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又可的“疫气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学说一一曹东义《瘟疫论译注》之张海涛第三讲《瘟疫论》原病篇...

 九州君子好人 2020-01-30
瘟疫病大家吴又可先生是如何认识瘟疫病的感邪途径、发病经过、传变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原病》一篇是吴又可为《温疫论》写的总论。原,最初、本原,此处意为病原,或是推求疫病的根本。“格物致知”是中国知识分子认识世界的光荣传统,吴又可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对疫病的深刻认识上,为其学说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吴又可不同意《伤寒例》“非其时而有其气”的疫气学说,认为“疫者感天地之疠气”,不同于六淫之邪,因此,温疫也与伤寒、中暑有别,这体现出吴又可的独创见解。
张海涛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吴又可在那个时代所面对的困惑与大胆的学术创新。古人认识流行性疫病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人们不断地对疫病的病因、病证和治疗进行探讨。《素问·刺法论》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也曾经被作为经典的论述,一直影响到现在。金木水火土五疫之说,虽然不同于《伤寒例》的寒疫学说,但仍在六淫与季节主气的影响之下。南宋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若夏暑成疫,秋温成疫,冬寒成疫,皆不得同治,各因其时而治之。况一岁之中长幼疾状相似者,即谓之疫也。如疟痢相似,咽喉病状相似,赤目相似,皆即疫也。”郭雍虽然突破《素问》的五疫学说,指出了疫气为病的多样性,但其病因仍然在六淫邪气的范围之中。只有吴又可指明了“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认为疫气不限于五种,而是每一种热病都由不同的疫气所引发。他在《温疫论》的“杂气论”中说:“为病种种,难以枚举。大约病偏于一方,沿门合户,众人相同者,皆时行之气,即杂气为病也。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吴又可关于不同疾病,由不同病原“杂气”所引发的论述,最接近微生物致病学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吴又可的“疫气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学说。“气之不一”,“专发为某病”,不仅仅限于人类,更是吴又可“疫气学说”的一大贡献。
原病篇
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寒而反大温,得非时之气,长幼之病相似以为疫。余论则不然。夫寒热温凉,乃四时之常,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伤寒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邪自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胃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皆都会于胃,故胃气能敷布于十二经,而荣养百、毫发之间,靡所不贯。
凡邪在经为表,在胃为里。今邪在膜原者,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其热淫之气,浮越于某经,即能显某经之证。如浮越于太阳,则有头项痛、腰痛如折;如浮越于阳明,则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干;如浮越于少阳,则有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大概观之,邪越太阳居多,阳明次之,少阳又其次也。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雾早行,空腹者死,饮酒者病,饱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异耶?若其年气来盛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则又不拘于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邪不胜正,未能顿发,或遇饥饱劳碌,忧思气怒,正气被伤,邪气始得张溢,营卫运行之机,乃为之阻,一身之阳气,因而屈曲,故为病热。其始也,格阳于内,不及于表,故先凛凛恶寒,甚则四肢厥逆。阳气渐积,郁极而通,则厥回而中外皆热,至是但热而不恶寒者,因其阳气之通也。此际应有汗,或反无汗者,存乎邪结之轻重也,即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经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能得解?
必俟其伏邪渐退,表气潜行于内,乃作大战,精气自内由膜中以达表,振战止而复热,此时表里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湿透,邪从汗解,此名战汗。当即脉静身凉,神清气爽,划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为顺,即不药亦自愈也。伏邪未退,所有之汗,止得卫气渐通,热亦暂减,逾时复热。午后潮热者,至是郁甚,阳气与时消息也;自后加热而不恶寒,阳气之积也。其恶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阳气盛衰也;其发热或久或不久,或昼夜纯热,或黎明稍减,因其感邪之轻重也。
疫邪与疟仿佛。但疟不传胃,惟疫乃传胃。始则皆先凛凛恶寒,既而发热,又非若伤寒发热而兼恶寒也。至于伏邪动作,方有变证,其变或从外解,或从内陷。从外解者顺,从内陷者逆。更有表里先后不同:有先表而后里者,有先里而后表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表里偏胜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而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而又分传者。从外解者,或发斑、或战汗、狂汗、或自汗、盗汗;从内陷者,胸膈痞闷,心下胀满,或腹中痛,或燥结便秘,或热结旁流,或协热下利,或呕吐、恶心、谵语、舌黑、苔刺等证。因证而知变,因变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详见脉证治法诸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