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症的根源是什么,该如何调整?

 泊恩心理 2019-12-23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比方,找工作、找伴侣、买房买车等。

而无论是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亦或是对一些客观因素的考虑,都会让人们在无形中产生一种焦虑感。当人们感到焦虑时,做事会难以集中精力。虽然每个人的焦虑都有着不同的原因,但心理学家却以为,一切的焦虑,其实都来源于一个本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的焦虑都来源于对事件“不确定性”的忧虑。

具体来说,关于已经知道结果的事情,便不会对其潜在的风险感到不安。但关于那些还无法知晓结果的事件,我们会在脑海中不断对其进行猜想,然后发生焦虑和不安,很难将注意力会集中,放在眼前正做的事件上。

比方,学生时代很常见的“考试焦虑”现象。

因为考试临近,而我们又不知道试题的难度如何,更无法猜测考试的成绩,这就让我们在考试之前感到紧张和不安。而随着考试结束,我们心里的紧张感和不安又会随之减轻许多。

同理,关于找事件、面试等事件也是如此,这其间的不确定性会给我们带来激烈的不安情绪。

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将这种“关于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焦虑类型有两种。一种焦虑是由于对某个特定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另外一种是对自身的焦虑而焦虑。

一开始,人们会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一件事物或惧怕结果失败。而时间久了,这种焦虑感就会产生泛化,成为人们常有的状况。当我们出现焦虑情绪时,会感到注意力不集中、神经紧张,甚至会出现大量出汗、心跳加速等生理症状。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身心会相互影响。当一个人的身体出现严重反应时,心境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然后加剧心里的不安感。

因此,当一个人堕入焦虑后,会越想越焦虑,对还未确定的事情,会感到更加不安和紧张。可是,我们要知道,一味的担心是没有意义的。与其让自己处于焦虑与不安中,不如尝试转移注意力。

你可以去听音乐、做运动、看电影等,参与到其他活动中去,暂时忘掉心中的烦恼。当你做完这些事后,你的焦虑感也会显着降低。

另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在为未来不确定事件感到担忧时,想象到的往往是消极的结果。比方,当你等待一份工作录用通知时,感到担忧时,也会想象自己将面临的结果。

你的想象往往倾向负面情况,你会回忆起自己在面试过程中体现差的表现,去纠结那些或许出现过失的细节,结果越想心境越差。

其实,焦虑并非是坏事。因为发生焦虑、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感到忧虑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具忧患意识,更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当时面临的现状。

在认清现状后,他们会为了消除心里的焦虑感付出更多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结果。所以,面临焦虑,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

第一层面:把未来焦虑的事情记录下来。

人在焦虑未来的时候,假如总是停留在那边纠结,而没有去想处理的办法时,就会出现莫名的焦虑感,而且内心持续挣扎。

所以,当产生对未来焦虑时,就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拿一支笔和一张纸,把对任何对未来焦虑的事情都写下来。在安静记录的时候,焦虑情绪会跟随笔迹渐渐淡化了。

第二层面:想一想自身所拥有的事物。

有时产生焦虑,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以及自己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当自己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人就会变得想要有欲望,然后发生焦虑感。假如期望满足了,这种焦虑和不安感也就随之消失了。

这时候可以培养一种思想:多去想一想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东西有哪些?自己拥有的这些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

第三层面: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谈论自己的焦虑。

人的焦虑压抑在自己心里中,就会快速的发酵,就会出现各种低落的心境,这时需要将焦虑的心境表达出来。那么随意找一个人倾诉自己的焦虑,难免会被人嘲讽或许冲击,那么你就需要找一个自己特别信任的人去进行交流。因为信任,所以相互了解;因为信任,所以相互促进。在跟信任的人倾诉心里焦虑情绪时,就会获得一种情感上的释放。

第四层面:拟定一个未来目标。

人在面临自己未来,会容易产生迷茫和焦虑,这也是未来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你需要给自己拟定一个未来目标,这个方案需要有时间性,有必要通过自己奋斗努力才可以到达。当自己心中有目标时,人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行,那么关于未来焦虑这件事就会放在一边,专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每个人出世后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所以这种焦虑感常常陪伴在我们左右,我们需要去习惯这种焦虑,或许说去操控这种焦虑。人的焦虑心境是具有弥漫性的,也就是说在焦虑的一起,人的抑郁心境也会渐渐产生,恐惧感也会出现,然后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未来焦虑,并不能处理当下的问题。当我们将未来焦虑转变成对未来的期望时,这种焦虑感就转换为布满干劲的斗志。

泊恩心理提示您,如果您发现自己的焦虑症状非常严重,且无法通过自我调整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为您进行诊断,并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制定诊疗方案,达到有效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