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视点:生活方式为什么如此重要!

 佰草轩 2019-12-27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的登记资料。统计发现: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出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图1)。

各地区0~30岁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较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快速增高,80~岁组时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各地区20~50岁组女性发病率均略高于男性,5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3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人数快速增高,60~64岁组的发病人数最多,其后发病人数有所下降。总体而言,各地区男性、女性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图2)。

发病率前5位的癌症均包括:肺癌、胃癌和结肠直肠癌(图3)。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依然包括:肺癌和结肠直肠癌(图4)。

下面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基本观念,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理解以上数据和下面要讨论问题的基础。

“肺”是什么?中医认为:肺是“气”的交换系统;西医认为:肺是呼吸器官或者呼吸系统。

“胃”(包括结肠直肠)是什么?中医认为:胃(结肠直肠)是物质能量的交换系统;西医认为:胃(结肠直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器官或系统。

(上面我们提到了“交换”这个词,也很重要!后续文章进行专题讨论,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关注“佰草轩”公众号,参与讨论)

看到这里有些网友也许已经“悟”到了一点什么!

下面做解释和说明:“肺”和“胃”(这里简单称呼、并不严格)已经包括了人体与外界发生交换关系的全部,其特征是这两个“系统”都包括“进”和“出”,在人体与外界关系这个层面,只有这两个系统具备这个特征,是不是这样?

所以,按照中医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可以把“肺”和“胃”的功能统一描述为:人体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的系统。

但西医却做不到!

这就是两者对问题的认识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地方。

那么问题的答案也就逐步的浮现出来: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发生的原因,中医认识的落脚点就是研究人体“进”和“出”的问题。

换句话说:不是”进“出了问题,就是”出“出了问题!

西医的认识就很复杂了,这里不罗列了,有兴趣的网友可查阅相关资料。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对中医和西医有褒贬之意,只是希望大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观念!

同时,对今后防治各种癌症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好了,如果你看明白了以上的内容,那么我对上面的统计数据进行一个解读:

第一:癌症发病趋势的问题。

近一百多年来,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按照常规思维来推断,疾病防治理论和技术越来越进步,疾病的发病率应当逐步下降才对,为什么不降反升呢?

这又是一个认识和思维方式的问题!

答案是:科学和技术本身本来就不可能解决癌症的问题,反而有可能是造成癌症发病率高的原因之一。人们在越来越走近科学技术的同时而越来越远离了自然!科学技术在拓展了人类对抗外界能力的同时,自然法则的强大威力却在人体内部以其让人类无能为力的方式发生作用。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才能逐步消除癌症的危害!

第二:癌症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

人在童年、少年及青年期这个阶段人体发育尚不完善,抵御外来病邪的能力偏弱,但癌症发病率却偏低,30岁以后发病率快速增高,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癌症的发病过程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等你发现的时候也许已经到了晚期了,是不是这样?

那么这个缓慢过程是什么,就是日常生活、就是生活方式!就是每天人们都要有的“进”和“出”。

“进”和“出”不平衡就会得病,“进”少“出”多生命不可持续,“进”多“出”少就会得癌症!

第三:癌症的高发部位。

根据上面的说明已经自然明白,为什么癌症的高发部位是“肺”、“胃”和“结肠直肠”。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从根本上防治癌症必须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做起,首要的是要改变错误的观念,这也许是最难的!

这也正是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根本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