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子天下第一(中)

 知常不病 2019-12-27

知常不病 2019-12-21 00:08:47

(接上)

古今中外,圣贤辈出,但只有老子,五千言宗说为自己亲笔著就。

老子出道,上通天宇高深广大,下纳万物精致入微。有形必在其内,无形皆在其中。使中华文化从此高山流水,也让中华智慧伟大神奇。神在妙、徼……奇在玄、奥……伟在盈、弱……大在精、渊……

为什么老子天下第一(中)

八、道生之,源于道的本义具足。

道的本义无非路也!苍天之下,万物纷繁,但无非有人,又无非有事,这人事万物皆有路才通,有道才顺。

伏羲画八卦,用了三划(上爻、中爻、下爻),;周公写易经,用了三易(变易、不易、交易);黄帝说内经,医治(医人、医国、医社会)三种病。

而独有老子,一个道字,把天下事物全都搞定。

不信就试试,中华所有的文字,除去语气助词,都能和道字组成词语。不管是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还是代词,有道字做后缀的词语,都内涵有形,释义奥妙。(例:牛道、水道、三道、弯道、它道……)

这也正是老子用道说道的神奇之处。

真可谓是大道通天!

老子得道,万物通天!从此以后,无论是人,无论是物,也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在道上。有道则通,无道则亡。

为什么老子天下第一(中)

九、德蓄之,德顺天下为后世理顺四大关系。

万物相依,天地人合,道之遵、德之贵是自然而然。老子明天道,实则教人了人道。人世百态,无非行事。人只有要依道而行,自然德顺天下。

【1】人与自然的关系

绝圣弃智,懂得天地是人的主宰,明天地之德就要敬畏自然。

老子指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人法天地,道法自然。

【2】人与社会的关系

绝巧弃利,社会是人的保障,明白群体之利益必须尚德。

老子警告: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3】人与人的关系

绝仁弃义,常善救人而无弃人,懂得善人,是德善;懂得信人,是德信。

老子指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有德司契,无德司徹。

【4】人与自我的关系

绝学无忧,懂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明确: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为什么老子天下第一(中)

十、物形之,物有所成帮助中华民族确立三观。

老子有道,意义非凡,万物皆可循道而证,以正三观。

【1】真实的宇宙观

老子说的: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天地相合、冲气为和、万复夫作……

以虚无见真实,使中华民族最早建立了正确的宇宙观。

【2】朴实的价值观

老子指出的:见素抱朴,少思寡欲。为腹不为目。不贵难得之货。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多藏厚亡……

用事实证朴素,让华夏后裔人群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

【3】务实的人生观

老子明确: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要不敢为天下先。要功成而身退。要虚极静笃。要富贵不骄。

也指出,祸福相依;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更要知道不贵身而寄天下……

用福祸证实务,让后人懂得命不在我而在天下的人生观。

为什么老子天下第一(中)

十一、势成之,是道的广义宏大。

道的广义神接物外!道说虚无但道并不虚无!

道为宇宙万有开始的地方。老子说吾不知其名,亦不知谁之子。

道不可识,但势不可挡,道冲用不盈。

老子指出:天下有母,已知天下始。始制有名,夫亦将知止。天地之间,虚而不掘。谷神不死,用之不勤。天地之根,玄牝之门,绵绵若存。

老子道出,神奇广大,更在玄通、在虚静、在希夷、在川谷、在太上、在下流、在皦昧、在恍惚、在真质……

为什么老子天下第一(中)

道的深奥解不尽、也说不完,可谓神龙,难见其首也不见其尾,但也在人之左右。

所以老子直言: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是老子的宝,也是天下人的保。如果道的广大人们可以窥觑一斑,那道的深奥只能让人们望洋兴叹………

老子吞玄吐妙,仅凭这五千字开宗立说,又能普惠天下,天下第一老子当之无愧。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