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朽木”也可“雕”

 昵称16177767 2019-12-26


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他的话一向也被称为“圣言”,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但这也不尽然。比如《论语·公治长》里有这样一章:“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大意是说,孔子看到宰予在睡午觉,就说:“已经腐烂的木头,不能够雕刻了;已经生秽的土墙,不可用泥去镘了。对于宰予,还要责他什么呢?”看来,作为先生孔子,是极不赞成弟子睡午觉的,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大白天睡觉,那就没有任何指望了。其实,仅仅因为某个人睡午觉,就认为他无可救药、不堪造就,无疑是片面的。科学地讲,午睡(尤其是赤日炎炎的盛夏季节的午睡)是人们一种必要的休息,“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会休息的人才能更有成效地进行工作。


虽然孔子的这句话说的有点片面,在现代科学面前也站不住脚,但是不知怎的,孔夫子这句骂人的话却代代相传,为不少人所津津乐道。君不闻:孩子不长进、不成器,家长就拿孔子的这句话训斥:“朽木不可雕也。”学生学习差,不用功,老师也一言以蔽之:“朽木不可雕也。”朽木果真不可雕吗?并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腐烂的木头是没什么用场的,但君不见,在能工巧匠的手上,“朽木”仍然可以造就成极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尤其是作为“祖国花朵”的青少年,他们本身的可塑性就很大,他们是否“可雕”,和我们社会、学校的影响,和我们的老师、家长的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少曾经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在我们劳教人员耐心的帮助、感化下,不是弃旧图新,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了吗?我们有什么理由来刺伤孩子们的自尊心呢?


现代教育界有名言: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只要我们能奉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即便是“朽木”,也是可以“雕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