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中国,农村土地为什么不能“私有”?

 自由飞翔t54re8 2019-12-26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用西方的理论逻辑鼓吹“土地私有化+市场化”的观点。

然而,相比西方所面临的单纯的农业问题,中国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包括农民生计、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稳定。并且“三农”问题并不只是我国才存在的问题,而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长期存在的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难道就真的只有要靠土地私有化来实现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土地私有化,究竟是好是坏。

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教条的教训

对照欧洲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宗主国会将自己的剩余人口、贫困人口乃至于犯罪人群等大规模的转移到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将这些地区的资源,掠为己有。

这样的做法,就缓解了本国内部的人口与土地及资源的矛盾,从根本上避免了目前中国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所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

不论是印度、孟加拉、印尼,还是墨西哥、巴西,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的共同困境,都是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法获得外部积累和向外部转移成本,只能从内部获得资本原始积累。

所以,如果任由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买卖,那么一方面是农村凋敝,小农破产,无地则反。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大批涌进城市而难以就业,导致城市贫民窟化。

这样的结果,一定是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农村贫困地区游击战,城市贫民窟黑帮泛滥,甚至走向恐怖主义。

事实胜于雄辩。我们放眼全球,有许多大型发展中国家,在“照搬”了西方的制度后,普遍受制于耕者无其田和城市贫民窟化,并由此造成了社会的动乱。

我们可以看看印度(一个与中国发展相当的大型发展中国家,甚至它的人均耕地还高于中国),土地私有化和自由流转,导致了印度的地主和种植园主占有了大量的土地,有1/3农民没有土地。这种现状,导致了印度城市出现了大型的城市贫民窟。比如孟买的达拉维贫民区。这里是世界上第二大、亚洲最大贫民区。其房屋拥挤,卫生状况恶劣。不到一平方英里的社区里居住着近100万的人口。

还有墨西哥。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全球化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问世,加快了墨西哥重新开启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集中的进程。结果就是众所周知的社会反抗——恰帕斯州长达10年的农民游击队。暴动农民撕开了墨西哥“经济奇迹”面纱背后隐藏的贫困和绝望。

土地私有化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背道而驰

不论什么制度,都需要结合国情来进行考量。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居多。在经历长期的地主制经济以后,农民都渴望土地。中国共产党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后,农民分到田地也就持续了下来,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

土地私有化后国家就失去了对农地的整体调控,无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吃饭问题难以保障。

其次,即使农民将自己的私有土地放到市场上交易,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风险预判能力,往往会遭遇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

再者,当土地征收发生时,由于土地私有的主体数量大,情况复杂,征收过程费时费力,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在中国,许多中国农民只有同时靠进城务工和在乡务农,才能维持较正常的生活水平。土地私有化后,农民将土地大量抛售,在农村不再拥有生活的能力,被迫来到城市打工,城市可能形成大面积的贫民窟。

如果农民的利益长期得不到保障,就容易引发社会动乱,甚至是黑社会的兴起。

因此,在中国需要保障农民的两个自由,不仅需要自由地进城务工经商,也需要自由地返乡务农谋生。只有进入与退出这两个自由得到保护,社会才能保持稳定的发展。

尽管中国的“三农”问题深受诟病,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轻的。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途径,就应该继续坚持当前的土地制度,不可轻易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