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板浦笔记:古镇卤菜留香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我想,如果用数字来统计的话,哪里人对卤菜一往情深,那绝对不能漏掉我的老家古镇板浦。
板浦人,何故如此执着、如此钟情呢?
因为,板浦和其他地方不同,对美食充满了激情。
论会吃,板浦人大大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惊叹,吃在板浦。吃非常重要。能不重要吗?
君不见,古人说:“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几句话的大意,三个字,吃第一。
板浦菜的做法,有数十种之多,所谓熏、蒸、烘、炸、卤、煎、爆、烤、酱、煨十大部门。
其中,卤是板浦菜系中重要的一个经典部分,特别绝妙。何为经典?答:指具有典范性、具有代表性、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的!
卤菜的秘诀,选茴香、桂皮、花椒、陈皮等多种名贵天然配料,经特殊技法混合熬煮后,产生一种独特的卤香。
卤菜大致可分为红卤、黄卤、白卤、药卤、酱卤,而我老家古镇板浦多以红卤为主。常见品牌有:猪头肉、卤鸡、猪尾巴、凤爪、牛肉、猪大肠、猪蹄······
板浦卤菜店或卤菜摊,细细数来,至少二十家。较为出名,当然是大何二、韩小胖、孙小强、徐波、马三这几家,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其中,韩小胖的卤菜历史最长。
江湖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卤菜的地方就有卤菜江湖。
古镇上和我年龄同样大,或者年长的都会记得。四十年前的卤菜江湖是属于朱光成的。其次,才数到韩小胖家。
可惜,朱光成早已转行,不做卤菜了。
事隔多年,如今我坐在书房,闭目回想,朱广成的卤菜,叫人,颇为怀念。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皇位轮流坐,四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韩小胖,手艺高强,子承父业,口碑不错。
漫步在板浦,总是能看到街头巷尾的那些卤菜摊、鸡毛店、苍蝇馆子的踪影。只不过,有的摊位是流动的,或者是固定的。

卤菜必须要用老卤。什么叫老卤呢?卤过剩下的卤汁,把里面的葱姜、桂皮、香叶等这些渣子捞出来,扔掉以后冻起来,便是老卤。老卤有着不可替代的味道。
吃卤菜,一年四季皆可。卤菜有荤有素,即可熟吃,也可以凉吃。
熟吃,冬天最美,可以配搭烧吃。
天寒地冻的冬天,古镇食客一脸的阳光灿烂,到卤菜摊买上斤把卤猪大肠,打打牙祭,再取白菜心红烧,必须强调的是,一定要放入水辣椒,蒜苗末。上菜时,厨房热气腾腾,一顿饭吃得,面颊通红,额头冒汗,痛快淋漓,真是美哉!
卤猪大肠,白菜心,相搭配,可御严寒。
卤菜尤为食客所喜。从每天下午,五点钟左右起,卤菜摊,食客便排成了一条条长队,卤菜店却“挤破门槛”。几小时下来,卤菜几乎,被食客一扫而光。
板浦人善食卤菜,名副其实的“吃食户”。
“吃食户”的代名词,“吃货”、“美食家”。
凉吃,夏天爽口。炎热的夏季,有时,不想做菜,省事。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卤菜。卤菜,一等一的下酒好菜。
我也正如其他的板浦人一般,时常凑个热闹,挤在卤菜摊上,随意买上一些卤菜,再到超市,捎上啤酒,坐在巷口头,享受巷风,喝着啤酒,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我的脑海里,随即浮现一段歌词: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是的,什么功名利禄,什么是是非非,什么恩恩怨怨,什么文学,全都见鬼去吧!
我不善于饮酒,我酒量不大。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我买卤菜,一般选择大何二卤菜摊。猪头肉虽是世俗的,但具有人间烟火气。我特别欣赏他家的猪头肉,的确不凡,肥而不腻,吃在嘴里,香在腮帮,妙不可言。
大何二不仅猪头肉卤好吃,刀功,更是了得,像金庸笔下武侠小说中的刀客一样,手中一把飞薄的刀,上下翻飞,随着刀光闪闪,伴着刀声霍霍,猪头肉切得薄如纸,神了。
猪头肉这种平民食物,下酒就饭兼宜。说起来,卤菜,何地无之?但板浦卤菜地道,至善至美,加之价廉,接地气。
古镇卤菜市井小吃不简单,养心,让人食后,有一种安心安世安乐之感。
生在古镇板浦,三生有幸!如果有来生,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愿做板浦人。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江苏省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擅长写乡土文章。连云港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