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默杀”误译为“不理睬”,偶然事件影响历史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1945
726日,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宣言发布了。当时日本的铃木贯太郎内阁对此进行了慎重的研究,并发表了一个公报:“政府将采取默杀波茨坦宣言的方针。”意思是:政府不即刻作出答复,将继续研究表态口径。

可是,当时的日本同盟通讯社在报道这件事的对外英语广播中,按照日文字面的意思,把“默杀”一词译成了“不理睬”。于是,同盟国方面大为不悦,认为日本执迷不悟,便加紧了战争行动。不多久,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


在日英辞典中,“默杀”一词除了“不理睬”的意思,还可以译为“不动声色地采取明智的不付诸行动的措施”。有人说,本来该按后一种意思翻译,可是,由于同盟通讯社是在日本军部的控制下,军部为了阻止政府投降,故意译成了“不理睬”。事后查明,这确实是一次误译。

历史的发展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偶然事件改变总的进程。但是,偶然事件却可能对某一历史阶段或某些历史事变发生一定是影响。如果当时准确地翻译了日本政府的公报,以后的情况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

原创公众号:学诗文,或xue_shiwe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