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余年》郭麒麟:不被父母信任,究竟有多难受?

 余近山 2019-12-26
最近,《庆余年》热播,扮演范思辙的郭麒麟也火了。

在剧中,范思辙可以说是个纨绔子弟,他爱财如命,满脑袋都是生意经。

然而,这在别人的眼里,却是一种大大的“不学无术”!甚至连他的亲娘都不信任他,将其视为“犯浑”。

好在后来有了范闲的信任和支持,他才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由此可见,信任的力量有多大?我先跟大家介绍一个心理学实验。

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来到一所小学,对18个班的学生做了一些能力、学业、社交方面测试后给校长递交了一份名单,说这个名单上的是经过测试后选出来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但让校长和老师保密,不要告诉这些学生。

结果,一年之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测试时,发现这些名单上的学生,一个个成绩和其他方面的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并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求知欲很强。
罗森塔尔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名单是他们随便拟定出来的,很多学生原本的学生成绩、社交情况都比较差,智商水平一般,并且缺乏自信。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主要是因为校长和老师真的相信这些孩子是有发展前景的,即便现在他们成绩不好,表现不好,也认为只不过是暂时的,以更大的信任和耐心对待他们,帮助他们。
学生们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关爱,也变得积极和自信起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证明了信任的力量。
信任力即是信任孩子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要如何提升信任能力?以下是四方面建议:

1
摒弃“为你好”心态
将决定权交还孩子
这里讲的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控制、干涉孩子的日常活动、学习、工作等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不尊重孩子不信任孩子的做法。
我曾经听过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叫她晓蛮吧。
晓蛮是妈妈的独生女,在她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她的妈妈就给她规划了非常完整的一条道路。
晓蛮妈妈的预产期原本在9月份之后,但是为了让女儿能够早一年上学,母亲特意选择了一个好日子剖腹产,晓蛮提前出生;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妈妈送她去了托儿所,目的是让她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三岁开始各种辅导班,每天的日常安排的满满的,精确到每一分钟。

她什么家务都不需要做,只要好好学习,练习特长,参加考试、竞赛拿到好成绩。
她反抗、调皮、不听话时,母亲会打她,会骂她,然后抱着她哭,说自己为她付出这么多,就是希望她能够有个好的未来,过的比别人都好。
于是她收起所有的快乐,专注在学习上。


大学开始,母亲在在宿舍里住了半年,给她洗袜子,洗衣服,去餐厅打好饭带到宿舍吃,不舍得女儿花费一点点时间浪费在生活中的小事上。
晓蛮确实很有才华,弹钢琴、绘画、下棋、读的书也很多,但她很不快乐
朋友跟她聊天说很羡慕她有这么多技能,懂得东西也多;她则苦笑着说,她“宁愿什么都不会,童年能像朋友一样在玩耍中度过,至少曾经有过快乐。”
当时的她,上课、下课、去食堂吃饭、每天看看课外书,不参加学校里的活动,也不跟同学们一起嬉闹玩乐,没什么朋友。
毕业后,她按照母亲的意愿回了老家,家里已经给安排好了工作,是一个很体面又清闲的事业单位,在母亲的安排下相亲、结婚,听说第二个孩子已经3岁,后来听说她又离婚了,因为老公出轨。
母亲开始为她物色新的老公。
再后来,听说她带着最小的孩子自杀了。
大部分家长或许没有晓蛮妈妈那么极端,但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控制干涉孩子的不在少数。

点击封面马上加入书架

比如不顾孩子的个性、兴趣和发展特点,给孩子安排一系列的学习和社交任务等等,孩子长大了,又催着孩子相亲、结婚、生孩子,给孩子安排工作,要求孩子毕业后回自己身边生活,干涉孩子的家庭生活等。
这些控制和干涉本质上是一种不信任,不相信孩子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不相信孩子有能力应对当下的任务。
这种不信任带来的无能为力感和控制感会深刻而持久地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这决定了一个人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做成某件事,达成某些目标,对于社会适应和取得社会成就有着直接影响。
无论父母多想给孩子保护,多想让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但人生中的议题是无法逃开的,最终他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人生。
哪怕这个人生看起来没有那么光鲜,没有那么顺畅,但是自己掌控自己命运的自由和幸福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提升信任力最根本的理念所在。

2
要信任,不放任
信任很重要的体现是放手,即放下对孩子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在适当范围内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我负责。
关于信任孩子,我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我们信任孩子,孩子却糊弄我们,还能再信任他吗?”。
信任孩子是一种态度,一种教育孩子的信念。
我们不是因为孩子做出了某个好的行为就信任孩子,因为孩子犯了某个错误就不信任孩子,而是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相信孩子。但信任不代表放任,而是要评估具体情境辅助以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陈忻老师曾经分析过一个案例,有个妈妈说学校让家长检查孩子作业后签字,我们信任孩子,让他自己检查,结果他却根本没检查,作业好多错误,甚至有的都没做完,以后再也不敢信任孩子了。
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看孩子处在什么认知阶段,孩子能不能检查出错误,孩子是不是知道自己检查作业意味着什么。
不符合孩子发展阶段却硬要孩子自己负责,这不是信任,这是放任;另一方面,也要看父母是否跟孩子建立了安全的包容的关系。
孩子是否是因为害怕被责备而不敢说实话,而非有意糊弄孩子,这些都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任何一种理念和方法都不要机械地去用,一定是要结合实际。

3
信任孩子的行为
不要带着成人的预设揣测孩子

信任孩子同样表现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要先入为主、带着成人的预设揣测孩子,而是要倾听孩子,与孩子沟通。
如果觉得有必要强调规则和做事方式,可以进行引导,而不是采用让孩子羞耻和愤怒的方式表达。
很多家长会说,我自己的孩子,我还能不相信他吗?在实际的相处中,父母的言行、表达方式却经常透露出对孩子的不信任。比如:
曾有个妈妈就关于孩子逃学的话题咨询我,有个细节我印象非常深刻。孩子平常比较调皮,爱玩儿。


有一次孩子早早放学回家,妈妈问,你怎么这么早回来了,你是不是逃课了,看我不揍你。
孩子生气地大哭,她才知道是学校因为维修问题提前两个小时放学。
这个细节充斥在妈妈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比如,孩子放学晚了回家,妈妈会说,你又在学校贪玩了是不是,回来那么晚,就知道玩儿。
其实孩子就是一起和同学们在学校做作业回来晚了。
在长期这种不信任的沟通中,孩子慢慢变得叛逆,不愿意跟父母说实话,也不愿意上学,逃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对于这个儿子逃学的妈妈和我的妈妈,他们不是不爱孩子,但是由于他们习惯化的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
把成年人的心机和算计代入到对孩子的评价中来,让孩子感受到不理解、不尊重和不信任,伤害孩子的感情,也伤害了亲子关系。

4
接纳孩子犯错
引导孩子承担责任

无论父母是否允许,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可能不犯错,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重要的是父母面对孩子犯错时的态度和行动,这展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曾有一个来访者来做咨询,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如何面对犯错。
她说,小时候一次考试没考好,父亲就会把她打一顿,让她记住得好好学习。
不小心把杯子摔到地上,妈妈会大声呵斥她,说她笨,什么都干不好,即便是一件小事也会遭到父母严厉的指责和训斥。
孩子犯了错,自己其实意识的到。他们本身就处在紧张、羞愧的情绪之中,如果父母对此再大发雷霆,只会让孩子的负性情绪变得更加激烈,并接收到“不可以犯错”的信息,反而会忽略当下的错误。
因此,面对孩子犯错,父母首先要冷静下来,了解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共情和安抚孩子。
其次,在处理了情绪之后跟孩子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下的结果,和孩子一起分析,有哪些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避免下次再犯。
最后,要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这里的负责不是要把孩子骂一顿或者打一顿,而是承认犯错的结果,比如向当事人道歉、弥补损失、采取补救措施等。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要重点完成的发展任务,帮助他们培养对应的心理品质。
其中0-1岁是孩子对父母建立基本信任的阶段。
当他们可以信任父母时,他们就获得了在这个世界基本的信任感,由此孩子能够培养“希望”这个品质,会对自己有信心,有希望,敢于冒险,敢于探索。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信任之上,父母的信任需要做在前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