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诗歌:五言诗时代(文学的演变0402)

 和语文在一起 2019-12-23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乐府民歌的发展

两汉诗歌的发展,是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的过程。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就是搜集各地的民谣乐曲,重视采纳来自民间和异域的“新声变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司马相如(“文章西汉两司马”之一)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

先秦的主要诗歌样式是四言(四字一句),这种体裁在汉代继续沿用,但已不再居于主导地位。汉代兴起了五言诗,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都有这类作品流传下来。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出现了《孔雀东南飞》这样的优秀长篇,《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乐府诗也有许多五言名篇。在一些作品中,七言也开始出现。


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莫过于《孔雀东南飞》,毕竟这是和后来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佳篇,只可惜太长了,只能请有心的同学自寻一观。汉代乐府诗中的抒情诗如《江南》、《上邪》、《长歌行》等等,都是传世名篇,附下供大家欣赏。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纯真自然,清丽甜美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真挚强烈、动人心魄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由物及人,感慨深沉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文人创作的成熟

乐府古诗有了文人们的加盟,诗歌的文学性显著提高,文人也吸收了民间歌谣中的艺术养分。《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之作。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如爱情、亲情与迁逝之悲,人人可感,所以能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刘勰的《文心雕龙》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

下录两首供大家品读: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参考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有很多芳草。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想的人啊在遥远的地方。

回望那远方的故乡,漫漫长路迢迢无际。

两心相连却两地分离,唯余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参考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堂皇高耸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丽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那声音多么悲凉。

谁能弹此曲?莫不是那因为丈夫杞梁战死而痛哭不已,竟使城墙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扬,这悲弦奏到“中曲”,渐渐舒缓徐徐回荡。

弹奏一曲却伴随着声声叹息,回荡的乐声已渐渐停息而哀伤却难以消解。

不必叹惜铮铮琴声中流露的痛苦,更令人悲伤的是知音人那么稀少。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振翅高飞。

请在下方拇指点并分享

朋友们的鼓励是我们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