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去的港味 香港老店年底掀起结业潮!

 超然姐姐 2021-11-16

超然

超然脱俗,不畏世俗真性情:卓群洞见,无涯学海泛轻舟

又是一年年尾。旧的一年过去,许许多多的告别也随之而来。在香港,又有一批特色老牌餐馆宣布了年终结业的消息,即将在无声中与港人道别,令人惋惜。很多对这些老店有着独特感情和记忆的顾客们都十分不舍,纷纷赶在店铺结业之前再去打卡品尝一次。

一家老店,早已不仅仅是吃饭的处所,更是人与人联结的纽带,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而向来以美食天堂著称的香港,随着无数老店的消逝,属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也正在被带走。

香港为何容不下地道美食老店?怎样才能留住港人的美食记忆,是每一个老店落闸时都引人深思的问题。

多家老店无声消逝

其实,要盘点近年来结业关门的香港美食老店,可真是不少,数数都令人心疼。光是年底刚公布结业的重量级老字号饭店就有2家。

位于太子的凤城酒家就是其中一间。这间拥有35年历史、屡获米芝莲推介的酒家,见证了香港多年来的风风雨雨。由于现年82岁的老板谭国景宣布退休,就将在12月31日结业。近期,酒楼不仅日日都生意爆满,还有不少无法亲身赶来告别的老顾客都特意打电话来问候店家和员工,为他们送上祝福。

凤城酒家

另一家已屹立旺角广东道半世纪的中国冰室也将在年底结业。这家冰室可谓历史相当悠久,早在1964年就开业了。这间旧室冰室曾经见证了港产片最辉煌的时代,多套为人熟悉的港产片的拍摄场地,如《新不了情》、《江湖告急》、《PTU》等都在二楼雅座取景。而宣布年底突然结业,就要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中国冰室

今年年初宣布结业的莲香楼也是香港的一家老字号茶楼,以前更是不少游客来香港打卡时的必食地。而这家拥有92年历史、主打怀旧味道的粤式茶楼也因为租约期满,于早前结业了。

但所幸莲香楼的几名老伙计舍不得茶楼,最后决定接手这家老字号,并改名为“莲香茶室”,原先的一些怀旧点心、鸭嘴茶壶、环境装修等等一概保留,把这近百年的历史延续下去,但营业方式上还有略有改变。

另一家开业近70年,一直坚持用竹升法人工制作面条,位于湾仔的永华面家也逃不过同样的命运。尽管人工面条已经在现时的香港十分少见,这家店铺也因此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食客,但在去年831日,这家地道面馆还是因为人工和租金的原因结业了。从此能吃到如此具有匠心的手工面条的店铺,又少了一个。

类似的老店还有很多,像屹立中环九十年的民园面家、开业六十多年的沙田枫林小馆、以花胶牛扒驰名逾四十载的湾仔乐意扒房等,都在近年默默退场,尘封在岁月之中。

老店是香港最独特的风景

其实,细细想来,为何老店在香港这座城市中如此珍贵和独特,就是因为这些店铺承载着最正宗的“港味”,是香港最原本的生活方式的留存。这将香港这座摩登城市,与其他国家、其他地区同样极具现代化的钢铁森林区分开来。

一家家的美食老店,虽然其貌不扬,夹杂在大街小巷,但是他们却往往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其之所以被那么多港人所留恋,就在于你能看到熟客和店家一同经历岁月和历史的印记,食物的味道和做法得以存续,其实是与这一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相辅相成。这也是为何人们一看到港式茶餐厅、旧式酒楼,就能想起曾经黄金顶峰时代的港产片。这种文化沉淀的魅力,足以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们来到香港驻足。

从飘着香味的菠萝油、公仔面到街边嘈杂的大排档,人声鼎沸、慢悠悠的茶楼,香港的老店文化,源自于那份初心和传续。时代飞速的变化之中,不变才是最令人感动的。而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店,见证着香港人经历的风风雨雨,也连结着一个城市的食材、技艺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近年来,每当老店又迎来结业潮,都有港人十分着急:再这样下去,明天的香港会不会变得大家都不认识?

曾经遍布港九的大戏院已经在历史中消失,小贩、大牌档和巿集也在一点一点变少,剩下的只有一个个大商场、大楼盘,当香港愈来愈失去曾经的特色,守住老店,就是在守住香港的记忆。

老店关门  高租金是罪魁祸首?

其实,相比内陆很多城市,香港在保护传统文化、历史建筑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但是为何近年来这里一次又一次地迎来传统老店结业潮?仔细分析,这离不开香港最无奈的土地租金难题。

曾有港媒一语道破了香港老店频频结业的最关键原因:“小店会关闭,但死因大多都不是太老,而是因为要交租。”

香港作为举世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向来信奉“自由市场”。但是这个自由,说穿了其实是业主、富人或企业才有“自由”的市场,业主动辄可疯狂加租,租客议价能力极低,即使是开了几百年的老年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个问题。即使生意再好,赚得再多,但只有业主一加租,可能利润就全没了。

而每年,进入米其林榜单的餐厅中,都有店主怀着喜忧参半的双重心情。喜的是得到了业界的肯定,而忧的是大概率要涨租。

所以香港一直有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叫做米其林魔咒。因为凡是入选了米其林的店家,都会面临涨租的难关,而大部分的餐厅往往扛不住巨大的租金压力,而纷纷倒闭。所以香港人戏称如果有餐厅入选了米其林,那是遭遇了“死亡之吻”。

据悉,今年一间主打正宗马来菜、开业18年的湾仔“莎巴马来西亚餐厅”,虽然多年来一直守住米芝莲光环,但还是难敌租金压力,于10月结业了。餐厅老板曾于Facebook专页,透露餐厅开业时即遇上2003年SARS,但经历2008金融风暴后也撑了过去,但最终因租约期满,加上“租金贵,货物不停上涨”被迫结业。结业前他曾接受传媒访问指,每月餐厅的已经租金高达20万

所以,面对高昂的租金,即使老店再想把这份传统的美味延续下去,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离去。而令人心痛的是,传统小店大多难以“复活”,即使未来租金下调,早前因租贵结业的小店要东山再起,装修、员工招募、启动资金,都是要翻越的重重难关。即使回来了,也未必是曾经的那家店,那种味道。

守护老店,香港需要做更多

面对老店越来越猛烈的结业潮,曾经熟悉的“港味”渐渐消逝,如果继续坐视不管,那么只会眼睁睁看着这个别具风情的香港离开公众的视野。

守护这属于所有香港人的记忆,无疑需要做更多。这其中,首先政府就需要采取更多措施,缓解老店、小店的租金压力。

如何控制租金上升?需要政府推行商铺的租务管制,规管租金升幅;或将小店置于受保护的条款之下。虽然这些做起来也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不早日开始,那么永久消逝的老店只会更多。

香港一直号称亚洲的美食天堂,在这里可以尝到任何国家的正宗美食,但是如果有一天,偏偏最地道的香港传统美食都因经营困难而完全消失在这座城市。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