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双飞金燕子 2019-12-30

今天我们继续看《资治通鉴》的案例吧,咱走着~~~

今天引用的故事出处:《资治通鉴》第19卷汉纪11

故事白话文翻译:此时,博士官狄山认为答应与匈奴和亲于国家有利,汉武帝为此向张汤询问,张汤说:'这个愚笨的儒生什么都不懂。'狄山说:'我固然愚笨,但是我是愚忠;像御史大夫张汤,乃是诈忠。'于是汉武帝把脸一沉,说道:'我派你掌管一郡,你能不让匈奴进犯吗?'狄山说:'不能。'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汉武帝又说:'管一个县呢?'狄山说:'不能。'汉武帝又说:'管一个要塞呢?'狄山自己付度,如诘辩下去而无话回答,就将会被交司法官员审判,便答道:'能。'于是汉武帝派狄山去守要塞。过了一个多月,匈奴斩下狄山的人头而去。从此以后,文武百官震恐,没有人敢触犯张汤。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在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朝的军队消灭了匈奴各个部族合计约八九万人,而汉朝军队此时的伤亡也达到了数万人。至此以后,匈奴人被汉军赶到了更远的地方,在沙漠以南的地区,再也没有匈奴人的立足之地了,汉军也因为缺少马匹装备,不准备再对匈奴出击了。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匈奴这边的单于也采纳了赵信的提议,派遣大使出使汉朝,以比较友好的态度请求与汉朝建立和亲。大汉朝到了汉武帝时期,针对这种局势,汉武帝刘彻和朝中所有臣子商量对策,这时候朝中大臣分两派,有人主张可以与匈奴和亲,也有人提议趁此机会降服匈奴,中间经过多次君臣不断商议,最终主战派压倒了主和派。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我们从故事的表面上看是汉武帝维护了张汤,借敌人的刀杀了狄山。背后的意思其实是汉武帝为了杜绝和亲思想,清理一部分不站自己队的人。和亲是什么?说的直白一点,和亲,就是卖女人求和平,到了汉武帝这时候绝对不能忍。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汉武帝很清楚,最可恨的和亲派官员是怎么想的:

1、这些家伙住在皇城很安全。可是在边关被匈奴烧杀掳掠的汉民,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没有安全保障,不能安居乐业,边关的人民会对朝廷失去信心。

2、每年要掏一大批费用维持汉朝和匈奴的和平。朝中的一部分大臣居然还嫌朝廷给匈奴的钱太少了,得多给才行,这些钱都是国库的钱,大臣们的工资是一分都不能少。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3、部分大臣只要是一说到和亲,一脸喜笑颜开。以前安排几个宫女当公主嫁过去还好糊弄,现在的匈奴人变聪明了,一定要汉朝的真公主才行,汉武帝就这么几个闺女,一想到这些就怒火中烧,这送出去的敢情不是他们自家的闺女。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匈奴'抢劫是主业,游牧只是副业',抢多容易啊 ,还去放什么牛羊啊,和亲了百年,为什么匈汉之间无和平?因为匈奴是条狼啊,你想想狼能养得熟么?汉武帝心里很清楚,再养这头狼 50年,那就会亡国了。当然,有一部分大臣很有眼色,他们都已经弄清了领导的意思,当时的战争局势是汉朝这边占上风,这部分人主张跟着领导的意思走,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主战派的首领就是御史大夫张汤,他特别善于揣摩领导的意图, 可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公开和领导唱反调,坚决支持和亲,这个人就是狄山博士,结果狄山的下场是被匈奴砍了脑袋,本来狄山罪不致死,但是就因为他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和上级领导对抗,这才导致他自己的悲剧。这件事绝对不单单是张汤和狄山个人之间的矛盾,从狄山的案例中我们能看出一些什么有用的东西呢?我们来一一解析。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1、没有政治嗅觉,一点都不了解皇帝的真实意图

我们在这里根本不需要了解汉武帝是不是主战派。大家只需要明白一个原理,就能了解上级领导的意图。通常,大家在工作的时候碰到开会,你只要提出自己意见以后,如果你提的内容领导比较认同,他就会直接认可你说的好,或者是继续你提的建议深入地探讨各种细节。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但是如果你的说的意见没有打动上级,这时候领导就会马上征求其他人的建议,或者是让其他员工对你的提议作出不同的看法,以此来试探大家是否认同你的看法,看看到底多少人站你这边,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表明了领导这是完全不认同你的观点。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大家看案例,在狄山提出和亲建议以后,汉武帝马上就是直接问张汤的意见是什么,这就是表明不认同狄山的明显信号,张汤聪明人啊,立即就明白了汉武帝的意思,然后马上就对狄山进行人身攻击,说他是个笨蛋。

而此时的狄山一时受辱气愤难耐,头脑一热失去了最基本的政治嗅觉,反过来说张汤这就是诈忠,这种话一出口说明了什么?你反对张汤,这是在和汉武帝的本意搞对抗啊。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2、逮着谁就是一通咬谁

在古代做臣子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是什么?是摸清皇帝的心思啊!要不然也不会有'巧言令色'的成语了,当然在这里,历史拾趣不是让大家做这样的人,只是想通过这个词背后的意思来找出一些和领导在一起的相处之道。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大家在工作的职场上,需要明白领导的意图后作出相应的配合,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狄山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这是张汤不同意他的意见搞人身攻击,他根本就没有看出来,张汤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意图是迎合领导的举动。明面上是张汤的意思,可背后这是汉武帝的意图,狄山错误蠢就蠢在把张汤当做成了攻击对象。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工作中进行斗争,不能单单只看表面的状况,要从根本上找对敌人,有很多看似不起眼小人物的发言,其实就是代表上级领导发出来的,有很多不明白这一点的人都在这上面吃了不少亏。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如果是狄山有起码的政治敏感度,在面对张汤对自己进行人身攻击时,就要悬崖勒马好好冷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弄错了领导意图,如果真的是这样马上进行认错,在自己的动机上表明自己的忠诚度。如果他马上说'御史大夫说的很对,我的确是过于愚钝,可能我的提议确实有点不太适合时宜,但是我狄山对皇帝可是忠心之人。'如果他能这样说,下场也不至于那么惨。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3、都死到临头了,仍旧不肯低头认错

大家在看上面的故事时,有个很明显的信号,就是狄山开始不断指责张汤就是诈忠时,从汉武帝面部表情(汉武帝把脸一沉)来推测,此时对狄山的态度就更加明了,他一步步咄咄逼人问狄山,让你掌管一个郡,一个县,你能不能治理好,不让匈奴来犯?汉武帝说这话说啥意思?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他这可不是给狄山重新安排工作岗位,而是一种潜在的指责和最后的警告,你丫赶紧闭上嘴吧!而狄山,事到临头不自知,仍旧是不肯低下脑袋,最终被汉武帝把他搞到靠近匈奴的烽火台据点上看守,真是嘴炮一时爽,命丧边境上。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到了最后的关头,汉武帝所表达出来的的意图都已经这么清楚了,对匈奴的战争势态一片大好,汉武帝征求群臣的意见无非是想统一思想罢了,这时候狄山最佳的应对方案就是直接跪下捣蒜般磕头认罪,并说'皇上开恩,微臣并没有管理一个郡县的能力,刚才所说的一切,确实是万万不应该,愿受皇上的责罚。'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大家在工作的职场上,有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错了一些什么,而是没有真正领会领导的真实意图。如果大家在工作中出现了这种局面,一定不要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对你的意见提出反对的同事更不要搞对抗搞人身攻击,到了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吧,没必要逞一时之强,如此这般,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同僚被上级领导打击。

张汤这种敏锐的政治嗅觉,希望你也能学到

要是你是死要面子的话,可就成了活受罪了,岂不哀哉?

各位朋友们,狄山没有政治觉悟掉脑袋的故事,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拾趣',如果您有不同角度的看法,也欢迎您在留言区告诉我!谢谢您花宝贵的时间看完本篇, 看完的伙伴们动动您小手指点个赞再走好吗,也好让我知道是您来过了!那我们明天见!

【今日话题】:您觉得狄山该死吗?期待您的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