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骆宾王: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gs老张 2019-12-24

年轻有才气的文人似乎常常与“落魄无行”结了不解缘,骆宾王也不例外,他喜欢和赌徒做朋友。

高宗末年,他因为贪污案下狱,后来遇到赦免,被任为临海丞。愤嫉失志的骆宾王选择了他人生的另一个方向──弃官而去,换句话说,他采取了与朝廷对立的立场。

他参加徐敬业声讨武则天的战役,并且写作军中书檄。同时仗剑持笔,来表达他对当时政局最激烈的抗拒。

其中一篇《讨武曌檄》最有名。据说武则天读这篇文章时,起先还嬉笑自若,眼睛掠过“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再也笑不下去了,突然脸色大变,问左右:“是谁作的?”旁人告诉她是骆宾王写的,武则天只说了一句:“做宰相的,怎么可以失去这样的人才呢?”后来徐敬业兵败,根据《旧唐书》的说法,骆宾王也被杀了。

不过,晚唐时的孟启,在他作的《本事诗》里,说骆宾王事败后落发为僧,遍游天下名山,曾经路过灵隐寺,写下千古名句: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

这件事不论附会与否,多少让我们看出来,那时的人对敢于公然对抗权势顶炽的武则天,又颇具才情的骆宾王,是有一份怜惜之意的。

骆宾王虽反对上官仪这些人“绮错婉媚”的文风,对五言诗的建立也有贡献,但是,他本身所作的宫体诗仍未脱齐梁格调。幸好,他的人生波折比常人深刻迂回,对时代环境也有慷慨悲壮的体认,故也有极动人的诗作,像《在狱咏蝉》就是一首很不错的作品。

“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骆宾王,竟然连确切的生卒年代都没有留传下来,我们只知道他的一生相当于唐高宗、武后的时代。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语译】

秋天(“西陆”的意思)到,断断续续的蝉叫声,萦绕在我被囚禁的牢房四周,加深了秋意,也加深了我作客的乡愁。

墨色轻灵欲飞的蝉儿,放肆地向着苍苍白发的我鸣唱,令我忍不住难受起来。

秋露似水如霜,压在薄翅上,怎么飞跃得起呢?风儿呼呼哮吼,微弱的蝉声怎么能不沉落消失呢?

大概没有人会相信饮露餐风的蝉儿是多么高洁,想想又有谁愿意替我表白这番心情?

【赏析】

“蝉”是这首诗极为凸显的一个意象。传说中的蝉又名“知了”,是懒妇的化身,待一切美好的过去难以挽回时,所发出的永不止息的怨悱之音;又有人说蝉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清高的表征。骆宾王的寓意如何,我们不难揣度得到。

身陷囹圄的诗人,经由眼前客观景物的触发,遂使得主观意识的活动变得更加尖锐、敏感起来,他的“客思深”与常人的自是不尽相同,狱中作客的心情是怨上加愁,想到过去,想到现在,更想到茫茫无可预计的未来,这股愁思就好比一把犀利的螺旋刀,愈旋愈深。

接下来的“玄鬓”和“白头”,对立而双关。玄鬓,本指黑鬓,在此用来说蝉翼,象征年轻美好。“白头”,可指作者白发苍苍,老之将至;从玄鬓与白头的对比,展现出浓烈的愁苦来。“那堪”两字强调了心情煎熬的极致:我本已忧思千重万叠,却偏闻委屈、单调的蝉声,更加搅乱我的怨情。

从起首两句的听觉感受,转进到次两句的视觉体识,也许都还只偏重于外在形态的刻画。

紧接而来的五、六句,便是一连串心灵的独白:“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诗人先用隐喻来表明自己并非不求上进、不关心国事,他有的是满腔热血,无奈外在险恶的现实逼使他冷却、沉寂下来。

以“蝉”自况,一方面是清高,一方面又形容自己的渺小、轻微,以蝉翼之轻,如何抵抗那露重霜寒?以蝉鸣之微,又如何挡得住狂风骤雨?

最后两句是极露骨、极怨尤的自白,透显出诗人无告的强烈痛苦。

自古以来,我们的诗教讲求的是“温柔敦厚”“含蓄蕴藉”,无非想有一种“怨而不悱”“哀而不伤”的彬彬风质。从“初唐四杰”之一名家的骆宾王不会不懂这个,他之所以要在最后来这样坦白地宣泄,一则郁怨之情已至爆发的程度,一则有意以突兀直接的呐喊来造成撼动。

大部分的诗论家都很推崇他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以虚实两写,而认为末了两句未免流于露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