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齐物论》——从无到有再到万物分类再到是非评定的进化过程

 峨眉佛光 2019-12-28

作者:杨本枢

庄子《齐物论》——从无到有再到万物分类再到是非评定的进化过程

庄子和蔺且在一杯清茶和一堆竹简中度过了一个个夜晚。寒冷的夜晚,他们裹紧身上的破袍子以抵御严寒的侵袭;炎热的夏夜,他们摇晃着蒲扇驱赶蚊虫的叮咬;唯有春秋的夜晚,那温暖的烛火,透出丝丝甜意的清新空气如同一剂催化剂触动着他们的灵感,他们不知疲倦的讨论……

蔺且正在阅读老子的文章,看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就问道:“老师,老子认为在天地之前,还有一个物的存在,这个所谓的物周而复始的运行,可以成为天下之母。现在看来,老子的认识是正确的。您说,老子是如何认识到的?”

庄子说:“老子确实非常伟大,凭借他的认识能力以及对社会的洞察力可以称得上至人。”

庄子拨了拨灯芯,昏暗的房间立即变得明亮起来。庄子继续说道:“上古之人,他的认知也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能达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分为几个等级。第一等级是认识到最早的世界是没有天地万物的,老子就属于这个等级。这是最深远的认知,再也没有比这个等级更为深刻的认知了;第二等级是认识到世界有天地万物,但是,天地万物不分彼此,没有界限,和谐共生;第三等级是认识到天地万物有分类,有区别;第四等级是认识到天地万物不但有分类还有是非、善恶、优劣的差异。第四等级的出现恰恰是道日益衰落的原因,人们的私欲日益膨胀致使道日益衰落,正如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说到这里,老子发出了一声感慨“现在的社会有物成、道亏还是没有物成、道亏呢?如果说有物成与道亏,那昭文弹琴就是最好的说明:无论琴技多么高超,都无法把所有乐音都囊括进去,总有遗漏的地方;如果不弹琴,就不存在乐音的遗漏。可以说,昭文弹琴、师旷击鼓、惠施身靠梧桐树辩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因此而流芳千古。”

“他们向世人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将自己的爱好灌输给别人,可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些技艺也不感兴趣。惠施一辈子痴迷于离坚白的无聊辩论中,昭文的儿子继承昭文的遗志却难现他爹的才华,”庄子结束了自己的感慨。

庄子《齐物论》——从无到有再到万物分类再到是非评定的进化过程

师旷

蔺且听得入了神,连续几天的讨论,使蔺且对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把握得更加到位,听完老师的感慨,他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蔺且说:“由是观之,如果说昭文弹琴、师旷击鼓、惠施辩论称得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芸芸众生也可以称得上有所成就啦!因为他们三人把自己的技艺强行灌输给别人,而别人没有接受,连昭文的儿子都难承父业,他们实际上是失败的。把失败的人硬说成有成就,那么,也可以把学不来绝技的我们说成是有成就;同样的道理,如果说昭文弹琴、师旷击鼓、惠施辩论都称不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芸芸众生都称不上有所成就啦!因为他们身怀绝技却无法传承,不能称得上有所成就,何况学不来绝技的芸芸众生呢?”

“所以说,是否有成就,不能看某一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蔺且补充道。

庄子赞赏地点点头,说道:“说得好,圣人的追求就是不要发出耀眼的光芒,要低调、内敛的做事,要大隐隐于市,就像老子说的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以无为的态度循道而为的生活即可,这才是真活明白了。”

庄子说到这里又开始激动起来,他又开始在狭小的房间里踱起步来,“我们今天的讨论在外人看来不知道是否认可,赞同也好反对也罢,我俩、外人总归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从这个角度看,大家又没有区别了。”

“虽然老子说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但是,我还是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宇宙有个起源,在起源之前有个未知状态,在起源之前的未知状态前还存在一个未知状态,直到无穷尽的未知状态;同样的道理,宇宙有天地万物,在天地万物之前有个无的状态,在天地万物之前的无的状态前还存在一个无的状态,直到无穷尽的无的状态。就像老子说的有无相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无是个玄妙的东西,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无?什么才是真正的有?就像我现在说的话,是说了呢?还是没有说呢?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同。”

原文: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庄子《齐物论》——从无到有再到万物分类再到是非评定的进化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