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姬氏道德经》

 醒真 2023-04-06 发布于吉林

相传由西周王室姬氏传人持得。除呈现姬氏道德经并对其进行讲解外,还对比讲解了三个版本。姬氏版共5577字,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流传。姬氏版本"道、德、理、政、法、术"为卷宗的六卷,每卷分初、中、上三节。该书前言内容还涉及老子诞辰、归安时日和归安之地,老子称呼的渊源,以及其它一些周王朝未被记载的历史。

作者姬英明简介

甘肃省平凉陇山人,学名张鸿福,“英明”为祖辈取字,号太一,姬氏后裔。自小奉守祖训“道德为尊,华脉为本;上所教兮,易而教后”,从祖辈研习《道德经》等经典,并致力于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出版说明

中国古代历史文明久远,典籍卷帙浩繁。其中部分典籍文献在千百年的传播接受过程中,因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逐渐被尊奉为经典。老子及其思想学说便是典型代表。

而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原本的思想学说首先被弟子门生记录、注解而编订为最初的版本;然后是被不同文化地域和语言文字系统的、不同学术倾向和政治需求的后世学人传抄、注解和演绎,“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便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意无意地增删润色,甚至是笔误错乱,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观点倾向,经典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版本,烙上时代的特征和痕迹。不同的版本中,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以及段落、章节和顺序,甚至是虚词修辞等细节差异明显,直接影响到经典原义的表达。所以,即使有历代学者呕心沥血的考证,加上不断的出土文物文献参证,但是经典原始的面貌已不可能再现,我们仍将面对诸多的未知和可能。

老子的智慧思想也经历了这样的经典化过程,无论是近期出土的马王堆古本、郭店古本,还是流传至今的河上公本、王弼本和傅奕本等各种版本,我们都不能断言谁真谁伪、孰优孰劣。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信,正是有这些不同的版本对比参照,我们才有几近于道的可能。《道德经》的微言大义穿越历史的尘埃,让老子的智慧光辉一直透彻地照射指引着世人。

基于对经典的敬畏和文化传播的责任感,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各种新发现的《道德经》版本。2015年下半年,我们接触到姬英明家传的《姬氏道德经》。仔细审读后发现,它在经文、音义、章节、顺序等方面的确比较独特,姬英明在前言中有关老子其人与周王朝的关系、姬氏本源流传承和教授方法等的说明也相当新奇。问及其中原由,姬英明称是祖上代代口耳相传,且现今没有任何物证。慎重起见,我们提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研判。大家有不同的推测判断,但普遍感觉也是比较新奇少见,若能出版,至少可以为老子思想研究提供一种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还在体味数月之后,欣然作序。

历时一年多的多方推敲探讨,我们终于决定出版此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姬英明对姬氏版本相关信息做了前言说明,对经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注解。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因为时代跨度太大,传承历时久远,所以《姬氏道德经》中经文、注释和译文等必然存在着诸多与现代语言文字规范不同或令人费解的地方。对此,编辑与姬英明反复核对细节,尽可能保留其“原汁原味”,只是在一些位置做了必要的提示,以利于读者完整地进行辨析。

另外,韩飞鹏先生和华雪先生依照《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中的通行版、帛书版甲本和《郭店楚简<老子>释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的楚简版,与姬氏版本经文进行了细致对比,便于读者直接对照研究。

国人的自信根基于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主要来自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体认。我们想,文化建设就是要靠大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持续地积累和创新,愿《姬氏道德经》能对此有所贡献。

朝华出版社编辑室

几个月前,英明突然找到我,手里拿着一沓纸,那就是《姬氏道德经》。我随手翻了一下,就放不下手,因为它与我们所熟悉的《道德经》太不一样了。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与英明有过多次交谈,对于他的直爽,对于他的侃侃而谈,对于洋溢在他脸上那种纯真的笑容,越来越感到亲切,对于他关于《道德经》深意的理解与他所受学校教育的极度不平衡,有了越来越多的感受。由此,我一开始所生发的种种疑虑,不知不觉间愈来愈少了。我现在也不能完全肯定,这本《姬氏道德经》就是老子传给姬氏家族的传本,但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姬氏道德经》无论是在义理上还是在文献上,都有无可替代、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这本《姬氏道德经》与传世《道德经》最大的不同是它不分章,只分篇。虽然帛书《道德经》也不分章只分篇,但却只分为上下两篇,并且它与王弼本、河上公本在文字上是大体一致的,在章的顺序上是完全一致的。而《姬氏道德经》却以内容分为六篇。六篇分别是:《道经》《德经》《道理》《道政》《道法》《道术》,这是一个自形而上至形而下贯通的层次。但是按照英明的说法,学习《姬氏道德经》却不是这样一个顺序,而是由《道理》始,继而《德经》,继而《道经》,继而《道政》《道法》《道术》。《道经》《德经》《道理》,属于形而上的内容;《道政》《道法》《道术》,属于形而下的内容。形而上的顺序是由浅入深,故由《道理》而《德经》《道经》,不断提升;形而下的顺序是由巨而细,故《道政》《道法》《道术》一一贯通。《姬氏道德经》六篇,每篇均分为三节,每首节为核心思想的集中表述,第二节是对前述核心思想的引申,第三节是对前述核心思想的巩固与总结。


以八十一章为代表的传世《道德经》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八十一章之间缺乏关联,特别是相邻两章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八十一章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事实是章与章之间一定是有关联的,但这种关联不知什么原因似乎被人为地分割开来了,这种分割不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道德经》的大义,而是为了让人更难于理解其意旨。也许八十一章的文字,是老子在漫长的时间里陆续写出来的,但这种解释并不足以消除同一意群为什么会被强烈地分割开来,分割为跨度很大的不同章节,而与此同时,互不相关的内容却被安排在同一章节里。比如,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与“故道大,天大”之间并不存在关联;第四十二章中“道生一,一生二”,与“人之所恶”没有关联,与“人之所教”更没有关联。为什么同一意群被分割了,而不同的意群却没有道理地联结在一起?这可能是人们阅读《道德经》时最常发生的疑问。


这些问题在《姬氏道德经》里都不存在。它的每一篇、每一节前后的意思都很连贯,上下句意思都很通顺。通行本第二十五章与第四十二章所出现的情况更不可能出现。如《道经》篇第一节的行文顺序是“道——道之生物——物之得道”。以通行本来看,其顺序是第一章、第四章、第二十五章,这是关于道的集中论述;其次是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这是由道而物,道之生物;再次是第二十一章、第十四章,这是由物而道,由物以观道。这样一个逻辑顺序是通顺而严谨的。


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种感觉:《道德经》应该是如此的,它深遂的思想内容应该以一种合乎逻辑的严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应该是现今这样一种杂乱无章的表现形式。或许可以说,《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会有多种不同的版本流传。由帛书本而王弼本,后来成为定本。但在帛书本流传期间,甚至在此之前,也还有其他传本,《姬氏道德经》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传本。也许由于其一直是密传本,所以很少为人所知。也许,《姬氏道德经》是经过某一高人编订,但这一高人不可能出自晚近。也许是老子自己晚年亲自编订,也许是为先秦时期某一高才大德所编订。如果如此,那么结论就变成了《道德经》原来就是如此,或至少变成《道德经》应当就是如此。果真如此,《姬氏道德经》的出版,将是多么重大而有意义的事!


说《姬氏道德经》的编订,不可能出自近现代人之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中一些重要的文字,是其他《道德经》版本中所没有的,或者是与其他版本很不相同的。前者如《道经》篇第一节“无,无极极,极生炁,炁生变,变之道也”;第二种情况更多,如“挥之而弗得,名曰微”“浴神不死”“天门启阖”“捻埴为器”“垂者不立”“唯与诃,其相去几何?”“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飙风不终朝”“方而不隔,廉而不刺”“塞其欲而闭其闷”“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垢”“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或恶之,故有欲者毋居”,这些不同的说法,不大可能出自近现代人之口,也不可能是某人有意而为之。

由此可见,《姬氏道德经》的出版,是老子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是以序。

罗安宪

2016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大学

前言

老子是自古以来华夏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圣人之一,其思想智慧备受后世的推崇并尊奉为《道德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我祖上所传承的《道德经》版本直接源于老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为更加有效地接续弘扬优秀经典文化,我作为传承人,有责任也非常愿意将家传的姬氏版本公之于世,希望能造福于全社会,给世界带来大祥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下面我想就姬氏版的相关情况,根据祖上所传述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敬请指正!

一、老子其人其说

姬[插图]周的先祖相传是居于姬水(泾渭流域)之畔的黄地氏部族(或称黄帝族),始兴于姬轩辕黄帝。帝喾嫡裔,分起于后稷(姬弃),而后经不窋、公刘传至姬亶父太王第三十七世。姬亶父太王有意图强,后引导教化族邦有方,人才辈出,族邦壮大。再传至文王(西伯)姬昌时,已成为除了殷商之外当时天下强大的族邦之一,不久就取得了天下神器,从此担起了“德化礼教”天下的大任。

周王朝设立了以天子为最高权力统领者的政权体制,并严格规定只有天子嫡出之子封世子,接任天子之位和宗子之位,得到最高级别、最核心的德政礼法仁术的教导。而在天子之下,置三公四辅六卿九司,以辅佐天子教化诸侯和万民。聃公就是四辅公之一,掌管“礼司”的世袭爵位,第一任聃公即是周文王第九子。从周成王起,天子嫡后的礼教就由聃公辅教。聃公辅教主宗世子时,都会从自己嫡出的公子中选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来做伴读,将来接替自己做下一代主宗世子的礼师。聃公的其他后裔也多在周王朝的辟雍(教育贵族子弟的学府)里任司礼师及司历官,故而聃公的后裔多以“礼”为姓,因要避讳“周礼”,后多用“李”代替“礼”。

老聃,尊称老子,祖承姬氏,是第二十三世聃公,诞于天子简末正阳(公元前571年六月初一),古于天子元五秋垂(公元前471年),安于陇山。老子天生异相,眉发皆白,周灵王得见后称“上吉”,赐“老”,故而又被称为“老聃”。老子是周景王的伴读,也是周敬王的礼师。

周王朝封治天下前,文王传有三宝:以德贯天下、以宗法约人主、以礼约天下,以此三足而拱德则天下久也。这是文王留给子嗣们“德和天下”的至宝,后经周武王姬发及周公姬旦的推行,成就了历史上的四十余载而无一狱的“成康盛世”。但是,文王将人心预想得过于美好,没有制定出能真正制约人主的法令。当权力和欲望蒙蔽了“德和仁善”时,就会出现像厉幽这样不顾祖宗礼法自毁神器的人主,导致“道德沦丧、礼崩约坏[插图]”。鉴于当时世情,老子继承先王“德化”的核心思想和历代聃公的心血,分析无极自然大道、妙道、法道、天道的运行规律,融合大地、人及万物的运行法则,汇集祖上《易经》《德经》《政经》《周礼》等精髓,总结出奥妙的五千言,后人尊奉为《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最早用“道”解释人与世间万物、自然宇宙的关系,教导我们在应对大自然及世间万物时,应有敬畏之心。因为人只是这“道”的极其渺小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敬畏自然、崇尚自然、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让我们的身、心、气、精、神合于自然之道,并得到自然之道的滋养,进而使我们能更合于道。这就是老子的伟大道论。老子在论“德”时,认为人最高的“德”是让心、身、行为都回归到合乎自然的清净无妄的状态。只有回归于清静无妄的自然状态,才能合于道,因此“德”是“道”最高尚的表现。老子关于“政治”“政法”“政术”等治国理政之法,讲了半部之多。这些都是讲给统治者和执行者们听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私取天下”就能“其鬼不神”,劝他们做有德性的明君仁臣,不要肆意妄为,其本意都是为了民众好。可见,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二、《姬氏道德经》由来及传承

我的直系先祖是周懿王嫡季子承,字和,尊称和伯。懿王非常喜爱姬承,将古共国之地及龙兴之地灵台的周边封于承,命他守护祖源,赐伯爵,封百佾里,国号龙。龙国在现今彬县北壶口至泾川县一带,国都在现在的泾川县县城处。姬承在孝王时担任公卿高位的朝臣,在夷王时担任主宗宗子,厉王时期也担任姬氏主宗宗子。因厉王贪婪,欺虐国人,而被宗室国人所逐,造成周庙堂无正主天子,朝野混乱。众公卿世族共推龙国国君姬承为天子,姬承心慈知礼,不敢僭越宗庙礼法而居天子位。但他又怕宗庙动荡,生灵涂炭,故而以耄耋之身与周定公、召穆公等三公四辅六卿共执朝政十四年而还政于宣王,只留极少嫡后辅佐,携家眷家臣千余人返回祖源灵台。宣王感恩和伯之德,赐其族人“张”姓及食邑,命他继续守护祖源。返回祖源后,族人皆以张为姓,但传承人还是以“姬”为尊氏。姬承九十九岁古于灵台。

时光流转,当宗周(西周)镐京经历了“幽废妄乱”之后,周王朝进入了洛邑成周(东周)时代。周天子之威迅速衰落,统治力大减,群雄并起。我祖上仍在封地祭祀祖宗先人。周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深秋,一尊名老聃的奇人和少许家眷要求进入灵台祭拜。因姬周传承的分支封姓众多,祖源不可随便进入,所以他需证明自己是聃公嫡后。于是,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拿出六卷帛书,让守城的族子将军转给当时的龙国国君姬明。姬明一阅大惊,赶快出城亲迎,这位老者就是华夏道统思想的开启者——老子。

在老子到来之前,我祖上也传承文王及先贤所遗留的《仁经》《德经》《政经》《易经》等,但老子传授给姬明的六卷帛书,将“天”升华至“道”,进而以无极的视角来诠释大道与自然宇宙以及天地万物的关系,是更为系统博大的、更富哲理奥妙的真经。后因乱世将至,我祖上和老子退入陇山(古称龙山)隐姓埋名。老子古于周元王五年秋垂(公元前472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我祖上以天子礼将老子安于陇山灵台星眼位。我们后世传承者将老子奉为圣师(历代宗子祭拜的五至圣为圣皇伏羲氏、圣帝姬轩辕、圣王姬昌、圣公姬旦、圣师老聃)祭祀,将老子亲传的六卷帛书尊奉为《姬氏道德经》,并在苦寒的陇山之中薪火相传两千多年。

我祖上自退入陇山之后,确立了更多严苛的宗族法规,如“法道不明,德道不彰”“一不称王,二不为官,三不为商”等,以传承文脉,因而《姬氏道德经》等经文从不曾外授。《姬氏道德经》等经文也并非所有族人都可习得,只有传承人和极少数的族子可以研习。且多口耳相授,主要经文皆不落文字且皆为隔代单传。前辈以木条在土地上画写文字和图样,传承人也在土地上抄录,后将字迹抹掉。传承人要熟背经文,领会奥意,终生研习。我也是以这样口耳相授的形式接受了我祖父同德和佛爷(黄教第四世嘉木样关门弟子,法号章宗木,与我祖父同曾祖)的教诲。尤其是佛爷在他圆寂前的三年多时间里,对我闭关教导,他对姬氏经脉文化传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祖父希望我能真正传承文化留英名于世,我佛爷醉心于佛家的因明学,于是二老一起给我取字“英明”。

如上所述,《姬氏道德经》是我祖上历经千辛万苦传承至今的,对比现在常见的各种《道德经》版本,大家会发现诸多的差异,但我坚信《姬氏道德经》的文化价值,敬请大家评鉴,静心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小接受口耳传授,没有见过《姬氏道德经》的古本等相关的物证。

三、《姬氏道德经》的教授方法

《姬氏道德经》传承至今,一直是分为道经卷、德经卷、道理卷、道政卷、道法卷、道术卷六个部分。前辈在教子嗣《姬氏道德经》之前,要先教授《仁经》和《文王德经》。在教授《姬氏道德经》时,一定要从道理卷开始,再到德经卷,等到子嗣十五岁后,再慢慢地将道经卷导入,让他们逐渐融会贯通。我家的解读传授之法是理、德、道、政、法、术,而非现在常见的八十一章的顺序,这是《姬氏道德经》不一样之处。由此可见,《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德、理,而非政、法、术,政、法、术只不过是老子以天子之师的口吻,教导和告诫后世的统治者们真正的政治上乘法术。

德是人能立于天地之间和融入社会的根本,育德是我们传承人悟经前的必修,家传的《文王德经》就是培育德的主经。《文王德经》的初层内涵体现在诚(诚若赤子)、容(容若渊海)、善(善若上水)、仁(仁若无垠)、和(和若同气)、行(行若日月)六个方面。诚、容、善、仁为德之核心,和为德之最终目标,行为德之过程践行。也就是说,修德之人要心中时时刻刻保持“诚容善仁”的意识,要有“和”的大局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行”(行为、践行)上。德是自我自觉的心身修养,是从自己的内心向外发散的,是大愉悦的源泉,是天下大同之门。这就是周文王的“德和天下”思想核心,后来被老子融入其德经卷。

我祖上在研习老子所传《道德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子嗣初学入门理解,对道也进行了概述提炼。道包含法道(法罚不道)、天道(自然不息)、德道(诚和无私)、仁道(心因行果)、义道(气善正罚)、理道(真正至直)六个核心方面。道是自下而上的,是从人人之真理之道始起,至真义道、真仁道、真德道,再至身外的自然之天道,直至大自然之法道。

四、关于一些文字音义的古今差异[插图]

周时没有现代拼音音调,中原官话口音比较扁平,只有用“声闻字”表达每一句经文的音调语气,所以每一句经文的起始、中间及结尾处的“声闻字”承上启下,担当了这一句经文的语气声韵及意境。本经中常见的“声闻字”有以下这些。

夫:用在句首,提升语气,没有具体的意思。

故:所以、因此的意思。

矣:表感叹,同“唉”,但气韵上有没唉严重。

兮:同“啊”,但在气韵上更深远。

呵:同“啊”,但多了一些惊讶的气韵。

乎:同“吗”,但在气韵感觉上没那么直接。

然:在句尾表疑问。

谓:表疑问。

也:一般用在句子的结尾,在句子的中间表示转换语气,在句子的结尾表示肯定语气。

弗:表不太确定的不。

不:表确定的不。

勿:表明确的拒绝。

毋:表坚决的不。

“意联字”是指在某些经文的语句中,为了语句气韵通顺,一个字却用另一个读音,来表达本字之意及音意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字表两字意。本经“道法卷”中“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持之,非道也哉!”其中的“夸”字读音通“魁”,既有夸的本意夸夸其谈,又有魁的魁首之意,即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此处一字表两字意,就是本经最典型的意联用法。类似的还有重、长、恶、茫、妄等“意联字”。“意联字”是本经及周文中独特的存在。

另外,本经中有一些字和现代的读音解意都有很大差别,具体如下:

姬英明

2015年9月19日

道经卷

道[1],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2]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3]之又玄,众妙[4]之门!道空,而用之又不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5]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6]。吾未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7],筮曰远,远曰返。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8],有生于无[9]。无,无极极[10],极生炁[11],炁生变,变之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空气[12]以为和。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3]。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视之而弗见,名曰夷;听之而弗闻,名曰希;挥之而弗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至计,故涽而为一[14]。一者,其上不幽,其下不惚,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故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导读】

本节是“道经卷”的核心。老子对“道”的表达极其敬畏,极其抽象,又极其精妙。从什么是“道”至“强字之曰道”,至“无,无极极,极生炁,炁生变,变之道也”,诠释道产生、演化的重要过程。再到说明道与万物的关系,以及道与无极宇宙和自然界状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老子还教授后人要“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自然的大“道”,如果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的道,那也就不是永恒存在的不可说的道了;自然物状的“名”,如果是可以用文字言语来命名的名,那也就不可能是恒久不变的不可更改的名了。“虚无”的命名是用来表述宇宙天地始源时的混沌状态,“实有”的命名则是用来表述自然所产生出万物本始的真实形态。因而要从宇宙恒久虚无运行的状态里,窥探领悟天地始源及造化的奥妙;要从万物恒久实有繁衍的形态里,观察体会万物所要发展的方向和受约束的边际。虚无和实有这两者同出于一源,虽然它们的名称相异,但都是出于共同的源头;这共同的源头玄妙而又玄妙得无法言表,这玄妙得无法言表的源头,才是无极宇宙至天地万物以及所有奥妙的总源头!自然的大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然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它是那么的深远广大,似乎是万物的始祖!它是那么的玄妙隐秘,是虚无的但似乎又是存在的!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但好像是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实有的物质和虚无之气是混沌而成的,它是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是那么寂静幽远空旷而不可知!它是那么广大无边无形而不可状!它独立恒久地存在而永不改变,它周流循环地运行而永不停息,它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我根本无从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地用文字称呼它为“道”,再勉强地给它起个名字为“大”。它广大得无边无际而又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又广阔遥远,广阔遥远而又反复循环。这反复循环的变化,都是自然的大道在运行;这无声无息的周流运转,都是自然的大道在作用。天下所有的实物都产生于实有可见的有形物质,实有可见的有形物质却产生于虚无不可见的无形物质。虚无是实有的起源,虚无无极的无形之物与实有之物之间激变,激变产生了这宇宙中最初之混沌炁物,混沌之炁物经过演变幻化,变成了这自然宇宙之中最玄妙莫测而又循环不息的大道。这玄妙莫测、循环不息的大道经过演化产生了自然之中最原始一体的气物,原始一体的气物经过漫长的循环演化产生了阴气与阳气两种能相互交替循环的气物,阴气与阳气相互循环交替交融又产生了和气,阴气、阳气与和气在循环运转交替交融中才产生了这世间实有的万物。万物附靠实阴生存而喜向虚阳生长,虚无的阴气、阳气与和气交替交融而辅助万物和谐生长。实有大地上所有万物得孔窍形态,都是随着道而变化生成的。道这个虚无而又实有存在的无形之物,是那么的闪烁不定、若有若无。在这个若有若无、闪烁不定的中间,又包含着有规律的变化现象;在这个闪烁不定、若有若无的中间,又有用肉眼都看不到的实质物体;它是那么幽远而又昧暗,但在其中存在着最微小的精微物体;这精微物体是绝对真实的存在,在这精微物体之中就潜藏着实有万物形成的信息。从现今追溯到古始,它的名实是一直存在着的,只要依据它的规律就能找到万物的根源。我是怎么知道这万物根源的呢?根据就是这自然玄妙而不可知的虚无之道。在这虚无之道中用肉眼看也看不到的,叫作“夷”;用耳朵听也听不到的,叫作“希”;用手抓也抓不到的,叫作“微”。这三类东西的形态形象是无法探索、探究的,因为它们的本源就是一体的。也就是所谓道的其中一分子,其上幽远广大而高不可见顶,其下惚恍闪烁而深不可见底,它们连绵不绝却又无法说出其形体和名称,它们反复运行又回归于虚无之物。这就是所谓的用肉眼看也看不见的虚无形状的形态,虚无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所谓循环不息的、若有若无的、闪烁不定的道。我想跟随它却找不着它的尾,想迎着它却看不见它的首。所以,我们要用现今早已掌握的自然之道的知识,来驾驭现今已有的具体实有事物,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索认识自然大道的始源,这才是所谓道的纲要。

【注释】

[1]道:道,不可言也,实有之色象一者也,虚无之神妙无极也;幽呵冥呵,惚兮恍兮,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恒也,自然也,是谓道也。

[2]万物之母:指“道”。

[3]玄:未知的,无法表述、无法形象。

[4]妙:无法着相、无法言表谓之妙。

[5]天:神也,灵也,气也,盖也。三尺之上,星辰之下是谓天也。天只是道的一分子或一个很小的面象。

[6]天地母:指“道”。

[7]筮:周流复返,也是逝去与复生不可见的过程。

[8]有:道之有,是“实有”,是指真实可见可用的实有存在的“有”。

[9]无:道之无,是“虚无”,是指无法表象判断的虚无,但只要表述了“无”,也就已经表示是“有”的存在了,只是不知不见本相、无从言述,所以叫“无”。

[10]无极极:第二个“极”通“激”,激变。无极生有极,无极有极相激,化生极炁。

[11]炁:“人之真炁,天地紫炁,无极神炁;先天之炁,无形无象,炁极化为气。”

[12]气:“上升为云,下落为雨,落地为水,汇流为河,聚而为渊,化则为气也。”以上表述为正常有形有象之气。气与炁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13]众父:指“道”。

[14]一:指“道”。



浴[1]神[2]不死,是谓玄牝[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尽。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4]遗身殃,是谓袭常!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狳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俨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5];混呵,其若浊;渊呵,其若浴;恍呵,若无止!浊而静之徐清,若以重之徐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至虚极也,守静表[6]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万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7]。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8]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导读】

浴神是道很重要的一分子或一个环节,是道生养天下万物的根本,是天下万物的根源。所以要想“没身不殆”,就得“复守其母”。只有遵守道的规律,才能没有伤身的危险;只有像得道者那样顺应道的属性,才能守静去表,合道而行;只有合道而行,才不会有什么凶险,才能真正像道一样“没身不殆”。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自然水汽是永不枯竭、永不停息的,就好比产生万物的母体生殖器官那样玄妙地延续。玄妙的母体生殖器官是天地万物的产生之门,更是天地至万物生存延续的根源。她连绵不绝地存在着,她的作用更是无穷无尽的。天下万物都是由她而始,她就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根源的道。既然能认识到她是万物的根源,也就能认识到万物;返回来守护着万物的根源,不脱离道的规律就能终身没有危险。(因而)要堵塞贪婪欲望的心思之门,封闭贪图妄欲的意识孔窍,这样就能终身没有劳神劳身的事情;打开贪图欲望的心思之门,去做劳神的事情,将终身不可救药。能观察到事理的细微之处就能叫作真聪明,能甘愿居守于柔弱的才能叫作真强大。要懂得运用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懂得能收敛聪明,只有这样才能不给自己带来灾祸,这才叫作懂得遵循自然生存规律的妙要!古时候善于行道的得道之人,思想真是微言大意、玄妙通达,深奥得难以理解。正因为他的思想深奥得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这样形容他的状态:他的行为真是小心谨慎啊,好像狳兽在冬天涉水渡河一样战战兢兢;他对人真是小心警觉啊,好像犹兽在时刻提防着四周的袭击一样;他待人真是端庄恭敬啊,好像是赴宴的宾客一样;他对世事真是顺应潮流啊,好像应时融化的河冰一样;他的修养真是敦厚淳朴啊,好像从未被雕琢过的原始形态;他的德性真是浑厚含蓄啊,好像一湾深不见底的浊水;他的胸怀真是宽广啊,好像浩渺无边的渊海一样不知容量;他的思想认知真是精妙深远啊,好像玄妙无垠的宇宙一样没有止境!浑浊的水只要平静下来就能慢慢变得清澈,万物如果遵循自然的规律就能延续繁衍,遵循道的规律就不会有自满的灾祸。我们只要保持不自满的心境,就应该能够不断克服自身弊端而有所成就吧?将心神空明到无欲无求无我的至空至极的状态,以守护清静无妄的精神意境而不受表象的诱导,站在万物的外部来观察它们生长繁衍的规律,我就是以这种方法来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至道。万物的种类纷繁众多,但它们都会回归各自的本源。回归本源就叫作清静,清静也可以说是生命往复循环的开始,生命往复循环才是自然永恒的规律,能认识到自然永恒的规律才是真明道,不能认识到自然永恒的规律,就会很浮躁地轻举妄作,妄作必有凶祸。认识到自然永恒的规律才能够真正包容一切,真正包容一切才能够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够公待万物,公待万物才能够合顺于自然天道,合顺于自然天道才是合乎于自然大道的规律,合乎于自然大道的规律才能够永恒长久,终身免于危难。

【注释】

[1]浴:淤泥也,水之底也。浴神,循环往复的水汽。

[2]神:灵妙,灵气。

[3]玄牝:意为产生万物而玄妙深远的无法言表的雌道。牝,雌性的生殖器官。牝,古音同“逼”。

[4]毋:不,坚决不。

[5]朴:道最微小的分子之一,也是万物复归时的形态、复生时的初态。

[6]表:表象,明道的根本就在于去除表象。

[7]复命:生命往复循环。

[8]茫茫:意通妄,浮躁妄为。



道恒[1]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之能臣。侯王[2]若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3]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大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不名有也,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则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也,可名于大。是以圣人[4]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则细矣!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5]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6]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导读】

本节的核心是“道恒”。老子说的“道”不但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无处不在的存在,还是恒久众多的存在,就连最微小的一分子,天下间最有权力的统治者也不能把它怎么样。接下来,老子告诉统治者怎样才能做个像道一样能“天下往”的伟大君王,先要合于道德而修,将自己养成圣人。“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将天下最没法儿约束的最高权力拥有者,以及所有人的思想精神都巧妙地引向了天地大道以及自然大道。

【译文】

道的本象恒久存在而且种类繁多得无法命名。朴虽然只是道之中最微小的一分子,但天下没有谁能够使它臣服。统治者和执行者如果能明白和遵循道的规律来治理天下,民众将会自然地归顺于他。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相互交集融合,就会降下祥和的甘霖雨露,民众不用号令就会自然地均受润泽。自然大道产生天地万物后也就产生了各自的名称,各自的名称既然已有,各自就要知道其界限,知道界限就没有危险。道服务于天下万物的状态,尤其像泉潭溪流与江河渊海的关系。谁能掌握了道这伟大的精髓,将这伟大的道之精髓推行于天下,天下的百姓便会来归附于他、和他交往,归附交往而不互相伤害,于是天下就安泰、平和,顺应大道了。音乐和美食的诱惑,能使过往的路人都为之停留,可怎么用语言来表述这道呢,用语言所表述出来的是那么平淡无味;用眼睛去看它,也看不见它的形貌;用耳朵去听它,也听不到它的真谛;然而它的作用,却是谁也无法比拟替代的!自然的大道广泛存在着,它上下左右无所不到地运转着,助万物各得其所而无意博取美名,万物归附于它,它却不以主宰者自居。达到万物归附而永远没有欲望杂念的境界,只能称得上得到了“微小的道”;做到天下万物尽归附于自己而自己从不以主宰者自居,这才可以称得上得到了“伟大的道”。因此,只有遵道而行的统领者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伟大功业,正因为他从不以伟大自居,所以才能够成就其伟大。天下人都说我们所遵循的“道”是最伟大的,但它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正因为它无比的广大,所以才没有具体的形象,如果表现为具体的形象了,那它也就渺小了。所以说,道是伟大的,天是伟大的,地是伟大的,统领众人的有德君王也是伟大的;

无极宇宙之中有四种伟大的存在,而统领众人的有德君王也是其中之一。(因此)人应要敬畏、顺应、取法于地理,地理则要敬畏、顺应、取法于天象,天象则要敬畏、顺应、取法于道的规律,而道则要敬畏、顺应、取法于自然大道的法则。

【注释】

[1]恒:永恒、久远,也是众多的意思。

[2]侯王:执行者与统治者或统领者。

[3]俾:侍婢,最贴身的服务者。

[4]圣人:思想精神上通达的大成者或有德性的统领者。

[5]域:无极的宇宙。

[6]法:取法,效法,敬畏地仿效学习。

德经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上仁[1]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2]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3]蝎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4]之会而朘怒[5],精之至也;终日嚎而不哑,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欲生曰殇[6],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营魄[7]抱一,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览,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长而不宰也,是谓玄德。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命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也,为而不恃也,长而不宰也,此之谓玄德[8]。

【导读】

本节的核心思想是“德”。“德”是老子思想的两大支柱之一,是要教化世人的根本,是“道”展现的基础。

老子在本卷就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什么是“上德”,怎么作为才不离失德,怎么作为才能不损德,怎么作为才能合乎于自然天地大道又能和万物尊贵的“玄德”和谐共存。在这一节,老子给我们阐释了德的核心本象及方向。德是万物皆有的,但是有大小内外之分,对于人而言我们得到了自然界中最好的外德躯体,所以应该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我们不应该再对外无度地索取,应该在内德上修为锤炼,以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超脱和思想上的宁静博大。

【译文】

思想精神上仰望(形而上的)高尚的上德之人,不会刻意表现形式上的德,这才是真正的有德;精神思想上追求(形而下的)有所为的下德之人,自以为不会失德,其实早已经背离了真正的德。上德之人从不妄为而是顺其自然地作为,下德之人从不妄为而有目的地作为。上仁之人有目的地作为却没有任何企图,上义之人有目的地作为却也有所企图,上礼之人有目的地施礼于人而得不到回敬时,也会扬臂甩手而去。所以说当道衰落后而化生为德,当德衰败后则显现出了仁爱,当仁爱衰失后就出现了正义,当正义丧失后就出现了以财帛为礼节的败德行为。(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当那些提倡以财帛礼节为行为约束之人出现时,正是标志着忠信的不足,也就意味着祸乱的开始;那些标榜自己有所谓先见之明的人,只不过是看到了大道的虚华表象,也就意味着已进入愚昧的开端。因此大丈夫立身处世,要居于敦厚而不居于浅薄,要居于朴实而不居于虚华,要坚决地摈弃虚华浅薄而取居朴实敦厚。德行修养深厚之人,就好比那婴儿,蜂虫蝎蛇不愿螫他,猛禽凶兽不愿伤他。他的筋骨虽然很柔弱,但小拳头攥得很紧;他虽然还不知道男女交合之味,但小生殖器能自行勃起,这是体内精气充盈的表现;他整天哭号,但嗓子不沙哑,这是因为精气与身体和谐的缘故。精气和谐是生命能够长久的规律,认识到精气和是生命能够长久的规律就叫作明智。那些纵欲轻生者,会有妄损性命的灾祸;心间的欲念控制了和气,就会妄为逞强;万物越快走向强壮,也就是越快地走向衰老,这就叫作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很快消亡。将形体和精气意念合而为一,能不能做到不分离?将精气神聚合得和通柔顺,能不能达到像婴儿那样神形合一的状态?将心灵深处的妄欲杂念洗刷干净,能不能做到清明得没有任何瑕疵?爱护民众,治理国家,能不能做到顺其自然而不用智谋?当心神至五官意识在遇到随时变化的外界环境时,能不能守住心神的清净?对所有的事物都已经明白通达了,还能不能装得像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生养子嗣要使其自然生长发育而不要据为己有,使其自然成长发展而不要对其主宰,这就是所谓做人要遵从的高深玄妙之德性。道生成了万物而德畜养了万物,使万物形成了各自的形态,而且还在各自的环境下因势生长成各种体态,因此万物无不尊崇道的规律而重视德的畜养。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重视,就在于道与德从不施加任何命令而使其永远地顺应自然发展。所以说,道生成了万物,德畜养了万物,使万物自然地生长发育,成长成熟,繁衍循环;生养万物却从不据为己有,顺应万物成长成熟却从不自恃为己功,养育繁衍万物却从不成为其主宰,这才是自然大道最崇高、深奥、玄妙的真正德性。

【注释】

[1]仁:仁爱,心容天地者为仁。

[2]攘:扬,扬臂。

[3]虿:毒虫的称呼。虿,古音同“财”。

[4]牝牡:雌雄,代指男女及万物生殖器官。牡,古音同“杜”。

[5]朘:意为男婴生殖器。朘,古音同“坠”。

[6]殇:意为伤断,夭折。

[7]营魄:营,形体;魄,魂魄,灵魂。

[8]玄德:广大深远得没有边界的德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1];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2]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成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厌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3];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4],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首长,故大制无割。

【导读】

这是整部《道德经》最奇特的一节,因为本节既是“德经卷”的延伸,又是“道政卷”的起始点。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在老子看来,德是政治思想的核心,这种政治思想体系被尊称为“德政”。

本节的思想核心很简明,老子要大家向上善的水学习,学习它甘为底下的博大;还要向修德之人学习,学习他们“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高尚情怀;更要向“百浴王”的渊海学习,学习这种合和天下支流的无上胸怀。只有天下合和,我们才能不分彼此;只有天下合和,我们才能共同向着美好前进;只有天下合和,我们人类才能避免战争的摧残,达到老子德政的终极目标——大制无割。

【译文】

上等的善德之人,就好像水一样,善于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甘愿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它的德性更接近于道啊!上等的善德之人善于选择善地安居,心胸善于保持宽广平静,予取善于信守承诺,为政善于公正治理,行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他有这样不争之善德,所以也就没有得失的担忧。善于建树思想者不易被拔除,善于融合思想者不易被摆脱,子孙如能行此善和之道,世世代代的思想传承香火祭祀就不会断绝。以此善德之道贯彻到个人,这个人的思想修养因有此高尚德性的指引,就会变得纯朴至真;以此善德之道贯彻到一家,这个家庭因有此高尚德性的指引,就会变得和谐富裕;以此善德之道贯彻到一乡,这个乡的人们因有此高尚德性的指引,就会变得长久地善良;以此善德之道贯彻到一国,这个国家的民众因有此高尚德性的指引,就会变得精气饱满;以此善德之道贯彻到天下,天下之人因有此高尚德性的指引,就会变得和善宽容。所以,以修此善德之人来对照不修此善德之人,以修此善德之家来对照不修此善德之家,以修此善德之乡来对照不修此善德之乡,以修此善德之国来对照不修此善德之国,以修此善德的天下来对照不修此善德的天下。要问我是如何知道其他天下的情况呢,就是用这种对照的办法。江河渊海之所以能成为天下泉潭湖泊汇聚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天下的最低处,所以才能成为泉潭支溪、湖泊河流所愿汇聚之处。因此有德性的统治者要想领导天下民众,就必须在言语上对民众谦逊礼下;要想成为统领天下民众的表率,就必须把自身的利益置于民众之后。那么有德性的统治者即使处在民众面前,民众也不会伤害他;即使居于民众之上,民众也不会感到沉重,天下人都乐于推崇拥戴他而不会厌弃他;正因为他不愿意与天下人争,所以天下间就没有人能与他相争。知道自己是强壮的,却甘愿自居于柔弱的地位,这就是天下间溪水的特性;作为天下间的溪水,它天赋的德性本就不会散落分离;天赋的德性不散落分离,就能归复到像婴儿般的纯朴状态。深知自己是清白高尚的,却甘愿居于卑下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天下间所有溪水愿意归附的渊海;作为天下间所有溪水愿意归附的渊海,天赋的德性是非常充足的,只有非常充足的德性才能归复到原始质朴的形态。明知道自己是光明的,却甘愿居于幽暗,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天下间的规则模式;作为天下间的规则模式,它天赋德性本源就不差;天赋德性本源不差,就能归复到自然最初虚无无群的极度形态,再从自然最初虚无无群的极度形态转化为万物。有道的统治者沿用了这套自然界中最质朴的规则模式,成为天下民众所推崇的统领者,所以只有完善治国的制度模式,百姓才不会相互伤害,国家也就不会分裂。

【注释】

[1]长:长久。

[2]百浴王:浴,淤泥也,水之底也。天下所有支流的归处,渊海。

[3]忒:差。

[4]无极:自然最初虚无微小的极度形态,也是无穷大的状态。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食于太牢[1],如春登台。我泊焉未兆兮,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2]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3],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4]。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5]而怀玉!

【导读】

这是老子因当时的境遇而作的一节。老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极其糟糕。身处权力斗争的核心,老子看到周王室内部因权力争斗而相互残害,外部诸侯相互侵夺而造成生灵涂炭,文武先圣所创立的德政荡然无存,人们的道德都沦落到极其低俗的地步,再也没有人愿意听他这深奥玄妙的大道德了,所以才发出这“被褐而怀玉”的无奈心声。

【译文】

不用走出门户,就能够推理知晓天下的事情;不用窥视窗外,就能够知晓自然天道的规律。那些行得越是遥远的,他所知的道之真理也就越少,因此圣人不用远行就能够知晓天下的事理,不用窥视就能明了天道所示,不作为也能有所成就!有道的统领者是永远没有平常人固有的私心和意见的,而是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向往善良的德性了。对于守信誉的人我信任他,对于不守信誉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向往信誉的德性了!有德性的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早已收敛了自己的妄欲杂念,以无妄无欲的方式使天下的民众回归到自然淳朴的浑心时代,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一样,只有这样有德性的统治者才能使民众回归到孩童般的纯朴状态!但人们的妄想真是广阔啊,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世间的人都熙熙攘攘地向着欲望奔去,好像是去吃只有神灵才配享用的盛宴,又好像是去登只有君王在春祭时才能登上的高台。而我却独自恬静淡泊,也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就好像一个没有开窍的婴儿,一副疲乏懒散的样子,又好像无家可归似的!世俗之人好像都很富足,唯独我好像很穷困,一副心思愚蠢的模样!好好看看呀,世俗之人都是那么地光鲜亮丽,唯独我是糊里糊涂的!世俗之人都是那么精明苛刻,唯独我是如此的不开窍啊!世间的人都有一套可以炫耀的本领,唯独我是如此执着地寻找着人生的真理,我不是想刻意与世俗之人有所不同,而是重视用道来滋养自己。我言语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更容易施行啊,但竟然没有人能够理解,更没有人能够践行!我的言论是有根据的,我的行事是有宗旨的,正是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些道理的真谛,所以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已经非常稀少了,那么能效法我的人就更加难得了!因此得道的圣人总是身披麻衣而怀揣美玉啊!

【注释】

[1]太牢:天子祭祀天地神灵的祭品,牛、豕、羊。

[2]湷湷:浑浊的深水,意为要仔细地看清楚,湷古音同“浑”。

[3]俚:真理,人生真理。

[4]食母:道的别名。

[5]被褐:身披粗麻做的衣裳。被,古音同“批”。

道理卷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捻埴[1]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2],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3],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4]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5]?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不知,尚也;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德者不居。

【导读】

本节的核心点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以实有与虚无的对比为起点,给我们列举了数十种显而易见的事例,就是想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摒弃“我外”过分获取的弊病、关照“我内”的本初,就会宁静很多,宁静“我内”就会博大,内心博大才能有所容、有所得、有所长。这也是本节乃至本卷和“德经卷”对个人修为的内修要求,对我们现世人生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译文】

车轮是由三十根辐条固定到车毂之上的,有了车毂至车轴之间空虚的存在,才成就了车的作用;揉和黏土制成器皿,有了其中空的存在,才成就了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和通气天眼建造窑室,有了门窗和气眼之内空的存在,才成就了窑室的作用。所以说,“实有”能以各种形式给人们提供便利,正是由于有“虚无”形态的存在,才会产生各自的作用。缤纷的色彩会使人眼花缭乱看不清道路边际;纷繁悦耳的妙音会使人的听觉失灵听不到危险的声音;丰盛鲜美的饮食会使人的味觉受到伤害;纵情围猎会使人的内心受到血腥影响而变得狂暴;稀世罕见之物会使人增加贪婪的欲望,进而做出有害德行之事。因此得道的圣人在教化引导我们时,要我们注重内心的修为而不是眼前的诱惑,要我们摒弃虚华的物欲诱惑而注重内心的修为。能认识了解他人的本质,是聪明的人;能认识明了自己的本性,才是真正的明慧之人;能战胜别人的是有强大力量的人,能战胜自我弱点的才是真正的强者;能知道满足的人,是真正的富有的人;能顽强坚持向自己所定目标而力行不懈的人,是真正有志气的人;不离失其根本的人,才能够真正地长久不衰;即使身死也不会被人们所遗忘的人,才是真正的长寿者!名利与生命相比较,哪一样更值得珍惜呢?生命与财物相比较,哪一样更为贵重呢?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相比较,哪一个弊病更大呢?过分偏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过多蓄敛财富就必定会招致可悲的下场,所以说能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能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只有以这样的思想践行)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知道却从不自以为知道,就是最高尚的优点;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就是最大的缺点。得道的圣人是没有祸患的,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祸患,所以才能没有祸患。那些垂头无力之人,是难以立起大志向的;那些步子迈得太大的人,也是难以远行的。自以为自己最重要的人,反而得不到别人的重视;自持己见的人,反而不能明辨真理;自我夸耀的人,反而建立不起功勋;自大自满的人,反而是不能长进的。以道的视角来说明:就好像是吃了很多无用的食物,使身体长出多余的赘肉,反而会令他人心生厌恶,所以说有德明道之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注释】

[1]捻埴:搓和泥土。

[2]牖:在厅堂是正前窗,在窑室是天窗。

[3]爽:伤。

[4]腹:修养,内心修为。

[5]病:祸患,弱点。



唯[1]与诃[2],其相去几何?美与恶[3],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4]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也,为而不恃也,成功而不居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曲则全,枉则生;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5],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虚言哉?诚全归之。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唯不敢也!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不敢为也。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安而善谋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导读】

老子在本节又列举了数十种事例,来为我们阐释这些世间永恒不变的大道理。从个人上升为众人,从单物上升至万物,从圣人之道上升至天之道,从表面上看是逻辑推理的延展,实则是对个人认知的提升和内心思想的升华,是由内向外、向更高远、更博大的思想认知成长。

【译文】

轻声应诺与大声诃应,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少?美丽与丑陋,它们之间又相差多少呢?其他人都敬畏的,我也不敢不敬畏。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所以,实有与虚无是相互依存的,艰难与容易是相互显现的,长与短是相互衬托的,高与下是相互彰显的,音与声是相互映衬而和谐的,前与后是相随而形成的,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有道的统领者以不妄为的观念来处理世事,用自身做榜样的方式来实行不言的教化;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发展而不强为其主宰,养育万物却从不自恃为自己的能耐,成就伟大功业却从不自居为自己的功劳。正因为他功成而不自居,所以他的功业才不会失去。自持骄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锐势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金玉满堂,谁也无法守藏得住。因贵而富继而骄纵,那就是给以后埋下了咎由的祸根;功业已成,就要及时身退,这才是符合天道的规律。委婉反而能保全,屈就反而能存活;低洼才会充盈,凋敝后才会有新生;少取反而能得到,贪多反而会迷惑。因而有道的统治者坚持用道这一原则,来作为管理天下的范式。不自以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人,方能明辨真理;不自我表现的人,方能得到彰显和尊重;不自我夸耀的人,反而能建立起功勋;只要不自高自大,就能够有所长进。正是因为他不与别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人所说的屈就才能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真正而实实在在能保全自己的真理。(你看那些)敢于坚强冒进的人就会被杀害,敢于谦退忍让的人就会容易存活;敢与不敢这两者都有利弊,最难做到的是“勇于不敢”呀!天道都厌恶那些坚强冒进的,谁知道是什么缘故呢?因此有道的统治者都不敢冒进强为。自然的规律,是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对,不急召而自然到来,安静自然而善于谋划。自然的天地就像一张广大无边的网,虽然稀松宽疏,但不会有一点失漏。

【注释】

[1]唯:诺,顺从的意思。

[2]诃:呵应,呵斥。

[3]恶:厌恶。

[4]无为:不妄为。

[5]一:道的模式。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眛[1],进道若退,夷[2]道若垒;上德若浴,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健德若输,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空,其用不窘;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炅胜寒,静胜躁,清静可以为天下正。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籥[3]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人弃,善物故无弃才,是谓神明[4]!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梗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梗;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导读】

老子在本节用了更多的事例来阐释道理的面象,以道与德的世间形态作为起点,从更高维度解释了道的高远,让我们有空间反观本内的狭隘,从中获得扩大我们内心的度。只有“内度”博大,才能获得清净,只有清净才能高远,才能真“神明”,才能真正与道德合,真正合乎天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译文】

上等悟性的人听闻了道论之后,就会努力地去践行道的真理;中等悟性的人听闻了道论之后,半信半疑、半忘半记;下等悟性的人听说了道论后,就会大肆嘲笑。不被下等悟性之人嘲笑,也就不足以为高深玄妙的道了,因此古有高论者就曾说:光明之道好似暗昧之道,前进之道好似后退之道,平坦之道好似崎岖之道;最崇高的德就好像是最低下的渊浴[插图]一样,越纯净的白就越好像含有污垢的样子,越广大的德就越好像不足的样子,越强健的德就越好像软弱的样子,越质朴纯真的德就越好像混沌未开的样子。越广大的方正越好像没有棱角,铸造越大的器皿越晚成形,(自然宇宙之中)最大的声音反而听来无声,天的形象是无法形状的;就好像道一样,隐幽玄妙、无形无象而且无法命名。可是也只有这无形无象的道,才善于辅养万物并成就万物啊!越广大完美的(德)越好像有残缺的样子,但其实它是没有弊端的;越广袤盈满的(道)越好像空虚的样子,但它的作用是无穷尽的;越是长得直的,越好像有弯曲的样子;越是巧妙的杰作,越好像原始笨拙的样子;越是优秀的辩才,越好像不善言词的样子。燥热能胜寒冷,冷静能胜急躁,清静无为之道才可以作为天下的正统之道。善于行走者是不会留下痕迹的,善于言谈者是不会授人话柄的,善于计算者是用不着器具的,善于关闭者用不着门闩也能使人无法开启,善于缔结者用不着绳结约束就能使人无法解脱。圣人常常导人向善,而不会被人们所遗弃;更善于物尽其用,所以也就没有被浪费的人才和被废弃的财物,这才可以叫作真智慧真明慧!所以说,只有有真智慧真明慧的善良之人,才应该作为更多善良人学习的老师;不善良乱妄为的人,更应该作为善良人借鉴的对象。如果不尊重善良明慧的老师,不重视从不良者身上吸取教训,虽然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已明了其中的奥秘,其实是最大的迷糊,这才是大智慧真道理最精深奥妙之处。当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但死了以后身体就会变得很僵硬;万物草木在生长时其形态也是柔软青脆的,但凋落死亡后也就变得很干枯梗硬了。所以,坚强属于走向死亡的一类,柔弱属于继续生长的一类。逞强用兵就会遭受挫败或灭亡,树木高大就会被摧折或砍伐;但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微细的反而居于上面。真实可信的言词并不华丽,华丽的言词并不真实可信;有真知灼见的人未必广博,广博的人未必有真知灼见;善良之人是不会多贪多占的,多贪多占之人必不善良。圣人不存在多占有的私心,而是尽力帮扶别人,他越是帮扶别人自己就越是富有;他越是尽力地给予别人,自己反而得到的福报越多。所以说,自然天道的规律法则,是让所有的事物都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侵害它们;做人的行为准则,则是加强自身的修为,施惠于众而不是与人争夺。

【注释】

[1]眛:目不能视。眛,古音同“妹”。

[2]夷:没有障碍,平坦。

[3]关籥:门闩。

[4]神明:在思想上开悟之人,智慧上觉悟之人。

道政卷

道呵!万物之柱[1]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正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之璧以先而驷马,不若善而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予?故为天下贵。希言自然。飙[2]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尚不能久也,又何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之。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不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3]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垒土;百仞[4]之高,始于足下。民之从事也,常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人之所过,以复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临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导读】

老子说道是万物的支柱,是万物的标尺,是万物的命脉,是所有人的至宝。作为执政者要想君临天下,首先要贵道,贵善德之道,否则就会失去道的庇护,进而失去天下。天下失去了政道的维护,就会极其混乱,民众就会无比凄惨,这是统治者的最大罪过。所以,统治者只要遵道贵德、同道同德、合道合德,政事就会很清明,都能在祸事最微小的时候将其处理妥善。执政者慎重地对待政事,天下才会太平,那些装神扮鬼的也就兴不起什么风浪了,民众就可以享受自然大德的恩赐了,这才是圣明统治者该有的作为。

【译文】

道啊!它是天地万物的支柱,是善良之人的珍宝,不善良的人也要用它来保全自己。美好的言词可以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正直良好的行为可以助自己见重于人;那些不善之人,怎么能把道抛弃呢?在拥立天子、设置三公之时,纵然有拱奉宝璧在先、驷马在后的庄重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真善美的大道作为献礼。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要如此这般地重视道呢?不正是因为,有求于它就能得到其庇护,犯了过错也可以得到它的宽恕吗?只有这样的善道才能成为天下人所珍视看重的正道。少下达政令,行不言之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信你看)再狂暴的风刮不了一早晨就会停歇,再大的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就会停止,这是为什么呢?天地的狂暴尚且都不能持久,更何况人呢?所以,依照道行事的施政者,行事就得合乎道;依照德行事的施政者,行为就得合乎德;行事行为失道失德的施政者,行事行为就会失去道与德的指引。行为合乎德的施政者,道也会乐于帮助他得到德;行事失于道的施政者,道也会使他失去天下。治理天下只要合乎道的原则,天下就能太平安宁,战马也就可以退回到田间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的原则,天下就会混乱,就连怀胎的母马也要被送上战场作战。天下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的妄欲,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道什么是知足,最大的罪孽莫过于咎由之祸所造成的惨烈结果。所以,知道什么是满足的人,是能长久平安的。局面安定的时候,局势比较容易把持;事情还没有出现迹象时,所图之事比较容易图谋;事物还在萌发脆弱时,比较容易消解;事物还在细微之时,比较容易铲除;行事要在不利局面尚未发生之时就得处理妥当,治国理政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得准备好预案。合抱的大树,也是生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也是从一堆堆泥土而筑起的;百仞的高位,也是从脚下一步步地走上去的。绝大多数民众在做一件事时,常常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功亏一篑,所以当所做的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更要像刚开始的时候那样慎重行事,这样也就没有失败的事情了!有道的统治者是以没有欲望为欲望,不以难得之物为尊贵的方式,来对民众行使不言之教,以纠正民众在认识上的错误,以道为原则来辅助民众像万物一样自然发展,而不敢强作妄为!治理大国,就要像用小火烹煎小鱼一样,不要肆意地妄动;只要依照道的原理来治理天下,那些所谓的装神弄鬼的人就起不了作用了。不是装神弄鬼的人起不了作用了,而是没有人信奉他们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也就伤害不了他人了;装神弄鬼的作用不灵了,伤害不了他人了,统治者也就不会因为害怕因此失去权力而伤害众人。只要统治者没有了装神弄鬼的人对他政权的威胁,就不会因为害怕而伤及无辜的人了,因而只要依照道的原则来治国理政,就能让自然的大德恩泽于众人。

【注释】

[1]柱:支柱,意为天地万物的支柱。

[2]飙:狂暴,癫狂。

[3]咎:咎由,自找的。

[4]百仞:仞,古计量单位,八尺为仞。形容极高。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则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1]。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私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伎,而奇物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私,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悯悯,其民惇惇;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2],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教之也,方而不隔,廉而不刺,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塞其欲而闭其闷,和其光而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3];早服,是谓重[4]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5];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事之道也!

【导读】

老子对政治人物进行了分层排类,最高层次就是最合乎道的、最理想的、最圣明的君主,民众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就好像道一样,我们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下一个层次的,民众能亲近赞誉,证明他最起码还是有很高德性的。再下一层的,民众畏惧他。最次的那一类是民众不惧压迫,直接诅咒羞辱的。老子告诫统治者要以无为、无私、无欲的正道治理国家,才能取得更大成就,才能得到天下的认可,才可以避开祸端,长久地治理国事,留下如圣人般的美名。

【译文】

最高明的统治者,民众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民众亲近他、赞扬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民众害怕他;最拙劣的统治者,民众就直接羞辱他!统治者诚信不足,民众才会对他不信任。最高明的统治者是悠然自如的,从不轻易发号施令,就能够顺利成就大功业,而百姓们却会说我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的!以真正至直的正道来治理邦国,以奇谋诡变的方法去用兵,以没有私心的原则来治理天下。我是怎么知道应该这样的呢?根据就在于此:我们的天下禁忌越多,反而越使民众陷于贫穷;民众的锋利武器越多,反而使国家越陷入混乱;人们的智诈巧计越多,反而邪异怪事接连风起;法令越是繁多森严,反而强盗贼祸越来越多。因此得道的圣人曾说:我不妄为,民众反而会自然化育;我喜欢清静,民众反而会自然端正;我没有私心,民众反而会自然富足;我没有妄欲,民众反而会自然淳朴。邦国政治是怜悯爱惜民众的,那民众就会自然宽厚淳朴;邦国政治是苛酷黑暗妄为的,那民众就会无耻狡诈低贱。福气就依附在灾祸里!灾祸就潜伏在福气中!谁能知道这究竟是灾祸还是福气呢?它们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准则;正能忽而转为反,善良能忽而转为邪恶;人们对福祸善恶的迷惑,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在教导我们做人明理执事时,要守方正而不死板,要有棱角而不伤害人,要直率而不放肆,要光明而不耀眼。有大智慧的统治者是要向民众实行不言之教的,向民众施加政令的统治者就不能算是有智慧的。(有大智慧的统治者)要以不言之教来堵塞人们的奢欲妄想,更要关闭人们的妄欲门径;中和他们的观点,使他们混同于尘世;挫去那些争强好胜者的锋芒,也要调解他们之间的纷争,这才是德政最深奥的大同境界!所以,能达到这深奥的大同境界的统治者,不可能因为想要得到谁的利益而亲近谁,也不可能因为没有得到谁的利益而疏远谁;是不可能因为已得到谁的利益而有利谁,也不可能因为没有得到谁的利益而损害谁;不可能因为得到谁的利益而尊重谁,也不可能因为没有得到谁的利益而轻贱谁。所以,只有达到这样无私大同境界的大智慧统治者,才能成为被天下人所尊重的圣人。在治理百姓,敬事天地自然时,没有什么比爱惜节俭的思想更为重要。我们有爱惜节俭敬事天地的思想,就要早做准备;为治理国家而早做准备,就要厚重地积累道德,这样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攻克的;没什么是不能攻克的,那就具备了无法估量的力量;具备了无法估量的力量,也就具备了可以担负起治理国家重任的力量了;只有掌握了这些治理国家的根本政道,国家才可以长治久安。也就是说,德政才是国家根深蒂固的根本,才是长久治理国事的根本之道!

【注释】

[1]自然:自然而然。

[2]妖:妖邪,邪恶。

[3]早服:早做准备。

[4]重:厚重。此字为意联字。

[5]其极:无法估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垢[1];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垢。天地之间,其犹橐籥[2]乎?动而愈出,虚而不竭。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欲?故能成其私!我恒有三宝持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为物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而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古曰善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3]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导读】

老子在本节告诫统治者若想做圣主明君,就要向天地大道学习,学习其无私无欲,只有无私无欲才能长治久安。要想保持长治久安,那就得时刻保持慈爱、节俭和不敢居于天下前面这些宝贵的思想法则。只有真正地理解并践行了这些思想法则,统治者才能成众人之首长,与万物和谐共存,才能顺应自然大道,进而更加长久。这也是老子政治“玄德”的真谛。

【译文】

自然的天地是没有任何仁爱情感可言的,只把万物当作它自身运行所产生的污垢而已;有道统治者也不应该有任何仁爱情感,只把百姓当作道自身所产生的污垢而已。自然的天与地之间,不正像个风袋吗?发动起来的声响好似要喷涌而出,常虚无空旷却不会穷竭。妄动作为反而会加速败亡,还不如持守于清静无为的中道呢!天地长久地存在着,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地存在着,是因为它们的运行不是为了自己的存在,所以才能够长久地存在。有道的统治者把自身放在众人之后反而占先,把自己置身于纷争之外,反而保全了自身;不正是因为他没有其他人固有的私心吗?这样反而成就他自己!我长久以来持守三种法则来教授统治者保全自己:第一种叫作慈爱,第二种叫作节俭,第三种叫作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我有慈爱之心,就能够很勇武;我有节俭之行,就能够很富有;我有不敢处在天下人前面的思想,所以就能成为众人之首长。如今尽然舍弃了慈爱而追求勇武,舍弃了节俭而追求奢华,舍弃了退让而追求争先,那结果必定是走向死亡!这慈爱呀,用它来征战就能够取得胜利,用它来守卫就能够稳固;天道将要成全谁,就会用慈爱来保卫谁。古有名言说:作为善于统治民众的有道者,不是教导民众巧诈聪明,而是要教导民众淳厚朴实;民众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统治者使用了太多的智诈心机!所以,用智诈心机去治理邦国,邦国的民众就会变得奸诈无耻;不用智诈心机去治理邦国,邦国的民众就会变得宽容尚德。要永远清楚这两种治国方法的差别;能认识到这两种治国方法的差别,才能叫作认识到德政的玄妙。德政的玄妙在于深得民心,也在于用远见的智慧为民众设计美好的未来!但很多统治者所追求的恰恰与大道是相反的,只有能完全认识到玄德之真谛的有道统治者,才能带领民众顺应大道、与万物同归于自然大道的真朴。

【注释】

[1]刍垢:很稚嫩很渺小的,生命很短暂的尘垢。

[2]橐籥:风袋。

[3]稽式:差别。

道法卷

昔之得[1]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万物得一以生。其至之也,谓天毋以清,将恐裂;谓地毋以宁,将恐发[2];谓神毋以灵,将恐歇;谓浴毋以盈,将恐竭;谓侯王毋以正,将恐蹶[3];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4],此其以贱之本乎?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上所教兮,易[5]而教后,故强梁者[6]不得死,吾将以为学父。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又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以托天下矣。

【导读】

老子在本节用了六个“一”和“得”,从得失两个方面论述“道”在政治法术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说,道德才是政权法术的根本,只有低下的姿态才能保证自己的道德不断升华和博大,才可以接受天下的寄托。

【译文】

自然天地伊始,能得到道的一分子者如下:苍天得到了道的一分子,变得清明;大地得到了道的一分子,而变得宁静;神气得到了道的一分子,变得灵妙;渊浴得到了道的一分子,而变得充盈;统治者们得到了道的一分子,成为天下正道的首领;万物得到了道的一分子,而得以生长繁衍。推而言之:苍天如果不能保持清明,恐怕会崩裂;大地如果不能保持安宁,恐怕会破废;神气如果不能保持灵妙,恐怕会消失;渊浴如果不能保持充盈,恐怕会涸竭;天下的统治者如果不能保持以正道来治理天下,恐怕会败亡;万物如果不能保持延续生长繁衍,恐怕会绝灭。所以必须要记住,贵是以贱为根本的,高是以下为基础的。天下的统治者都自称孤、寡、不穀,这不就是以卑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所以说最高的荣誉是无法赞美的荣誉,最高的荣誉是从不要求外表光彩华丽得像晶莹玉石,也不要求外表巍峨坚硬得像高山岩石。天下之人最讨厌的就是孤、寡、不穀,但是天下的统治者们却用这些贱号来命名自己。对于一切事物而言,你在减损它时,它反而得到了增强,你在增强它时,反而是在减损它。祖上是这样教导我的,我也要取益去弊地教导后人,强狠暴虐之人绝对不得好死,我把它当作我教育施政者的根本宗旨!得到恩宠与受到侮辱都会使人感到惊恐不安,重视自己的私心要像重视自己身体的祸患一样。什么是“荣辱若惊”呢?受到恩宠是被动低下的,得到恩宠会感到惊恐不安,失去恩宠更会感到惊慌失措,这就是所谓的“荣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顾及自身利益;如果我不顾及自身利益,那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如统治者能以重视自身利益的态度去为天下效力,那民众就可以将天下暂寄于他;如统治者能以爱惜自己身体的态度来爱惜天下,民众就可以将天下托付于他了。

【注释】

[1]得:与“德”一语双关。

[2]发:意通“废”。

[3]蹶:倒台,垮台。

[4]寡、不穀:不全,残破的。女丧夫称寡,男老大未婚称不穀。

[5]易:变化也,易变。

[6]强梁者:强狠暴虐之徒。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之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损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大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华馆[1],燕处昭若。若何万乘[2]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为无为,事无事[3],味无味。大小,多少。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矣!

【导读】

本节老子以天下至柔之水为例,给我们阐述了至柔的益处。实际上用柔和的办法,以润物无声的处世态度,以不妄为的如水心境去对待世事,就有可能伟大的人,就有可能像圣人一样,成为没有困惑灾难的伟大之人。

【译文】

天下间最柔弱的东西,却能随意地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虚无之物的力量能够穿行于没有间隙的东西之间。由此,我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诲啊!关于无为的益处,天下间却很少有人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啊。普天之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了,而那些能攻克坚硬的强大之物,却没有能够胜过它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柔弱的胜过刚强的,柔软的胜过坚硬的,普天之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些道理的,但是没有人能够去践行它。得道的圣人以减损之言来告诫说:能够承受担当一国之屈辱的,才配成为一国的君主;能够承受担当天下所有灾祸的,才配成为统领天下的帝王。正面的劝言好像是反话一样。稳重是轻率的根本,宁静是躁动的主人。因此有理想的贤明君子整日在外奔波践行道的真谛,但他不会离开其所要使用的俭朴物品;虽然有华丽的宫殿及华美的景物诱惑着,但他却能够泰然处之。为什么拥有天下之尊的帝王还要以自身功利为重,轻率地治理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因而)要以不妄为的态度去作为,以不妄造事的态度去做事,吃东西要以恬淡无味为美。大生于小,多生于少。解决困难问题时,首先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想做成大事,首先要从最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都从最简易之处做起,天下的大事都萌发于细微之处。有道的统治者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够成就伟大功业。那些轻易许诺的人必定很少守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人必然会遭受更多困难。有道的统治者在遇到问题时从来不轻视它们,设想各种解决困难的措施,所以最终也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事了。

【注释】

[1]华馆:华贵的官爵。

[2]万乘:万辆兵车,万乘之尊指天子。乘,古音同“胜”。

[3]无事:不妄做事。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荆棘生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1]。善者果而[2]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矣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3]。盗夸持之,非道也哉!和大怨,必有余怨,以德报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4]。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奉于天下?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功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5];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导读】

老子既是在告诫君主,也是在告诫辅佐君主的执行者们,不可好战,不可滥用权力。滥用权力聚财享受就是强盗头子,不会有好下场的。辅佐人君者,一定要向“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的圣人学习,把多余的补给那些不足的,这才是符合天道规律的。只有符合天道规律,天下才会自然走上安宁太平的正道。政法术的核心,就是予取的度。

【译文】

依照道的规则来辅佐自己的君主,不要依靠武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必然会遭到报复。大军所到之处,必然荆棘横生;大战过后,必定会出现灾荒瘟疫横行的凶年。善于用兵之人只求达到威慑的目地就足够了,绝不可以用兵力来逞强。达到目地不要骄傲,不要盛气凌人,不要自我夸耀。认为用兵是出于不得已的,而不是为了侵略占据,这就是所谓的达到目地却不以为自己很强大。事物凡是过于强大就必然要走向衰老,这就是所谓不合乎道的规则,不合于道的规则就会很快败亡!假如我稍微有些智慧,行走在大道之上,唯一担心的是自己会走上捷径小路。大道虽然很平坦,但是民众都喜欢走捷径小路。朝政废败至极,农田十分荒芜,仓库非常空虚;而人君仍然穿着华丽的服装,佩戴着锋利的宝剑,享受着丰盛的美食,抢占着多余而无用的财物来填充自己的妄欲,这样的人君就可以称作夸夸其谈的窃国强盗头子。夸夸其谈的窃国强盗头子把持着国家的政权,这是多么残酷而不合于道啊!要化解强盗头子所造成的巨大怨恨,必然还会留有残余的怨恨,以恩德来化解这么巨大的怨恨,这怎么可以算作妥善的方法呢?因而有道的统治者只保存怨恨的存根,而不是以此来强迫犯罪之人偿还债务。所以说,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存根的有道统治者那样宽容,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税吏那样苛刻。自然的天道难道就没有偏爱吗?时常在帮助那些有德性的善良之人。治理天下的政道之法,正像拉弓一样,把占据高位的群体地位抑制一些,把卑微低下的群体地位抬高一些,把财富有余的群体减损一些,来补益那些贫困不足的群体。所以说,自然天道的规律就是减损有余的,以补益不足的。可是现在的社会法则不是这样的,而是减损不足的穷人群体,来供养财富有余的富人群体。那谁又能把有余的财富拿出来,奉献给天下不足的群体呢?唯有有道的统治者才能这样做吧。有道的统治者有大作为却从不据为己有,有大成就却从不据为己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是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贤德啊。道是长久顺应自然的作为而不妄为,然而没有什么不是它所作为的。如果天下的统治者(执行者)能依照道的规则来治理天下,万物就会自然生长繁衍,自我化育。如果在自我生长化育的过程中产生了贪欲之心,我就要用无名无形质朴的道来征服它;以朴道来根绝它的贪欲之心,使之重归于宁静,天下便会自然地归于安宁太平的正道。

【注释】

[1]凶年:灾年。

[2]果而:达到目地。

[3]盗夸:夸夸其谈的强盗头子。夸,古音同“魁”。

[4]司彻:掌管税收的税吏。

[5]无名之朴:指道,自然的力量。

道术卷

不尚贤[1],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显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2],强其骨。常使民无智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也,则无不治矣!故大道废,则有仁义;智识出,则有大伪;六亲不和,则有孝慈;邦家昏乱,则有贞臣。绝[3]智弃辩[4],民利百倍;绝伪弃疑,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车舟,而无所乘之;虽有甲兵,而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胜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导读】

本节是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少私寡欲的政术。老子的政治思想在“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疑,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但被一些人窜改成“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而后再以此批判老子,说老子是连圣人都不要了,更不要仁义了,让我们都回到原始社会去,等等。实际上,从老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可以看出,他让我们去除的是欲望,去除对权力的欲望、强大压迫弱小的欲望、大国吞并小国的欲望。

【译文】

不推崇聪明异能之人,使民众不争名夺利;不看重稀世之物,使民众不去做盗贼;不炫耀那些能诱发民众贪欲的事物,使民众的心性思想不被惑乱。因此,有道的统治者在治理天下时,要做的是净化民众的心性思欲,让民众都填饱肚子,弱化民众的智诈计谋,增强民众的体魄。要经常引导民众杜绝智诈计谋和贪欲心思,使那些自以为有智谋的人不敢有妄为的心思;有作为时要以不妄为的原则去为民众着想,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了!所以,天下的大道公德被废弃了,才会出现提倡仁爱的正义之士;智诈巧利出现了,才会产生出极度虚伪的奸诈之人;家庭中的亲人不和睦,才能显示出慈爱和孝顺之人;国家陷入混乱,才能显示出忠贞之臣。杜绝智诈,抛弃诡辩,对于民众而言就好像是得到了百倍的好处;杜绝虚伪,抛弃猜疑,民众自然就会恢复慈爱和孝顺的天性;杜绝巧取,抛弃暴利,民众的贪盗贼祸之心也就没有了。以上所说的智辩、伪疑、巧利这三言,不足以说出天下的弊害。要想使民众在思想精神上有所归附依靠,就要让民众保持纯朴的本性,减少私欲贪念的意识,抛弃学习智诈巧利的心思,这样才能使其终身免于忧患的困扰。一些小国人口本来就很稀少,即使有百十人的器具也用不了,民众都很看重生死,而不愿迁徙远方。虽然有车辆和船只,却没有乘坐的必要;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陈兵用武之地。使民众的思想恢复到最初结绳而用的自然状态之中,使民众吃上自己能感受到香甜的食物,穿上自己能感觉到舒适的衣服,乐意遵守固有的风俗,安心地居住在自己的故土上;邻邦之间可以彼此相望,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之声,但民众之间可以终生都不相往来。身为大国,就要像居于下流的江洋渊海那样,处在天下最雌柔的位置,作为天下百川交汇的地方。雌柔常常以清静守定而战胜雄强,作为战胜者,更应该容让谦下。(因此)作为大国要对小国谦下容让,就容易取得小国的信赖;作为小国要对大国谦下容让,就容易与大国和平共处。所以说,要么是大国对小国谦下容让而取得小国的信任,要么是小国对大国谦下容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地想统治小国,小国也不要过分地希望侍奉大国。这样大国和小国都得到了各自所欲求的,作为大国更应该注重谦下容让。

【注释】

[1]贤:聪明。

[2]智:智诈。

[3]绝:绝弃,断绝。

[4]辩:诡辩。

为学者日益,闻道[1]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以无私,及其有私也,不足以取天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2]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故物[3],或行、或随、或炅、或嘘[4]、或强、或挫[5]、或载、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毋狎[6]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若民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常畏死,则而为奇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常且必畏死,则常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7]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也。民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导读】

本节的核心思想是老子告诫统治者执天下神器,必须要有不妄为的本(德)、不藏私的心和不奢嗜的欲。因为权力这东西是把双刃剑,如果因私欲、贪欲而妄为,则必遭大祸。所谓的权力都是众人赋予的,众人的性格也是各种各样的。不要滥用权力伤害众人,否则弄不好就伤着自己了,所以说,最高明的统治者是在精神上追求清静淡泊的有德之人。

【译文】

爱好学习追求知识的人,知识在一天天地增加;领悟道之妙要的人,认知上的程度却在一天天地减少。减少而又减少,以至于达到不妄为的境界,如果能达到无妄无欲无我,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了。想要取得天下,就要永远无私欲,如果想要以取天下来满足自己的私欲,那就不配来取得天下。要想取得天下,却用强硬的办法去妄为,我看他不会达到目的。统治天下的这个神圣权力是民众赋予的,不可以随意妄为。随意妄为会败亡天下,强硬地把持更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从不妄为,也就没有所谓的失败;无所把持,也就没有所谓的失去。世人的秉性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性格宜前行带领、有的性格宜后行跟随、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性格稳重、有的性格刚强、有的性格懦弱、有的性格有担当、有的性格太懒散,所以有道的统治者要引导并克服那些极端的、狂妄的、奢靡之人的性格弱点。当民众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就是更可怕的危害将要到来了!统治者不要逼迫民众使其不得安宁,不要阻塞民众的谋生之道;如果统治者不用权威逼迫压榨民众,民众也就不会厌弃统治者。因此有道的统治者不但有自知自明之慧,而且还有不自我表现之贵;不但有修身自爱之心,而且还有不自显自贵之意,所以统治者要懂得舍去后者的自见自贵,追求前者的自知自爱。如果民众都已不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杀戮和死亡来威胁他们呢?如果民众都畏惧死亡的话,对于那些为非作歹之人,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看谁还敢再为非作歹。如果民众一直怀有畏惧死亡之心,那自然会有专管司杀之职的天道去杀。如果统治者要代替专管生杀之道的天道而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凿刻;代替高明的木匠去凿刻的,很少有人不会伤着自己的手指的。民众之所以遭受饥饿,就是由于统治者收取的税赋过多,而使民众陷于饥饿;天下的百姓之所以不好治理,就是因为统治者的政令繁苛、喜欢强作妄为,所以就更不好治理了;民众之所以愿轻生冒死,就是因为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欲望,而把民众压迫得只能铤而走险了。也就是说在精神、思想、生活上追求清静淡泊的统治者,比那些过分追求奢华享受的统治者要高明贤德而且长久得多。

【注释】

[1]闻道:领悟或觉悟道的妙要。

[2]天下神器:天下最大的权力,统治者。

[3]物:指众人,万物包括人及所有物。

[4]嘘:缓慢。

[5]挫:懦弱。

[6]狎:逼迫,压迫。狎,古音同“压”(yà)。

[7]斫:砍,凿,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避矢虎,入军不被甲兵;兕[1]无所枘[2]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夫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或恶之,故有欲者毋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则不可以德志[3]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古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亡吾宝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法,是谓配天之法,古之极也。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导读】

作为最后一节,从表面上看,老子讲的是兵法计谋,实则诠释的是不争之德、用人之法,是最高明的配天之法。可以看出,老子极善用兵,但他主张的是防御性的而不是侵略,不独武,不暴怒,不争强。但老子又说防御不可马虎,如“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真威慑,才有真和平。

【译文】

人出世为生,入土为死;长寿之人约占十分之三,夭折之人约占十分之三,本来有些人还可以活得更长久,而自找死路的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求生享乐的欲望过于胜盛了。听说善于保养性命的人,在山丘密林之中行走,也不会遇到恶毒的暗器和凶恶的猛虎,进入战争之地,也不会受到刀兵的伤害;犀牛对其用不上它的角,猛虎对其用不上它的爪,甲兵对其用不上它的利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利害关系上没有致命的弱点啊!(兵权)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世人都很厌恶它,所以一定不要让有妄欲的人占据它。君子行为处事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以右边为贵。所以说(兵权)兵器这类东西,不是正人君子所最器重的东西,(兵权)兵器这类东西都是不祥之器物,是到万不得已之时才被迫使用的。使用时以淡然处之为上策,胜利了也不能得意扬扬;如果得意扬扬,那就是以杀人为乐。凡是以杀人为乐的人,就不可能有仁德的志向来治理天下。喜庆之事要以左边为上位,凶丧之事以右边为上位。所以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意思是要以丧礼仪式的形式来对待用兵打仗。战争中杀人过多,要以悲悯哀痛之心去对待;战争胜利了,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古时用兵有道之人曾有戒言说:“我不敢主动进攻,而是不得已应战;不敢进攻寸步,宁可后退一尺。”在争战行军时是要有所谓的阵势,但看上去好像没有阵势一样,进攻时要让对方看不清你所谓的阵法招式,进招时要让对方摸不清你的兵力分配,这样才是真正的无敌之术啊!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轻视敌人,轻视敌人几乎会葬送以上我所说的布阵、进攻、进招这三宝!因此,当两军的实力相当时,因受到侵害而悲痛的一方一定会获得胜利。善于带兵的官长,是不自逞勇武的;善于打仗的将领,是不易被激怒的;善于战胜敌人的将帅,是不与敌人正面争斗的;善于用人的统帅,是对将士容让谦下的。这就是不与人争功的德行,这就是善于用他人之力的法术,这就是符合自然天道的法则,这就是古时有德的统治者用人的最高法则。想要兼并它,必须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先推强它;想要废除它,必须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这就是微妙而又明通的谋略。使用这样的谋略,柔弱就能够战胜强大。就像大鱼的生存离不开深渊一样,国家重要的战略战术及先进武器,是不可轻易地展示、示威于人的。

【注释】

[1]兕:犀牛的一种。

[2]枘:楔入,嵌入。枘,古音同“入”。

[3]德志:仁德的志向。


《姬氏道德经》与其他版本文字对比

道经卷

1.1

道,可道也,非恒[插图]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插图]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插图]道空[插图],而用之又不[插图]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也,象帝之先。[插图]有物[插图]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插图]!独立而不改[插图],周行而不殆[插图],可以为天地[插图]母。吾[插图]未[插图]知其名,强[插图]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插图]曰远,远曰返[插图]。[插图]返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插图]无,无极极,极生炁,炁生变,变之道也。[插图]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空[插图]气以为和。[插图]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插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至[插图]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插图]。吾何以知众父之然[插图],以此。[插图]视之而弗见,名曰夷[插图];听之而弗闻,名曰希;挥[插图]之而弗得,名曰微[插图]。此三者不可至计,故涽[插图]而为一。一者[插图],其上不幽[插图],其下不惚[插图],寻寻[插图]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插图]故执今[插图]之道,以御今之有,以[插图]知古始,是谓道纪。[插图]

1.2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尽[插图]。[插图]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插图]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闷,闭其门,[插图]终身不勤[插图];启[插图]其闷,济[插图]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插图]遗身殃,是谓袭常[插图]![插图]古之善为道[插图]者,微妙玄达[插图],深不可识[插图]。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插图]:狳[插图]呵,其若冬涉水[插图];犹呵,其若畏四邻;俨[插图]呵,其若客[插图];涣[插图]呵,其若凌泽;[插图]沌呵[插图],其若朴;混[插图]呵,其若浊;渊呵,其若浴;[插图]恍呵,若无止![插图]浊而静之[插图]徐清[插图],若以重之徐生[插图],葆[插图]此道不欲[插图]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插图]?[插图]至虚极也,守静表也,[插图]万物旁[插图]作,吾以观其复也[插图]。万物芸芸[插图],各复归于[插图]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茫茫[插图]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插图],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插图]

1.3

道恒无名。朴虽小[插图],而天下莫之能臣。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插图]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插图]。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插图]。俾[插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插图]之与江海也。[插图]执[插图]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插图]。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插图]也,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插图]既也![插图]

大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不名有也[插图],万物归焉[插图]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则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也,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其大也[插图],以其[插图]不为大也,故能成其大![插图]天下皆谓我道[插图]大,似[插图]不肖,夫唯大,故[插图]不肖,若肖,则细矣[插图]![插图]故道大,天大,地大,[插图]王亦大,域[插图]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插图]

德经卷

2.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也[插图]。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插图]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插图]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插图]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蝎[插图]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插图]。骨弱筋柔而握[插图]固,未知牝牡之会[插图]而朘怒[插图],精之至也;终日嚎[插图]而不哑[插图],和之至也。和曰常[插图],知和[插图]曰明,欲生曰殇[插图],心使气曰强,物壮即[插图]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插图]营魄抱一[插图],能毋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修[插图]除玄览[插图],能毋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插图]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插图]?生之畜之,生而不有,[插图]长而不宰也,是谓玄德。[插图]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插图]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命[插图]而恒自然也。故道生之,德[插图]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插图],养之覆[插图]之;生而不有也,为而不恃也,长而不[插图]宰也,此之谓玄德。[插图]

2.2

上善若[插图]水,水善利万物而又不争[插图],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插图],政[插图]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插图]。[插图]善建者不拔,善抱[插图]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插图]。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插图]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插图]。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插图]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其善下之[插图],是以能成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插图]天下乐推[插图]而弗厌也,非[插图]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插图]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插图],复归婴儿。知其白[插图],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插图],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插图],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首[插图]长,故大制无割。[插图]

2.3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插图]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圣[插图]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插图]其耳目,圣人皆孩之![插图]恍[插图]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食于太牢[插图],如春登台。我泊[插图]焉未兆兮,若婴儿未咳,累[插图]呵,似无所归!俗[插图]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插图]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插图]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插图],吾欲[插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插图]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插图],事有宗[插图],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插图]

道理卷

3.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捻[插图]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插图],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插图]五色使[插图]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插图]是以圣人之治[插图]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插图]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寿也![插图]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插图],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插图]知不知,尚[插图]也;不知[插图]知,病矣。[插图]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插图]垂[插图]者不立,跨者不行[插图]。自视[插图]者,不彰[插图];自见者,不明;[插图]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德[插图]者不居。[插图]

3.2

唯与诃[插图],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不畏[插图]。[插图]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插图],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插图]也,高下之相盈[插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插图]之相随也,恒也[插图]!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也[插图],为而不恃[插图]也,成功[插图]而不居也。夫[插图]唯不居,是以不去。[插图]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插图]之,不可常保之[插图]。金玉盈室[插图],莫之守也[插图]。贵富[插图]而骄,自遗咎也,功成[插图]身退,天之道也。[插图]曲则全,枉则生[插图];洼[插图]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插图]一,以为天下式[插图]。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插图],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插图],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插图]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岂虚言哉[插图]?诚全归之。[插图]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唯不敢也[插图]!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不敢为也[插图]。天之道,不战[插图]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安[插图]而善谋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插图]

3.3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插图];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插图];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插图],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眛[插图],进道若退,夷道若垒[插图];上德若浴,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健[插图]德若输[插图],质真[插图]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插图]成,大音希声,天[插图]象无形,道隐[插图]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插图]。[插图]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插图];大盈若空[插图],其用不窘[插图];大直若曲[插图],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插图]。炅[插图]胜寒[插图],静[插图]胜躁[插图],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插图]。[插图]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籥[插图]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插图]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人弃[插图],善物故无弃才[插图],是谓神明[插图]!故善人,[插图]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梗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梗;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矣,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妙要”在通行版中为“要妙”。

“善行者无辙迹……是谓妙要”位于通行版第27章。

通行版无“梗韧”。

通行版为“兵”字,帛书版为“烘”字。

通行版无“微细”二字。

“人之生也柔弱……柔弱微细居上”位于通行版第76章。

通行版此句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通行版此处多一“圣”字。

“信言不美……为而不争”位于通行版第81章。

道政卷

4.1

道呵!万物之柱[插图]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正[插图]行可以贺[插图]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插图],虽有拱之璧以先而驷马,不若善而坐进此道[插图]。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予?故为天下贵。[插图]希言自然。飙[插图]风不终朝,暴[插图]雨不终日,孰为此?[插图]天地尚不能久也,又何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插图]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之。同于德者,道亦德之;[插图]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插图]。[插图]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不可欲[插图],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插图]欲得[插图]。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插图]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插图]也;其微[插图]也,易散[插图]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插图]之台,作[插图]于垒[插图]土;百仞之高[插图],始于足下。[插图]民之从事也,常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插图],复众人之所过,以复[插图]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插图]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临[插图]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不伤[插图]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插图]

4.2

太上,不[插图]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插图],侮之!信不足焉,则[插图]有不信。犹[插图]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插图]而百姓谓我自然。[插图]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私[插图]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以此,夫天下[插图]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插图]滋昏;人多智伎,而奇物滋起;法令[插图]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私,而民自富;[插图]我[插图]无欲,而民自朴。[插图]其政悯悯[插图],其民惇惇[插图];其政察察,其邦[插图]缺缺[插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教之也[插图],方而不隔[插图],廉[插图]而不刺[插图],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插图]。[插图]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塞其欲而闭其闷,和其光而同其尘,锉[插图]其锐而解其纷[插图],[插图]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插图]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插图],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则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事[插图]之道也![插图]

4.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垢;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垢。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动而愈出,虚而不竭。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欲?故能成其私!我恒有三宝持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为物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而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通行版与帛书版为“狗”字。

通行版、帛书版与楚简版此句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通行版为“言”字。

“天地不仁……不若守于中”位于通行版第5章。

通行版为“后”字。

“天长地久……故能成其私”位于通行版第7章。

通行版为“器”字,帛书版为“事”字。

帛书版无此句“舍其俭而广”。

天将建之,如以慈垣之。古曰善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智也。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通行版为“救”字。

通行版为“卫”字。

“我恒有三宝持保之……如以慈垣之”位于通行版第67章。

帛书版为“故”字。

帛书版无“善”字。

通行版为“多”字。

“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也”在通行版中为“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通行版无“恒”字。

“古曰善为道者……乃至大顺”位于通行版第65章。

道法卷

5.1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万物得一以生。[插图]其至之也,谓天毋以清,将恐裂;谓地毋以宁,将恐发;谓神毋以灵,将恐歇;谓浴毋以盈,将恐竭;谓侯王毋以正,将恐蹶;谓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插图]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插图]以贱之本乎?非乎?故至誉无誉[插图],是故不欲禄禄[插图]若玉、珞珞[插图]若石。天[插图]下[插图]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自名也[插图]。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上所教兮,易而教后,[插图]故强梁者不得死,吾将以为学[插图]父。[插图]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又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可以托天下矣。[插图]

5.2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插图]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之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插图]天下莫不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损曰[插图]:受邦之诟[插图],是谓社稷之主;受大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插图]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插图]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华馆[插图],燕处昭若[插图]。若[插图]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插图]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插图]。[插图]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矣![插图]

5.3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插图]。师之所居,荆棘生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插图]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插图]使我介[插图]有知,行于大道,唯矣[插图]是畏。大道甚夷,民甚[插图]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插图]。盗夸持之[插图],非道也哉![插图]和大怨,必有余怨,以德报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奉于天下?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功成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道恒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通行版与帛书版无“以德报怨”四字。

“执左契”在帛书版中为“圣右契”三字。

“和大怨……常与善人”位于通行版第79章。

通行版为“补”字。

帛书版此处多一“取”字。

“弗有”在通行版中为“不恃”二字。

“天下之道……其不欲见贤也”位于通行版第77章。

帛书版为“名”字。

帛书版与楚简版无“而无不为”四字。

“道恒无为而无不为……天地将自正”位于通行版第37章。

道术卷

6.1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显[插图]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智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也,则无不治矣![插图]故大道废,则有仁义;智识[插图]出,则有大伪;六亲不和,则有孝慈;邦家昏乱,则有贞[插图]臣。[插图]绝智弃辩[插图],民利百倍;绝伪弃疑[插图],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插图]此三言也,以为文[插图]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插图]素抱朴,少私寡欲,[插图]绝学无忧![插图]小邦寡民,使十百人[插图]之器而不用,民重死而不[插图]远徙。虽有车舟[插图],而无所乘之;虽有甲兵,而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使民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插图];邻邦相望,鸡犬[插图]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插图]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插图]也,天下之交[插图]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胜也,故宜为下[插图]。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皆[插图]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插图]

6.2

为学者日益,闻[插图]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以无私,及其有私也,不足以取天下。[插图]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故物,或行、或随、或炅[插图]、或嘘[插图]、或强、或挫[插图]、或载[插图]、或堕[插图],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插图]。[插图]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插图]至矣!毋狎[插图]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插图]若民[插图]不畏死,奈何以杀[插图]惧之也?若民常畏[插图]死,则而为奇[插图]者,吾将得[插图]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常且必畏死[插图],则常有司杀者[插图]。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插图]也;夫代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也。[插图]民之饥也,以其取[插图]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插图]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插图]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插图]

6.3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插图]动皆之死地亦[插图]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插图]。盖闻善执[插图]生者,陵行不避矢虎[插图],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枘[插图]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插图]夫[插图]兵者,不祥之器也!勿[插图]或恶之,故有欲[插图]者毋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插图]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插图]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则不可以德[插图]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插图]左,丧[插图]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插图]莅[插图]之;战胜,以丧礼处之。[插图]古[插图]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插图]祸莫大于轻[插图]敌,轻敌几[插图]亡[插图]吾[插图]宝矣!故称[插图]兵相若[插图],则哀者胜矣![插图]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插图];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法[插图],是谓配天之法[插图],古之极也。[插图]将欲翕[插图]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插图]之,必固予[插图]之:是谓微明。柔弱胜[插图]强。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插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