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头脑风暴:来源于麦肯锡的四步思考法

 阿布的书柜 2019-12-28

最近因为写稿、签约、投稿等各种事情缠磨的焦头烂额,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一样,不知道所以然。为了解决问题,我咨询各方面的老师、专家,但是,所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我自己确实没有任何思路,真是想直接“凉拌”得了。

当然,“凉拌”只是说说而已,生活还得继续,该解决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麦肯锡笔记思考法》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我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思考自己的现状,发现原来,自己的思考纯属胡思乱想,没有思路,没有方法,所以过于凌乱也是不可避免的。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岛祥誉,Senju Human Design董事长,曾经就职于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麦肯锡工作的时候,他发现身边的前辈和同事只是利用3中笔记本就能够从复杂的状况中准备找出“真正的问题”,在实际的行动中也会游刃有余。

《麦肯锡笔记思考法》这本中,交给我们按照问题解决的4个步骤,在每个步骤中选择相应的笔记使用方法,就能够边写边思考,在短时间内整理出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一步:找出真正问题的笔记

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有时候遇见了问题,往往看到的浮于表面上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并没有发现。比如,我签约出现了问题,我第一时间认为是稿件质量不好的问题,但是这很明显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并不是“真正的问题=Issue”。这个时候,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按照Where(问题所在)、Why((原因)How(对策)三种意义进行区分。如下:

Where(问题所在)

稿子写了很多

能够过稿的很少

签约后质量不尽如人意

编辑要解约

Why((原因)

看书少,故而输入太少。

对平台的分析不够

签约后放松自己

因为有宝宝,写作时间得不到保证。

How(对策)

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

仔细研究平台样稿

采用同题写作的方式

照顾宝宝的同时,采用不同的输入方法进行输入,比如听有声书。

利用上面的笔记分析法,不难发现自己的思路已经很清楚了,接下来该怎样做也很明了。


第二个步骤:用来建立假设的笔记

发现了真正的问题后,接下来就需要去解决办法进行验证。这个时候就用到了“空雨伞”理论。空雨伞理论最近在商业活动中都经常使用的一种理论,即:

天空有乌云(事实)→看样子要下雨(解释)→应该带雨伞(行动)

空雨伞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眼前发生的事实作出解释,从而导出必要的行动。仍旧以写稿签约这事来说,呈现出来的图标是这样的:

真正的头脑风暴:来源于麦肯锡的四步思考法

利用空雨伞的图标,将信息在笔记本上分组呈现出来以后,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个步骤:用来验证假设的笔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找出问题,提出一些假设的解决办法后,就要进行验证这一步。

在麦肯锡,员工们在这一步的时候往往采用的是横线笔记,将大量的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验证假说就要对实现的假设做提问,也就是说:从针对假设提出的问题之中得到回答,如果相互之间没有矛盾,那就能够验证这个假设,迅速找到执行解决方案。

如图所示:

真正的头脑风暴:来源于麦肯锡的四步思考法

图二


第四个步骤:用来取得成果的笔记

大岛祥誉说,“在麦肯锡,当发现基本的Issue和解决办法的时候,也同时能够发现应该怎么做才能取得有逻辑和说服力的成果。”

笔记是用来理顺思路,找出解决办法的,这里需要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概括处理。大岛先生给我们提供了集中形式的例子,比如说,用家中好形式来锻炼概括能力。加重号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每篇文章的开头都加一个黑色的小点“·”,就和图片一种的形式一样。

另一种是用金字塔的形式概括笔记的例子。利用图表的形式,让主张、理由、根据这三个要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图所示:

真正的头脑风暴:来源于麦肯锡的四步思考法

图三

老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存在于思维中的信息呈现在笔记本上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直观的感受,这样更容易发现其中的关联点,从而更加有效地处理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