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jmmkc88 2019-12-24
2019-12-20 10:39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才汇聚,群星璀璨。70年间,浙江大学也涌现出一大批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的奋斗者。无论光阴如何流转,不管岁月怎样变迁,他们始终初心如磐,奋战一线。他一心一意,为攻克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心力衰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为无数的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本期,我们推出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的故事。平凡的岗位,不凡的坚守,我们也期待听到您的声音!投稿邮箱:zdxmt@zju.edu.cn。
人物名片:
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欧洲先天、结构与瓣膜介入大会(CSI)共同主席(亚洲唯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是我国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全面的心脏介入医生之一,研发了中国最新一代可回收可精准定位的经导管人工瓣膜。因为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他被评为全国白求恩奖章(浙江省首位)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特级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省杰出创新人才奖、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多个奖项,并被聘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客座教授、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FACC)。
三十多年来,王建安围绕着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心力衰竭,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他所坚守的初心得到了动听的回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左心耳封堵术(LAAC)、PARACHUTE(降落伞)室壁瘤成形术……伴随着一项项世界领先的心脏介入新技术的开展,一个个“心”难题被攻破,无数患者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1961年,王建安出生在浙江省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因为体弱多病,幼年时的王建安没少在医院里待,也由此对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生职业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向往。他说,打记事起,他就想成为一名医生。
1978年,他如愿考入“北协和,南湘雅”中的湖南湘雅医学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两位重要的专业启蒙老师,他们分别是心血管专业的孙明老师和内分泌专业的伍汉文老师,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造诣使这位年轻的医学生由衷敬佩,他决定从这两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作为未来的主攻方向。
岳麓山下、橘子洲头,湖南的求学经历让王建安在江南的灵气之中添了一份湘江的血气——不满足现状,永远追求心中的理想。这也是后来他持续专注,带领团队不断进取的强大内心支撑。
1983年,王建安大学毕业,回到故乡杭州,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后更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简称浙大二院)。在他住院医师轮转那几年中,他发现,内分泌科疾病的诊治主要是靠药物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病程都很长、起效也比较慢,病人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而心内科已经开始探索介入治疗,安装起搏器、安装支架等等,进行多种心导管诊断,即使病人抢救,往往通过用药、除颤等手段,就能转危为安。
“我更喜欢那种立竿见影的感觉,也喜欢动手操作,所以选择了主攻心血管内科。”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王建安在心血管介入手术当中
儒雅温和、文质彬彬、值得信赖,是很多病人对王建安的印象。已经退休多年的王女士是王建安的老病人。二十年前的一个隆冬深夜,王女士因为严重的急性心肌梗死急送医院抢救,当时已是科室主任的王建安闻悉从家中赶往医院,30分钟后,他为王女士施行冠脉介入治疗。
手术台上,王女士先后出现三次心跳骤停,王建安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抢救。当王女士转危为安被送入病房时,王建安才放心离去,此时天已蒙蒙亮。两个小时之后,王建安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病房里……
王女士的儿子和妹妹后来因为心血管疾病,也都先后成为王建安的病人。“这几年来,不论我们谁来看病,王教授总是非常耐心,并且一定会问候另外家人的身体状况,家长里短,就像老朋友。”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举动,他已习惯成自然。他的很多病人都像王女士这样成了他的“粉丝”。
然而因为工作繁忙,作为儿子、作为父亲,他总是很少能陪伴在亲人身边,只能把这份对至亲的愧疚内化为对自身更为严格的要求和对患者更为深沉的关爱,把每一位患者都当做父母一样来对待。很多年里,他都坚持只看普通门诊、不限号。直到当了院长,他的行政事务越来越忙,时间常常会身不由己,但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坚持每周一次门诊。他总说病人来看个病不容易,我能为他们做的就多做点。
他平均每年接诊患者、开展介入手术逾千人次,是国内最有经验、技术最全面的介入医生之一,并且善于结合临床,更新理念,率先开辟急性心梗病人绿色通道、推行“一日冠脉介入手术”、开展心脏内外科同台一站式心脏杂交手术数例、完成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坚持用最规范的诊疗方案造福于最广大百姓患者。他说虽然医学不是万能的,但是先进的技术总是会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希望。
“专注‘心’的救治,带给病人更多的希望”,医术上的精益求精,学术上的永不知足,无不饱含着王建安对病人、对专业的无限深情。
王建安常说:“接触的病人越多,了解病人的疾苦越透彻,就越能感受到医学的有限,唯有创新、再创新,丝毫不敢松懈。”
90年代初期,王建安先后赴香港、美国进修学习,回院后率先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心脏介入技术迅猛发展。此时的王建安已是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心脏介入专家。
十多年前,他敏锐地发现,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脏瓣膜疾病患病率大幅上升,成为老年人心衰的首要原因,发病率高达13%,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重症患者在1年内死亡。
2016年,70多岁的屈女士,因二叶式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在浙医二院由王建安成功置换了主动脉瓣。当时手术所用的,是我国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经导管人工心脏瓣膜,根据二叶式主动脉瓣膜畸形患者心脏钙化较重等特点作了改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王建安在实验室和他的团队讨论研究方案
这个人工瓣膜产品,正是王建安作为核心人员参与的产学研医合作成果之一。“传统开胸换瓣手术风险大、病人痛苦多,而且这些病人一旦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就失去了外科开胸手术的机会,吃药效果也不好,迫切需要有新的治疗方式。”从2012年起,王建安带领团队针对心脏瓣膜疾病进行联合攻关,研究用不开刀的方式进行瓣膜置换,并与企业展开合作,研发国产的经导管人工瓣膜产品。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授牌成立“心脏瓣膜研究院”,王建安出任首任院长。
在参与心脏瓣膜研发的过程中,王建安发现,第一代瓣膜装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代瓣膜无法重新定位,无法回收。即使植入位置不理想,也不能对它进行调整,这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对钙化严重的病人。”于是他提出了开展可回收瓣膜装置研发的设想。
王建安和产品研发工程师、材料工程师一起研读影像资料,帮助他们熟悉人体解剖结构,知道问题出在哪些地方,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产品的设计制造。等到技术人员做出新的产品,王建安反复进行模拟和动物尝试,以获得最佳临床效果。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11月23日,可精准定位、重复释放的二代瓣膜系统首例临床应用在浙大二院成功进行。
作为欧洲两大权威瓣膜论坛之一CSI的共同主席,王建安通过卫星向全球直播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等进行手术演示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为使主动脉瓣膜植入技术惠及更多患者,王建安团队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扩大推广,开展了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他们的技术和产品辐射到希腊、阿根廷、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以及全国50多家大学医学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省部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他所提出的瓣膜介入治疗理念也被称之为“杭州方案”。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王建安在阿根廷科连特斯医院指导手术,术后与当地医生合影
目前,王建安正在率领团队研发功能更加强大的第三代瓣膜。“让病人的治疗越来越精准,医生操作越来越方便,我们就是在朝着这两个方向努力。”在王建安的设想中,第三代瓣膜不仅可以精准释放,还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摆动,也就是把校正方向、精准释放与重新回收等优势全部整合在一个瓣膜上。
这些成果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肯定。瓣膜领域内全世界最权威的专家们,都对“杭州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杂志》特地前来浙大二院调研,并在其Catalyst网站刊登了瓣膜团队产学研创新发展的经验报告。
从医36年,在诸多的创新型研究中,心脏瓣膜研究是他觉最满意的一项。但对于王建安来说,“心”尖儿上的创新从未就此止步。
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他发现,对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冠脉介入手术,虽然能有效控制病情,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但患者心脏功能恢复仍是一大难题,仍有不少患者逐渐发展为梗死后心衰。
王建安为此一筹莫展,直到有一天他从干细胞研究中得到了启发。干细胞是目前全球生物医学研究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但在20世纪初期,干细胞相关研究刚刚起步。
如何培养干细胞?如何提高干细胞的存活率?十余年来,他潜心探索心肌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间充质干细胞缺氧预处理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能力,改善心功能;他在国际上首先开展低氧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为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优化方案;是国内首位在德国著名Springer出版社出版间充质干细胞英文专著的专家……目前,王建安团队已经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非人灵长类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研究中心,形成了强大的“医工交叉”,希望能早日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细胞治疗方案和细胞产品。
在浙大二院门诊楼前,有一组铜制雕像,一老一小,互相鞠躬。这源于2009年,在医院140周年之际,王建安带领团队发掘的一张老照片,记录着百余前广济医院(浙大二院前身)首任院长梅藤更医师(英国人)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深谙中国礼数的梅医师也深深鞠躬回礼。这一温馨画面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医学人文典范。2014年,雕像落成,瞬间定格成永恒,也寓意着医院“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固若金汤。
王建安认为,医学人文就是“良心+爱心”。作为院长,他经常对员工们说:“当病人把生命交到你手中的时候,这是莫大的信任。一位医生,只有从内心里尊重病人,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才能对病人有百般的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上任以来,他紧紧围绕百姓就医需求,大胆改革医疗服务模式,力争为百姓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王建安在教学查房中
2010年前后,为了解决当时百姓们“挂号难”的问题,浙大二院率先探索了自助预约服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涵盖电话、网络、自助服务机等多种模式的立体式预约服务体系;同时,主动投入,全院配置多功能自助服务设备,预约、挂号、缴费等等手续,全部可以自助完成,并依托线上“浙二好医生”网络医院平台,极大地缓解了患者“排长队”的现象。在这过程中,新的瓶颈出现了:发票不能自助打印,患者仍需为一张发票排队。于是医院经过反复沟通、测试,终于在2017年6月,成为在杭省级医院中首家试点医疗收费票据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看病全流程无需窗口排队的就医模式。
为了让患者得到最大实惠,浙大二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床位协调、院前准备及日间手术预约一站式管理,对不同院区的所有床位进行统一协调,实行“资源互通、院前检查互通、检查结果互通”,患者可以在任一院区完成床位预约、院前检查等手续流程。经过进一步优化、改进,医院实现了住院预约零手续,全院范围内实行门诊诊间床位全预约,全面开展预住院,实现床位资源最大化利用,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有效平衡了急危重症患者的顺利收治和医疗资源的公平利用问题。
王建安还率先尝试探索适合浙江并可在全国推广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与改进,首创“三准入、三评估、三随访”的日间手术评估管理体系,逐渐形成了临床路径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制定了包括医师资质、日间手术患者、手术准入标准、工作随访、医疗文书书写、麻醉规范、质量指标监测、应急预案等一系列规范制度,并设立了日间病房。2015年,浙大二院率先被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主动吸收为联盟单位,并承担浙江省日间手术技术指导中心职能。
此外,医院建设了国内最早的高级卒中中心,病人从入院到溶栓平均只需45分钟,远低于国际上60分钟的标准,获“全国卒中先锋奖”;建设全国胸痛中心,设置省内20家胸痛网络医院,推动成立省胸痛联盟,病人从进入急诊室到球囊开通血管不到70分钟,远低于国际上90分钟的标准,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急诊复苏单元,无需转运病人,几乎所有的检验检查均可一站式完成;发起全国首家空中急救联盟,一个电话就能呼叫“空中120”;建成全国首家国际远程中心,患者足不出国,就能享受全球最好的医疗服务……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每年做介入手术超千人次,浙大医生三十多年攻克心力衰竭难关,为病人带去“重生”希望!
王建安在一次会议中发言
2018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公布医疗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行动方案。浙大二院依托医院多年来精细化管理基础,深耕厚植,扎实推进,解决百姓就医中的“关键小事”,并通过“钉钉”移动办公平台,职能管理部门集体搬迁,实行“大通间、开放式、集中化”办公等等,形成深入人心的“最多跑一次”文化,由表及里地形成流程改变、技术引领和文化自信。2018年底,车俊书记亲笔批示,高度肯定浙大二院“最多跑一次”工作成效,并要求向各个系统推广。
“我期待有一天,患者们能这样描述浙大二院——是希望和重生的灯塔。即使这条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我们依然不懈努力,坚持每日提供优质、细致的医疗服务,相信终有一天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犹如灯塔般照耀每一位患者,成为他们值得信赖和安心的目的地医院。”这是王建安写在医院网站上的话,也是他作为院长不懈的追求。
王建安每天都非常忙,似乎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忙碌、创新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不断前行的原动力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病人,这么多年,初心始终不变。现在临床上还有太多问题没有解决,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早一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病人就能早一天摆脱痛苦。”王建安这样说,也这样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