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雄志教授扶阳思想浅析

 华华YHBH0207 2019-12-26
扶阳学说作为中医各家学说当中的一个较为年轻的学说,从“姜附先生”以《伤寒恒论》、《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三书奠定扶阳学说基本理论起始,后以刘止塘-郑钦安-卢铸之-吴佩衡-祝味菊- 唐步琪- 曾升平等为代表的众多医家对其进行传承与推广,以至于前些年中医界“火神派”曾一度盛行,无论民间还是高校皆掀起了一阵“附子热”,其疗效之迅捷自然不言而喻。当然亦有辨证不当而妄用附子者,致使变证丛生,遗患无穷。
发表于《经典中医研究》的“吴雄志教授扶阳思想探析”一文,通过扶阳思想源流、扶阳思想中关于阳气的理论、阳虚证的诊断、扶阳思想治则治法、扶阳误治、扶阳验方六个方面对于吴雄志教授扶阳思想进行了介绍,下面把文章的每个方面进行简要梳理。(特别提示:需阅读作者原文者,可通过文末“阅读原文”处免费下载)

扶阳源流

扶阳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到“阳生阴长,阳杀藏”,《素问·方盛衰论》言:“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是强调阳气之生发之力的最早见端。《伤寒论》相承《内经》重阳气的观点,伤寒论中的三大思想 : 保胃气,扶阳气,存津液,其本质都与阳气密不可分。生命的本质是阳化气的过程,《伤寒论》的治疗思想大部分也都是在扶阳,常常是一剂知,二剂已,疗效立竿见影。且六经为病都与阳气有关。扶阳思想真正形成医学流派乃始于近代川西医学的“火神派”。

扶阳理论


《素问·生气通天论》当中讲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据此提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观点。体表之阳称之为卫气,卫阳。脏腑之阳按一定的循行路线出于体表便是一身藩篱的卫气,这里以卫气的运行为代表来说明阳气的重要性。


人死如灯灭,油尽灯枯,灯枯油竭,人体的阳气根于肾,肾中藏有元阴元阳,为生命之根。当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衰竭的时候瞳孔散大,这便是真阳消耗殆尽的外在表现。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头面四末是阳气分布最多的地方,卫阳之气运行具有剽疾滑利的特点,“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阳化气,阴成形”,阳的最大功能在于化气,阳不离气,气不离阳。下焦阳气不足则腰膝酸软,四肢逆冷;中焦阴液不足则饥不欲食;上焦气化不足则九窍不通头目不清。

阳虚诊断


望神:两目无神,眼神迷离,瞳孔缩小,但欲寐;
望色:面色青灰或㿠白,淡白舌,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望形 : 形体虚浮,轮廓不清晰,指甲月牙少;
脉诊 : 脉象无力,沉、迟、微、细皆可见;
问、触诊 : 四肢逆冷,尺肤凉,背心畏寒,感冒后很难发烧或高烧。

扶阳方药

针对阳虚证而言,三阴三阳病皆可见阳虚,太阳表寒证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阳病兼脾阳虚的柴胡桂枝干姜汤,阳明寒结便秘的大黄附子汤等。

三阴递进,少阴病会见到太阴病的症状,厥阴病会见到少阴病的症状。太阴病主要以脾阳虚为主,主要表现为泻痢,主药是干姜,代表方为理中丸。少阴病的阳虚已经累及到了先天之本的肾,表现为四肢厥逆,代表方为四逆汤。厥阴病最为复杂,阳虚进一步加重,手足厥寒,脉微欲绝,最具特点的温阳药为吴茱萸、花椒、丁香、小茴香、乌药等,代表方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扶阳误治


扶阳误治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诊断失误,二是用药失误。

诊断失误主要表现在与气虚证、血虚证鉴别不清,以及因少阳阳气郁闭而导致的手足厥冷证误认为是阳虚,从而导致用药失误。

此畏寒不一定是病人的主观感受。气血虚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表现为阳虚,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所以温阳药须立足于补气、补血之药的基础上。

少阳阳气郁闭它的本质是气机不通,所以才会出现类似阳虚的肢厥,它的脉象一定是郁滞不畅的,关脉尤显,这时只需通阳即可,四逆散便是代表方,若有夹湿的表现可选清利湿热的龙胆泻肝汤。

扶阳验方

本文选取扶阳验方“八味回阳饮”进行阐述。药味组成:

炙麻黄 15~30g   制附子 9~30g 炙甘草 15~30g  升   麻 15~30g   红  参   6g     淫羊霍30g 仙鹤草    90g      牛蒡子  9g

主治:少阴病,疲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