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人居)

 乐水无涯 2019-12-25

​        大千世界,水有水美,山有山美,动有动美,静有静美。领略了王维笔下空明透彻的《竹里馆》,激荡人心的洞庭湖,再和大家分享常建幽微静谧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一作《破山寺后禅院》。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

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

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首诗的题目是《题破山寺后禅院》。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题壁诗。所谓题壁诗,就是在墙上写的诗。这在古代也是一类诗。古人的书写、出版条件都比较简陋,而诗人的表达欲、传播欲又很强,所以一旦诗兴大发,常常是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写。比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就是崔护在人家田庄的大门上写的。还有,很多人都喜欢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最早的写法其实是“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就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一个和尚在竹叶上写的。诗人兴之所至,随处都可能题诗,但是题诗最多的地方还是旅馆和寺院。为什么?一方面是旅馆容易触发诗人的飘零之感,而寺院容易触发诗人的出世之情,这两个地方都自带诗意;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旅馆也罢,寺院也罢,都是人来人往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地方写诗,很快就会传播出去,有点儿类似于现在发朋友圈的效果。题诗的人太多了,很多旅馆和寺院都挂出诗板,专供诗人题诗。常建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这样一首题在寺院里的诗。诗题中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始建于南朝的齐,位置就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到常建生活的时代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是一座相当有名气的古寺。不过,常建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破山寺,但是它和一般的题寺诗可不大一样。不一样在哪儿呢?他不是《题破山寺》,而是《题破山寺后禅院》,也就是破山寺的和尚们住宿修行的地方。什么意思呢?这就好比你去参观北京大学,你既不写图书馆、教学楼,也不写博雅塔、未名湖,偏偏去写学生宿舍。或者说,你到了北京饭店,不进大堂却直奔后厨一样。这样的关注点本来就不同寻常。如此不同寻常的关注点,怎么写呢?

        先看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这一联非常有趣。有趣在哪儿呢?它不仅是两句诗对仗,“清晨”对“初日”, “古寺”对“高林”, “入”对“照”,更重要的是,它的一句之内,两个名词之间也相互对应。第一句“清晨入古寺”。“清晨”和“古寺”是不是对应的?当然是。清晨是新鲜的,古寺是古老的,这是新和旧相对。第二句“初日照高林”,还是名词对应。初日是初升的太阳,它刚刚爬上山峰,看起来很低吧?而高林呢?那是高大的树木,看起来仿佛比太阳还高。这是高和低相对。问题是,清晨是一个时间概念,亘古以来,已经有多少个清晨反复出现了?因此清晨再新鲜,也比一个寺院更古老;同样,太阳再低,也比最高的树高。所以,这对比本身是不合理的,虽然不合理,但我们都能够理解,而且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景象。一大早,诗人已经走进古老的破山寺,旭日初升,金红色的阳光洒向寺院,也洒向寺院周围高高的树林,整个山寺一片清新,一片光明。“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两句诗既体现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又含而不露地赞美了破山寺的庄严与辉煌。起得自自然然,相当漂亮。

        已经进入古寺了,下面该写大殿如何宏伟,佛祖如何庄严了吧?那是一般的写法。我们说了,常建不是要写这座寺院,而是要写它的后禅院,所以,佛堂宝像一概略过,直接进入后禅院了。怎么进去的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穿过大殿,只见一片竹林掩映,一条小路,向着竹林深处蜿蜒。沿着这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吧,忽然一个转弯,一排禅房出现在诗人眼前。这禅房四周花木繁茂,一派生机盎然。这句诗,历来都讲写得好。好在哪里?竹径是纵向的,禅房是横向的,竹径通幽,何等神秘幽暗,到了禅房花木,却是豁然开朗,一片光明,一片芬芳。这是讲什么呀?这不仅是在讲小路、讲禅房,这也是在讲学佛道路的曲折,和学成之后的光明。两句诗看起来自然而然,甚至根本就不对仗,但是,仔细品味,却觉得美不胜收。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最喜欢这两句话,每每想要仿写,但是怎么也写不出来。为什么呀?他自己说了:“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这样的诗句最妙的地方就在于浑然天成,不费力气,一旦刻意为之,非要仿造,反倒没法写好了。当然,这一联诗还有一个写法:“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也好。只不过竹径通幽,重点写竹林掩映,更清幽,而曲径通幽,则重点写小路弯曲,更曲折。无论用哪一个字,其实都是婉转幽深,不让禅房一下子就暴露在游人面前。这个意象太好了,太符合中国人崇尚含蓄的理念了,所以后来干脆演化成一个成语——曲径通幽。

        首联写古寺,颔联写禅房。那颈联呢?颈联其实是进一步往前走,往纵深看了:“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历来都认为这一联是警句。好在哪儿呢?首先当然是对仗工整,意境清幽。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自然是“山光使鸟性悦,潭影使人心空”的意思了,但是,把动词放到两个名词中间,一下子,句子的节奏感就强了。青山焕彩,连小鸟都被打动,发出喜悦的啼声;潭影清澈,让人心杂念全消,心里为之一空。这意境美极了。问题是,为什么山光能使鸟性悦,潭影能使人心空呢?因为鸟也罢,人也罢,其实都是有感受力、有佛性的。鸟感受到山林之趣,自然会和山林呼应,婉转欢唱;同样,人看到澄澈见底、倒映着山光人影的潭水,也会觉得浮生如幻。既然浮生如幻,那还有什么消除不了的俗虑呢?自然会觉得心是空的了。注意,这个空可不是幻灭,而是通透,因此透着一种觉悟的喜悦感和自在感,这和小鸟对山光的喜悦不是一样的吗?这样一来,鸟性、人性和佛性就融为一体了。一旦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觉得,这一联诗,不仅仅是工整漂亮,而且还意味深长。

        警句已出,接下来怎么结尾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是直接在承接上一句。既然人心已经进入空明的境界,自然觉得大自然和人世间的一切声音都寂灭下去,只剩下钟磬悠扬,仿佛要引人进入纯净愉悦的极乐世界。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以有声反衬无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也是以有声反衬无声,这里的“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也是以有声反衬无声。钟磬悠扬,更显得寺院清幽,人心自在,这不正是佛教的感召力,也是破山寺的感染力吗?结到这里,其实是对破山寺的赞美,但是,赞得不露痕迹,缥缈空灵。而且,这句话一出来,又一个成语诞生了——万籁俱寂。一首诗创造出两个成语,可以想象,这首诗是多么简洁洗练,而又多么意味深长啊。读罢全诗,一派禅意飘然而至,让人心寂静,顿生出尘之想,这就是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感染力。

        常建在唐朝不算重要诗人,他生活在开元天宝盛世,却并不热衷功名利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间漫游,写诗的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但是,同样的题材,王维更高妙,孟浩然更清淡,而常建却更闲雅清俊,这才见得大唐的天空,真是群星闪耀,各自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