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俗释义《道德经》第十三章

 峨眉佛光 2019-12-26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

【译文】受到宠爱或遭受羞辱后,都像是受到了惊吓,把宠辱看成是重大的祸患将要降临到身上一样。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受宠就会比没受宠的人,高人一等。受辱就会比没受辱的人,低人一等。(宠辱就等同于得和失)得到宠幸应该警惕,得到羞辱也应该警惕。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假如我没有身体,我又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看重天下像看重自己身体一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的重担交付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的身体一样的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释义】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得到宠幸反而要像受到惊吓、警惕一样呢?其实在前面的作品第九章、第十章的【延伸】中已经说过了。只不过是文字不一样,但是意思确是一样的。

受宠就会有人争宠、嫉妒,有人争宠、嫉妒就会带来灾祸。比如古代的皇子、皇妃。兄弟相残,姐妹相杀的不知有多少。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些人一成知名人物或在职场被老板宠幸,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却不知道“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如果总是保持这种心态,那就可能离祸患、负面效果、跌落神坛也就不远了。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受辱也是一样,比如A遭受到C的羞辱,C就会在心里上觉得自己比A高人一等。如果A总是受C的羞辱而又想不到办法解决的话,那C就有可能得寸进尺,结果就是A越来越惨。或者A为了不受羞辱而采取强硬措施(你懂的),同样也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或者更甚。比如杨志卖刀、林冲的经历。无论是受宠还是受辱都可能是灾祸的开始,所以看待宠辱,就像是看待大的祸患将要降临到自己身上一样。

2.“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为吾有身”指的是看重自己身体和爱护自己身体的人。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的。也就是上面说的“宠辱若惊”,受到宠幸和受到羞辱都会警惕的人。

“及吾无身”,人又怎么会没有身体呢?这里的“及吾无身”应该指的是那些不在乎自己身体的人。也就是肆意妄为、放纵自己的欲望、不爱护自己身体、不管不顾、想怎样就怎样的人。

结合上面的解释,最后一句就不难理解了。“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托于天下。”应该把天下交给看待天下像是看待自身一样的人、爱护天下像爱护自身的人(也就是上面说的“为吾有身”“宠辱若惊”的人和前面讲的圣人)。因为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让天下万物受到伤害的。如果把天下交给“及吾无身”的人(比如夏桀和商纣王),就会让天下生灵涂炭。

以上完全是个人愚见,对与不对请各位看官自己去思索、验证。喷与不喷,各位请随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