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父母,如何应对甜蜜的负担与疼痛

 tuzididie 2019-12-24
今天是儿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学校规定一位同学只能有一个家长参加,我让他爸爸去了。虽说很想亲眼见证儿子的第一次毕业典礼,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孩子在现在的成长阶段更加需要父亲的引导。毕竟,在适当的时间儿子需要父亲把他从母亲身边领开,去认识另外的世界,完善生命的性别角色。而孩子0到6岁时才是母亲充分给予关注,爱心和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是啊,人生的盛宴我们不可能永不落空,爱就是应该知道在适当的时候轻轻的放手,只为让我们深爱的孩子更好地前进。  “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惟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更好的分离。”  “父母可能犯的错误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跟孩子太疏远。疏远有两种,一种是空间上的,指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跟自己生活在一起;还有一种是心理上的,虽然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却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照顾与关爱。从后果上看,两种疏远没有什么差别。二是跟孩子距离过近,给了孩子过多的关注和关爱。关系过于亲密,双方缺少各自的回旋空间,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疏远。” 而在现今社会,后者的情况比较突出。家长们总是入侵孩子的个人空间,让爱难以呼吸。 然而,“人对独立的需要是很强大的,特别是成长中的孩子,独立是他们内心最强烈的愿望。过近的距离,显然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或者换句话说,过近的距离,会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对孩子的控制,爱和控制会成正比例地增长,爱得越多,控制得也越厉害。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在这种控制中受到伤害。很遗憾很多的父母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以为爱得越多,对孩子的成长就越有利。一个在亲密关系中受到过多控制和伤害的人,或者说一个被‘爱’所伤的人,在将来自然会逃避跟他人亲密关系和‘爱’了。” 我想,爱并不是付出所有,却忽视对方的想法,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这样有压力的爱,会变成甜蜜的负担,久而久之,就成了痛。 举一个例子,我朋友是一位护士,在单位是优秀的工作人员,在家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对儿子所谓无微不至,儿子在高中毕业之前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儿子对她也很依恋,依恋到了与她无话不谈,在校却没有自己谈心的好友。她一直都对这一点很满意,认为自己在尽一个母亲的责任,也认为自己做得比孩子的爸爸要好。万万没想到,儿子上大学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儿子不懂得与其他人好好相处,每天给妈妈打电话诉苦,痛苦不堪。最后无可奈何,只得休学回家。 这个孩子,就是典型的被爱所伤。首先受伤害的是他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然后是跟母亲之外的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他无法在同学中再找一个替他包办一切的人,所以他就干脆找一些理由,拒绝跟他们来往。从更深的层面说,他是在拒绝更多的人以爱的名义对他实施控制,这种控制意味着,除了学习,其它的事情,包括交朋友、谈恋爱、做游戏,我们都给你办了。十八、九岁的男孩子,谁会同意这样的哪怕是温柔的控制呢? 除此之外,距离过近可能导致的另一种后果是,孩子的独立性在跟父母过近的关系中被扼杀,以至于他只习惯跟人的近距离关系,也就是自我界限不清楚。他会试图跟所有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样做的危害就是显而易见的了。这也有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跟父母的距离过近。不幸的是,她把这种近距离的关系带到了她的所有关系之中,很容易就跟人走得很亲密。她曾经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关系好得形影不离,但到最后,都反目成仇。只因她对别人要求太多,在遭到拒绝的时候,怨恨就产生了。她也曾经谈过多次恋爱,但后来都是男方主动离开了她。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那些男人离开她的原因是,她太“纠缠”、太离不开别人的关注与呵护。而在她二十七岁那年的又一次失恋后,她自杀了。她的遗书上写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信赖、可以依恋的人。也许她是对的,因为能够担当得起她那么沉重的信赖和依恋的人,本来就很少见。 英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创造了术语“足够好的妈妈”,意思是,妈妈要足够的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在孩子身边,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不要做“完美的妈妈”,不要把心思百分之百地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足够好”就可以了。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妈妈显然也不符合这个标准。当下中国有无数希望成为‘完美妈妈“的妈妈,这里要告诉她们的是:千万别做“完美妈妈”,“完美妈妈”会伤害你们自己,更会伤害你们的孩子。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以两个人的相互独立为前提的,否则爱的压迫感会给人造成负担,产生疼痛。近的还是我自己,远的还能温暖你,父母在做一个足够好的父母的同时,也应该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尽情绽放,允许自己做真实美好的自己。 这是避免甜蜜带来负担与疼痛的最好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