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医话 | 瘾疹瘙痒缠绵不愈,针刺1个疗程再无复发

 中庸为善为美 2019-12-27

本案患者素体阴血偏虚,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病。作者取曲池、合谷、足三里、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穴达到养血祛风、滋阴润燥、健脾祛湿之功,使缠绵之疾得以痊愈。


患者,女,53岁,2018年12月3日初诊。

主诉:皮肤瘙痒5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20年前自生产后开始有皮肤瘙痒的问题,2018年夏天瘙痒越发严重,并出现淡红色风团,尤其是在每晚盖上被子后或洗浴后加重,以四肢最为明显,但数小时后消退,患者未接受任何系统治疗。

刻诊:患者体型瘦小,面色萎黄,四肢皮肤松弛干燥,抓痕显见,皮肤未见有明显的风团痕迹,双下肢小腿皮肤内外侧显见褐色素斑,心烦易怒,纳可,四肢易发凉,近来睡眠质量欠佳,已停经2个月,二便正常。舌尖红,舌边有齿印,苔白微厚,脉滑而细弱。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诊断:瘾疹。中医证型:血虚风燥,兼脾虚夹湿。

治法:养血祛风,健脾祛湿。

治疗方案:针刺主穴为曲池、足三里、血海;配穴为合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操作: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选择0.30mm×25mm毫针针刺曲池、合谷、太冲,进针深度为15~20mm;0.30mm×25mm毫针针刺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进针深度为20~25mm。以上穴位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嘱患者放松心情,忌食生冷,饮食宜清淡。

治疗5次后,患者自诉洗浴后仍有轻微瘙痒症状,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为巩固疗效,守方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诸症悉除,随访后再无复发。

按 语

慢性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以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临床特征[1]。该病可因卫外不固,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表;或因肠胃湿热郁于肌肤;或因气血不足,虚风内生;或因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而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病。

患者自生产后开始出现皮肤瘙痒,服用补药后易发热,属虚不受补。因饮食和作息不规律,2018年夏天瘙痒越发严重。初见患者,其面色萎黄,易急躁、焦虑,患者平素脾气欠和,容易发怒,近5个月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的现象,直至2个月前停经。笔者认为,患者素体阴血偏虚,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致风邪搏结于肌肤而发病,加之患者已渐入更年期,因而诱发此病,其发病之本在于肾,累及肝脾,属正虚邪实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肾为先天之本,精气所藏之处,主生殖,肾阴肾阳是人体各脏腑阴阳的根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阴阳生化之源,脾虚失运则气血阴阳生化乏源,加之更年期已至,天癸将竭,生理功能及机体阴阳失调,血虚日久则肌肤失养,化燥生风,风气搏于肌肤,故见面色萎黄,风团、瘙痒反复迁延日久,下肢褐色素斑显见,脉细弱等阴血虚现象。津血同源,血虚亦致阴血不足,虚火内生,故伴心烦易怒;又因脾虚水液运化失常而生湿,故见舌边有齿印,舌苔白微厚而脉滑。

曲池合谷为大肠经之合穴与原穴,曲池清解里热、散风止痒、调和气血,合谷补气。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补之益气理中,泻之升阳降浊。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属脾经之穴,阴陵泉属脾经之合穴,三阴交乃脾、肝、肾三脉交会穴;血海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与曲池配合专治瘾疹。曾祥新等[2]总结近15年来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选穴规律,认为曲池与血海是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足三里与阴陵泉、三阴交配合可健脾祛湿,益气养血,滋阴润燥;太冲配合三阴交可疏肝理气。诸穴相配,达到养血祛风、滋阴润燥、健脾祛湿之功,使缠绵之疾得以痊愈。

参考文献 

[1]程塞渊,杨波,李咏梅.“瘾疹”及其相关病名的探讨[J].中医药文化,2018,13(2):86-91.

[2]曾祥新,孙忠人,吕晓琳,等.针灸治疗荨麻疹的选穴规律[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5):420-423. 

本文原标题《针刺治疗缠绵性瘾疹验案1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