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诗论文:一样景物,两样诗情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诗歌是诗人感情的载体。由于诗人的处境和心态不同,同样的景物往往能引发诗人不同的感情和思绪。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和唐彦谦的《春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这两首诗都是写草的,但两位诗人写景时的心情不同,笔下的景象和表现的感情也大不一样,下面我们对比着欣赏一下:

一、两种心情:喜悦——伤感

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的是,茫茫原野上草儿长得很茂盛,秋天到了,小草枯了,大火再猛也烧不了小草的根。第二年,春风一吹,小草又伸出了脑袋,不多久,草原上又满是绿色,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呀!

唐彦谦的《春草》给我们展示的是另一种心情:春天一到,天南地北的路边都生长着小草,它依赖着根到处蔓延。春风吹绿小草,又一年过去了,可我还在外地漂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小草呀,你知道我很想家,很伤心吗?

二、两种感情:一个赞美小草,一个思念家乡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赞歌,表现了白居易热爱小草、热爱生命的感情。而《春草》借草又绿,抒发了作者长久在外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思乡之情。

三、景象不同:一个是小草生机勃勃,一个是小草催人回家

你们能发挥想象,根据上面的提示给这两首诗配上不同的“春草图”吗?如果你们对古诗学习有兴趣,还可以从课外找几首在某一方面有联系的诗,对比着读读,看一看是不是“诗人心情不同,笔下景象各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