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肉多认知衰退快!人体数据首次证实,中年人体内脂肪量多,会影响部分免疫细胞,加速认知功能衰退,肌肉多...

 长沙7喜 2019-12-27

从球形闪电到身轻如燕,减肥成功加顺利保持,算是奇点糕过去一年最大的成就啦。亲友圈经常发出的灵魂质问就是:你怎么能保持住不反弹的呢?

道理其实挺简单。虽然奶茶火锅的诱惑大,但提前避开中年油腻,对身体好处更大啊。非要胖起来再下大力气减,那还是维持住不胖好嘛。

面对诱惑还是要顶住啊,顶住

(图片来源:Pixabay)

保持住不胖的好处,可不止体现在身材上。

近期,一项美国科学家对4000余名参与者进行的人体数据分析首次证实:中年人身体的脂肪和肌肉总量,可以作为预测认知功能的有效指标,脂肪多与认知功能低有关,肌肉多则是和认知好有关

而且研究还发现,中年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比例,也随着肌肉和脂肪比例变化发生了显著改变,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变化,很可能决定了会不会人未老脑子先老。这项研究发表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1]。

这配图简直不要太直观啊

(图片来源:艾奥瓦州立大学)

人到中年要想保持住体型,一般是要付出加倍努力的,因为正常衰老过程的一个方面,就是全身的肌肉量减少、脂肪量增加。但如果本来就胖,或者是这个过程中胡吃海喝不好好控制,就是自己当猪队友,搞出乌龙助攻了。

脂肪过多,就会在全身各处诱发慢性炎症,这对健康肯定是有害无益的。由于血脑屏障也会在衰老+炎症的双重影响下变弱[2],躲在这层护盾之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实也逃不过炎症的侵袭。

在动物实验里,一天的高脂饮食,就够给大脑带来不良影响了[3]。不过在之前,对于肥胖和认知功能关系的分析,往往是通过体重指数(BMI)这个比较粗糙的指标分析,这可不够精准医学时代用的。

胖是内脏脂肪(VAM)影响多,还是非内脏脂肪(NVAM)多?除了C反应蛋白,还有没有更细化的炎症标记物?具体到细胞层面,是哪些家伙参与了脂肪煽动的,让人脑子老去的全身炎症?

分析越多,可能才越接近真相

(图片来源:Pixabay)

这些问题,就是进行本次分析的艾奥瓦大学团队想要解决的,而想要大规模的详细数据,尤其是通过CT/MRI扫描看到的内脏脂肪/非内脏脂肪比例,还真不是容易的事。

因此,研究团队调取了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中4000余名符合各项条件,尤其是做过脂肪比例扫描、抽血检查免疫细胞比例这两项检查的参与者数据,参与者们经历了为期六年的随访,他们变化如何呢?

看下面这张图就明白了。随访开始时参与者的身体肌肉量(LMM)、非内脏脂肪和内脏脂肪重量,都和流体智力得分有明显关系,肌肉越多趋向于得分越高,而脂肪越多就趋向于得分低,而流体智力得分,是能够充分反映认知功能的指标。

从左到右分别是肌肉、非内脏脂肪和内脏脂肪与流体智力得分的趋势图,肉多了分高,油多了分低

而在免疫细胞比例上,变化也是有倾向的,比如在女性当中,白细胞计数更高就与流体智力得分下降有关,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起到的则是保护作用。对男性起到保护作用的,则换成了嗜碱性粒细胞

把这两方面的数据结合到一起会怎么样呢?

分析显示,内脏脂肪更多,在女性身上就会同时导致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增加,两群细胞一个是有害,一个是保护,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七三开,还是白细胞多的害处更大。

好在这种复杂的情况,只体现在了内脏脂肪这一个指标上,而肌肉量和非内脏脂肪的变化,与免疫细胞的波动关系并不明显。

再结合教育程度、收入阶级等因素,研究团队得到了下面几个看起来就相当复杂的公式,可以预测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是不是看着都晕?将来还是搞个App让医生们去算吧

普通人的话,倒不用记住这个公式,只要记住肌肉多脂肪少,有益免疫系统对认知功能的保护就好啦。只看体重不看肌肉脂肪比,那可真的Out了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研究的目标,是要分析肌肉和脂肪比例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研究当中涉及的细胞亚群继续深入分析,看看有没有治疗手段干预的潜力。

都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看完这论文的奇点糕是不信了。这么一想,那些出没在帝都街头巷尾,练得浑身腱子肉的老大爷们,怕不是个个头脑超棒吧?感觉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真相和秘密计划……

编辑神叨叨

全体奇点糕呕心沥血呕心沥血呕心沥血打造的重磅音频课程《医学趋势50讲》终于上线了。我们一口气帮你同步了全球医学前沿领域最重磅的进展。只需500分钟,让你彻底搞懂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课程亮点如下:

1、全面:一网打尽最重磅的医学前沿进展。

在这套《医学趋势50讲》中,我们囊括了免疫治疗、干细胞、微生物、人工智能、二代测序,抗癌新药研发等15个重要的前沿领域,帮你将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成果一举收入囊中。

2、紧跟趋势:帮你无缝同步全球认知。

奇点跨学科专业知识团队,依靠强大的自有数据库系统,每天跟踪全球3000多本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实时把握医学前沿科技最强劲的脉搏。和全球认知同步,你不需要费心费力,我们把全球脉动送到你的耳边。

3、有趣易懂:不用绞尽脑汁,就能理解全球医学顶尖难题。

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论文往往晦涩难懂,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导致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这一次,我们帮你把艰深晦涩的前沿学术调制成清新爽口的科学小品,让你在享受科学之美的同时,轻轻松松理解医学顶尖难题。和全球最聪明的大脑思考同样的问题,你也可以。

头图来源:Pixaba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