自动对焦就不能采用。

现在玩电影头已经成了风潮,解像力更高、色彩更迷人、味道更好是电影头给所有刚接触它的摄友的第一印象。

值得一提的还是老镜头的“魅力焦外”,是“像场弯曲 渐晕 球差 光渗 彗差”等各种光学失真的联合作用。不同厂牌的老镜头,受上述诸因素影响的比例各有不同,就像同样的成分、不同的配比,造就了老镜头丰富多彩的焦外成像风格。老镜头的活泼焦外,源自各种光学失真,是缺陷美,人们在使用避免了这些光学缺陷的现代镜头之后,转过头来会发现老镜头是那么有味道、生动有趣。或许,这是另一个意义的物以稀为贵吧。

刘创:老镜头从造型到玻璃,特别是无镀膜的白玻璃,那种以前人工打磨后产生的彩虹辉映,已令你折服于这光学艺术品的魅力。成像自然柔和,散景迷人,恍如画作。德国镜成像的严谨精密,英国镜成像的细腻高贵,法国镜成像的浪漫和我行我素……当年老镜头加工制造工艺的缺陷,恰恰成就了它们独有的不可复制的风骨和味道,要清晰明艳?现代手机就可以办到了。

雷俊东:个人觉得,焦外是老镜头与现代镜头最大不同之处。焦外都受镜头的结构影响,这方面老镜与新镜都一样,为什么会有不同?这就要从老镜的缺陷说起,受当时生产技术的限制,老镜会出现各种光学失真的联合作用,而现代镜头能够把各种失真控制在极低水平,这样会换来一个结果,就是焦外成像同质化。这种同质化与老镜头的各具性格、各具差异的焦外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有位资深摄影人曾说过:“现代镜头是用来工作的,而老镜头是用来玩的。”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出了老镜新镜的不同。

羊城晚报:你心目中的好镜头是怎样的?

王文晖:评判镜头的好坏,与个人喜好极大相关,没有标准答案,并且随个人的喜好、艺术修养和阅历而变。老鸟们更关注色彩色调、立体感、层次过渡、高光控制、暗部细节、焦外特点,等等。

什么镜头是最好的?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当初我的镜头探索之旅也是为了找最好的,可是当我几乎玩遍了各种公认的牛头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的确有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最好的镜头,例如,色彩最好的Angenieux,解像力最好的Kinoptik,散景最好的Dallmeyer……而各方面表现都No.1的镜头却真没有!有所长必有所短,有所得必有所失,这个道理适用于世间万物,包括镜头。

雷俊东:世上没有一支最好的镜头。只有一支最适合你用的镜头。举例说,ACKD中的坚无敌是最平均的,要色彩有色彩,要锐度有锐度,要焦外有焦外。但有人还是不喜欢它焦外的“富贵黄金圈”。

羊城晚报:对于入门者,哪个时代的老镜头最值得购买?

王文晖:前面说过,上世纪50~70年代是镜头的黄金时代,镜头结构设计在当时接近完善,彩色摄影也渐成主流,使得这个时期的镜头色彩比上世纪40年代以前产的镜头更好、更艳丽,抗逆光性能也好得多。当时日本镜头尚未以廉价形式冲击世界,故而那时的镜头制造对成本不太苛刻,仍采用昂贵的玻璃来拼像质,所以现在购买这个时期出产的镜头是相当超值的。

雷俊东:入门者玩老镜头,如果,想成像清晰一些的建议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旁轴镜头。这类镜头,有味道,成像也比较锐利,出片成功率比较高。这类日本镜头,价格不会太贵,也就是几百到两千元左右。

羊城晚报:你如何看待老镜头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老镜头的价格有什么变化趋势?

王文晖: 只要你对照片的画意有追求,并且不需要像体育记者、新闻记者那样追求抓拍瞬间、拍高速运动的题材,那都可以考虑用老镜头。对于喜欢拍风景、肖像、人文、静物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老镜头是极具实用价值的,前提是你要过手动对焦这一关。

老镜头,尤其是电影镜头的价格,这20年一直在上升,随着微单的出现,玩电影头的人越来越多,铭镜经常一镜难求。像Angenieux的S系列,Dallmeyer的超六系列的价钱更是翻了十多倍。价格最稳定、甚至呈下降趋势的是徕卡的R口以及M口的部分型号,以及蔡司Contax系列,对于收藏这些镜头的藏家来说,近10年是很悲催的,看着电影头疯涨,自己的藏品却成了弃儿。

伍荣邦:公认好的老镜头,近年价格一路攀升。像成色较好的Angenieux 90mm 1.8光圈,四五年前市场价2万多,现在大概4万多。产量少、素质高的老镜头价格也有达到十几万、几十万的,显示了老镜头收藏市场的潜力。

刘创:老镜头被称为不可复制的光学艺术品,既有实用价值(非商业)也有传世收藏和传承价值,口碑好的品牌老镜,价格近年节节攀升。

羊城晚报:老镜头的收藏群体近年有什么变化?随着数码产品的飞速更新换代,你认为年轻一代们还会钟情于这些经典老镜头吗?

王文晖:老镜头收藏群体一直稳定,变化不大,毕竟这是一个小众圈子。年轻一代总会有钟情于这些经典老镜头的,毕竟我也是从年轻时就爱上它们了的。我身边的许多影友,不乏90后的年轻人,他们也很懂得欣赏老镜头的味道,我认为未来20年,老镜头依然不乏追捧者,从老镜头价格的上涨稳定性就可以佐证我的观点。

伍荣邦:老镜头的收藏主要靠拍卖、网购、老镜头二手店、行家交换等。中国人要么不玩,一玩就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中国最早玩老镜头的是香港人和台湾人,受港台的影响,得风气之先的广州摄影友们二十多年前也开始玩起老镜头。现在,北京、上海等内陆城市,玩老镜头的发烧友越来越多,他们资金雄厚,玩起来更加疯狂。

刘创:老镜头的收藏群体,从我自己认识的圈中人来看,有年轻化和资金保值化的变化。只要喜欢摄影的都会喜欢老镜,特别年轻一代,他们喜欢个性和彰显特色,不喜欢寻常和一成不变,老镜头正是这种带着独特魅力的艺术品,虽老,却不过时。

嘉宾简介:

王文晖 网名“面粉王”。早年从事电台、电视等媒体行业,业余爱好摄影、老镜头收藏二十多年,是中国大陆最早把电影镜头改装转接到民用相机上使用的人之一。《中国摄影》撰稿人

雷俊东 老镜玩家及收藏者。中国摄影师协会会员,微博知名摄影博主

刘 创 70后中国广告人,从事影视广告导演工作,业余爱好摄影,老镜头收藏十多年

伍荣邦 老镜头收藏二十多年,尤其擅长镜头改口

数码时代,变化都来得那么快。柯达陨落了,诺基亚倒下了,大妈们都会P图了,图像不如短视频火了……在这潮流多变的时代,却依然有一群人,痴迷于上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老镜头独特的味道。不图快速,手动对焦,乐趣无穷;不求准确,老镜头的缺陷美千差万别,却生动有趣;拒绝平庸,高质素玻璃和人工打磨令老镜头成为光学艺术品,不可复制。对于老镜发烧友来说,镜海无涯,没有一支绝对完美的老镜,但它总能给你意外的惊喜。

就像一位老镜头藏家所说:现代镜头更加准确、能全天候使用,但美感是难以量化的,技术指标永远无法囊括使人类肉眼产生美感的全部条件,就如同印刷字体最为工整、均匀、准确,却永远无法带来手写书法那种美感。而老镜头的活泼焦外,源自各种光学失真,是一种缺陷美,人们在使用避免了这些光学缺陷的现代镜头之后,回过头来却发现老镜头是那么有味道、生动有趣。

这种特别的味道,也就是藏家们所说的“老镜头的毒”。文/羊城晚报记者 施沛霖

作者:施沛霖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