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认为独立的人格比生命更重要

 随e飞翔 2023-01-27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常看到有人把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话,写成条幅,精心裱好了,挂在堂前。一方面是为了提醒自己好好做人,一方面也是为了向世人表白自己的心迹。而一旦有人目睹这一条幅,便都对主人多有了一份敬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回到内涵丰富的《道德经》里,来寻求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指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何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无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用今天的话来解读老子所论述的意思是,无论是受宠还是受辱,都会使人感到惊恐。对生命的珍惜就像对重大祸患防范一样,人们都会十分地重视,而不敢掉以轻心。为什么说宠辱若惊呢?是以为,宠与辱对 每个人的尊严都是一种伤害。受辱固然使人尊严扫地,受宠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因为施宠者是上人,受宠者则是甘作自贬人格的下人。主人施以宠信,下人必然会受宠若惊;下人得不到宠信,也必然会感到失落。这就是宠辱皆使人惊恐的原因。

为什么说贵大患若身呢?这是因为,人生之所以会有许多的麻烦与祸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有生命。如果把生命看成不是自己所私有,并做到置生死于度外。那还有什么祸害可怕的呢?因此,一个能够做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都交付给世人的人。世人便会放心把天下托付给他。一个能够做到爱护自己生命一样关爱世人的人,世人也必然放心把自己交付给他治理了。

文章图片2

老子通过这一番详细的论述,是想让后人明白几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对一个人而言,无论是受宠还是受辱,都会令人感到惊恐不安,甚至会成为自己的负担;

二是因为宠与辱都会使人失去独立的人格;只是失去自尊的形式和表现不同罢了,恩宠的思想和理念,实际上是卑下的;

三是人生之所以遭受许多麻烦和祸患,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有“有身”的私心和妄念。这样的人过份地看重自己的荣辱得失,并将得不到荣宠,受到辱患,视为人生之“大患”。

四是和“有身”的思想理念正相反,有“无身”这一正确荣辱观的人,却把荣宠和屈辱看得很平淡,受了屈辱也不以为然,像没啥事似的。

五是“无身”正是“贵身”、“爱身”的崇高境界。由于“无身”才能够做到忘我,不为荣辱而失道性,不为得失而自贬人格,并敢于损自身而奉天下,以“贵身”和“爱身”的德性善待天下人,那么他就一个修道有成的圣人了。

文章图片3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就能够确立正确的荣辱观,正确地对待生死,彻底地脱离患得患失的精神境界,并在把自己的一切都交付给社会和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