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写不出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看了范文也没有效果?

 记忆师雷鸣 2019-12-23

写在前面的话:

记得我们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非常头痛,还起了一个顺口溜:“作文作,作的我脑壳痛。”只要老师给我们布置作文,下面哀嚎一片。后来有幸进入学生课堂教孩子们写作文,一开始看着我这个新来的老师,充满好奇,但一听到是作文,就在我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哀嚎声。没想到,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孩子们之间的感受却一点也没有变,都对作文不感冒。

今天,我们尝试从人的思维角度来分析孩子们为什么害怕写作文,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初学写作、害怕写作、不敢写作的同学们。

为什么孩子害怕写作文?

孩子们对作文的害怕,几十年来没有多大的改变,一直是孩子们学习的心病。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对写作文很有兴趣,坚持每天都写一点内容,对写作文倒是没有什么不好的感受,反而觉得写作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为什么孩子们害怕写作文,主要有以下5种原因:

第一,作文的教学思路从语言逻辑出发,忽略了人的思维特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语言的字、词、句、段、篇章等逻辑上的构成部分,安排学生从组词造句、写话、写段来学习,这是非常恰当的逻辑,都是正确的安排。但是,对人的思维特性还是没有深入的去研究,忽略了我们的思维上的一些特性。

我们人是如何说话的?又是如何写作的?

这两个问题在本质上是极其相似的,都是我们对外输出信息的过程,我们弄清楚这个信息输出过程的逻辑,就能够明白写作文训练的基本逻辑。这些问题的研究不用多么高深的科学仪器,只需要我们大家去回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是什么样子就行,尤其是跟朋友、家人唠家常的时候。

在话家常时,我们可以说个不停,大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一句话接着一句话,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而且我们可以回忆感受下,我们在说一句话之后,紧接着第二句话就跟着出来,然后是三句、四句……我们的大脑都没怎么去思考,就会有一大堆话说出来。这个情况即使是再不怎么说话的人,只要他心情放松与别人聊起天来的时候,一句接一句的就出来了。

这种说话的思维特性,本质上与写作也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可惜我们并没有把这种思维特性运用到写作教学中来,孩子们不知道可以这样去训练写作文。

根据输出思维的特性,只要孩子们会说话,他就一定会写作。两者不同的地方,就是一个用口说,一个用手写,两者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写作训练上过于注重语言组成部分的逻辑,却忽略了人本身说话、写作的动作上的逻辑。

第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讲为主,学生练为辅,导致学生缺少足够的练笔。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老师在讲作文课的时候,都会围绕一篇作文题目进行大量的分析。这个出发点其实非常好,就是让学生们有大量的感觉体验,从不知道怎么写,到知道怎么写,然后下笔写作文,这个逻辑其实是说得通的,说得过去的。

但是,现实却又给我们迎头一击:孩子们写的作文千篇一律,要么全是一样的包饺子很开心,要么全是考砸了被老爸痛殴一顿……孩子们的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原因就是老师的讲解表面上看打开学生的思维,实际上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样的道理,很多人 提倡给孩子们看范文,但是发现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跳不出那个范文的框架,写作文还是没有什么进步,写得一时,但长期看还是没有效果。

在另一方面,老师过多的讲解,学生的写作时间就减少,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作文的练笔。写作文是思维的输出,练的少,思维就是比较模糊、不清晰。只有学生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他们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清晰,写作水平才会自然提升。

所以,在写作上,老师不需要讲太多,就是要告诉孩子们写作的基本方法,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就可以。

第三,过度强调作文成绩,对作文优良太在意,忽略了人写作时的心情体验。

现在孩子们写作文,大多都会被打分,尤其是比较严格的老师或家长。他们在看孩子们作文的时候,总会指出孩子们大量的问题,看到孩子的作文时就全是问题,很少看到孩子写得好的地方。这样的评价方式,严重地打击孩子们的写作积极性,辛辛苦苦写一堆字出来,不是被打击就是被责骂,哪还有心情继续写作。

对写作没有好的情感体验,也是孩子们讨厌写作、害怕写作的重要因素所在。在此,我们又要提一提说话的事情。

孩子们在襁褓之中时,还不会说话,那个时候他们发出的一个“baba、mama”的音时,我们做父母的都会兴奋起来,会满脸堆笑地对孩子说:“再说一个、再说一个。”我们有没有在乎过孩子发的音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没有,只有开心,只有高兴,只有对孩子的认可。但是一到写作的时候,就是这里不行、那里不行。明明两件事情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但是采取的评价方式却完全不一样。这是我认为孩子讨厌写作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四,写作文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脑袋里住着一个判官,追求作文完美,时刻准备着纠正写作的错误。

大概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的大脑里真的就住着一个判官,会判断有没有错字,有没有句子写错了……这些种种的内心追求,都导致着孩子们在写的时候,总会停下笔来,要么用橡皮擦掉重写,要么用一堆涂改液、涂改纸修改,而且一修改就一大堆。

孩子们这样去处理错误的时候,本来已有的写作思维完全断掉,无法再继续写下去。这也导致孩子们觉得写作文很痛苦,内心很纠结。

第五,写作的时候,脑袋想的太多,笔上却没有行动,写的太少。

不仅写作的时候,我们会这样。平常说话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存在。脑袋里时时刻刻都在想,想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就是没有落到实处来。比如两人相距很远,未曾相见的时候,感觉有好多话想要给对方说,可是一见面的时候,却不知从何说起,话到嘴边却什么都忘了。

写作的时候,也会受到这种状态的影响,我们的脑袋想的速度非常快,而我们写的速度却是有限的,无法和脑袋一样写得飞快。所以,我们脑袋一想快了,笔就跟不上,思维就会断掉,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解除写作的障碍,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针对孩子们在写作上的五大障碍,我们采取了三个对策,克服写作的这五个问题,让孩子们写作就跟说话一样,自然而简单。

第一,不许停。

不许停就是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像说话一样连续不断地写,拿起笔来就开始写,不能停下来。这是针对第一、二个写作障碍来设计的方法,大胆地让孩子坚持写作,不停地写作。在不停写作的过程中,寻找到一种与说话一样连绵不断的感觉。

为了找到这种感觉,我们还要引导孩子们在出现停顿不知如何写的时候,要善于去写自己的内心、脑袋的思考状态。比如:“写到这里,我不知道该如何写了,老师却还是让我继续写作文,还不能停下笔来,我脑袋里空空的,不知道怎么写还能写下东西来?……”这一大堆关于自己的状态的文字,都可以写在作文当中,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思维状态,通过写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状态,并通过写的方式来调整好状态,继续写作文。

不许停地练习,时间不能太短,一般来说要15分钟左右,尤其是三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们,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坚持写上10分钟左右。时间太短了,孩子还没有进入写自己的状态就已经结束了,这对激发孩子们思维的作用就不大了。

第二,不许想。

针对第五个写作障碍,我们让孩子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要想的太快,而是让想的速度和写的速度保持一致,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中。这样脑袋里,有什么就写什么,想出来的内容不太多就不会造成脑袋通路的堵塞,只要思维不堵塞,写作就会顺利进行下去。

第三,不许改。

这是针对第三、第四个写作障碍来设置的。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在乎我们大脑里的判官,也不要在乎老师的评价,就是在写的过程中不去修改自己的错误。即使不会写的写拼音,哪怕拼音不会画个图案也是可以的。允许自己的写作有不完美的地方,在内心上放开对完美的追求,接纳自己的错误。

为了达到真正的不许改,我们在评价孩子作文的时候,可以点出孩子们写得好的地方找他们的优点不找他们的缺点。同时,多鼓励孩子们大量写,写得越多越好。

当然,作文也不是完全不改的,比如说每周要上交的作文,建议要引导孩子们去修改调整,尤其是五六年级以上的孩子们,三四年级的引导起来也没什么大的效果。又比如孩子们要参加作文比赛,可以引导孩子们好好修改一下自己的作文。

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不许改,是在写作过程中不许改,写完以后是可以修改的。目的是保证孩子们的思维持续、连贯,如果写的时候改来改去的写作过程就容易被打断,无法进行下去。

小结:不许停、不许想、不许改三个要求实际是遵循身、脑、心三个方面设计出来的三个小技巧。在这三方面进行恰当的引导,孩子们的身、心、脑就会处于最佳的配合状态,从而让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而让孩子们感觉到写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而简单。

结束语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文,首先是为大家分析了孩子为什么害怕写作文的五个原因,然后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不许停、不许想、不许改三个写作的要求,通过这三个写作要求让孩子们写作能力得到大量地训练,体会到写作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最后,再为大家特别说明一点,这个方法是每一个坚持写作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通过这三个原则可以打通我们每个人在写作上的任督二脉,也就是打通我们的写作通路这是一个通过练习才能达成的事情,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让孩子们多多练习写作,这样对孩子们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另外,如果您想系统地了解写作的训练方法,可以参考我们的写作专栏,重点其实非常简单,希望您能抓住重点,快速训练出孩子的写作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