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能被人说,一说就急,想马上怼回去”:这背后是什么心理?

 mrsh 2019-12-31

我们被别人“说”的时候,为什么那么愤怒?我们那么想“怼回去”?有时候还因为自己“嘴笨”而懊恼....所有这些,都是背后的“心理”在作怪....我们需要增强自己的内心力量,而不是仅仅把它停留在口头....

前几天发了一篇'我不能原谅自己的软弱'为主题的文章“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软弱”,心理学深度剖析羞耻感,有读者在下面留言,问我怎么怼回去?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那个男孩,他也提到一个现象:'我不能被别人说,一被说就感觉心里特别着急,我很想把对方反驳的体无完肤'……

今天这一篇文章,我们一起来探讨这种心理状态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我们那么接受不了别人的否定?别人'说'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心理反应?我们又该如何做到平和而淡定呢?

1.别人'说'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发生了什么?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同样是别人的一句'怼',为什么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

① 情绪反应

遭遇一个状况,每个人都首先有对应的情绪反应,然后才有行为:行为背后是情绪,情绪背后是需要,需要背后是认知,而认知背后是经验

这是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所以,'怼回去''一定要把对方驳斥的体无完肤'是行为,而行为背后则是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仔细体察一下,当我们被别人'说'的时候,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怎样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遇到了大量'和感受不熟'的人,每次一问到感受,他们就不知所措,他们冥思苦想,但得出的往往是'我也不清楚'这样的回答。可以这样说,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改变。

被人'说'的时候,感受是什么?一般都会有羞辱、受伤的情绪,进而产生愤怒。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情绪反应过程,很多人只能觉察到自己的愤怒,但是却对自己的'羞耻感'无法觉察,所以,他们的自我疗愈总是停留在表层

愤怒,一般是最表层的情绪。在愤怒背后,往往深藏着恐惧、羞耻、绝望等多种情绪,这些深层次的情绪,才是造成某种行为或者现象的核心原因。

在被人'说'的时候,如果我们认为对方说的是对的,可能会有一种'撕掉遮羞布'的羞耻感,所谓的恼羞成怒,大概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对方是在构陷、污蔑,这时候情绪反应就会升级,不但会有被人揭穿的羞耻感,还会产生被凌辱和欺负的耻辱感,进而激发极为强烈的愤怒情绪

② 情绪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自尊水平

这个自尊,跟我们日常说的'自尊心',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词汇。英文自尊是self-esteem,其中,esteem一词来自拉丁语aestimare(评估/评价)。它拥有双重含义:第一,评估某个事物的价值。第二,对某个事物的看法。简单的说:自尊,就是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是否喜欢我们眼中的自己。

自尊水平比较高的人,相对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当面对外界的否定时,自尊水平较高的人的情绪反应会不那么激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尊水平是一个人核心自我的重要基础,当一个人有比较稳定的'自我'时,就好比一个拥有200斤体重的壮汉,ta在面对外界评判时,就肯定比一个80斤的瘦子更不容易被台风刮走

那么自尊水平是否是越高越好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自尊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它有三大核心基石:自信、自我观,以及自爱。从这个角度来说,三者的适当组合才能让人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所以,要谈自尊水平,就必须谈一谈组成自尊的这三大核心内容。

第一,自爱

自爱是自尊最重要的部分,自尊的定义中包含了自我评判的意味,但是自爱则是'无条件的'。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强调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就是要构建一个孩子的自尊。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都做不到无条件的爱,那ta也不可能去爱别人。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和不足,都会有挫折和失败,但是一个自爱的人,会选择无条件的爱自己,这种爱,意味着从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我是值得被爱和尊重的

这种自爱的能力,实在是太珍贵了,它是一个人免于被挫折和打击置于绝境的最核心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为秘密的部分。它很难自我觉察,除非受到特别的提醒,但是它会在潜意识中支配着我们的人生走向。

第二,自我观

毫无疑问,自我观包含着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自己的优缺点进行评估?这种自我评价,就是自尊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在这里面包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期待,积极期待和消极期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是积极的,那么这种积极期待会变成一种自我的内在力量,让人可以经受住来自外界的挫折和考验。反之,情况则恰好相反。

那么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呢?自我评价首先来源于自己的权威对自己的评价,我们每个人最初的自我评价都来自于父母,然后来自于外界的反馈,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

如果我们在镜子里(父母那里)看到的反馈是积极的,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可爱的、美好的,反之,就会认为自己的不可爱的,愚笨的…

一个在最初从自己的父母那没有得到良好评价的人(这种评价未必一定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父母的身体语言同样意义非凡),就很难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期待。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一个'习惯看人脸色'的人。

第三,自信

自信是最容易和自尊混淆的概念。事实上,自信主要针对的是我们的行为,一个有自信的人,意味着ta有能力在某种场合采取恰当的行动

我常提到一个'挫折感'的概念,这个概念,就和自信有很大的关联。当一个人对于挫折和未知的世界没有过度的恐惧时,ta就能表现出比较高的自信水平。而对于挫折的耐受力,当然还是和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所以,父母需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给孩子制造了过多的挫折感,是否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采取了不恰当的方式,使孩子的自信水平下降。

③ 和'低自尊'息息相关的认知

我们刚才一直使用'说'这个词——'当别人说我时',所以,我们需要分清楚,这个'说'是什么?

大部分时候,别人'说'我们,都只是一种评判性语言和评判性态度,比如,我说出我对你的看法: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我觉得不好看...

对于这种评判性语言,我们能否接受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需要看一下为什么?

对于一件事的反应,必然和对ta的'解读'息息相关,这个解读,就是认知。即,我们怎么理解对方的这句话。关于这个话题,我在之前的多篇文章中有过探讨,简单说,就是别人只是在表达ta自己的观点,但是因为我们自己对否定或暗含否定的敏感,所以自动将对方的'观点表达'等同于'对方在攻击我'

例如,你今天穿的这条裙子,我觉得不好看——这句话,对方只是在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但是如果当我们认为对方说这句话是故意在给我找麻烦,故意让我难堪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将对方的评判和对自己的恶意攻击相混淆,所以,觉察自己是否容易曲解对方,觉察自己是否经常有'受害者思维',是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方面。

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区分'第一,是人和事的区分,对方说的是我这件事没做好,或者是因为这件事没做好令他很愤怒,所以产生了对我这个人的情绪,还是就是针对我这个人做出的攻击?很多人将'我的裙子'='我这个人',所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受到贬损的愤怒。第二,是区分'他人'与'自己'。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句话的意思是,张三因为我做了某事而生气,将怒火发泄到我身上,但是情绪是张三自己的,我如果'接'了他的情绪,跟他对骂,或者因为他骂我而生气,就等于是我替张三的情绪买单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

2.如何'攻击'自己的羞愧感

攻击羞愧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练习。我们要改变低自尊状态,就需要学习如何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 避免情绪压抑

行为首先是情绪的反应。所以,学会处理情绪,是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必须get的技能。很多时候,我们会动用大量的心理防御机制对自己真实的情绪进行隔离、压抑、转移等,这些被'控制'的情绪,从来没有消失,只是被保存到了潜意识,所以,当某一刻累积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发酵爆炸。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避免无意识的积压,是处理困境的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避免情绪的积压和发酵?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方法就是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养成固定的习惯,抽取固定的时间,将发生的令我们不愉快的事写出来。这个写,除了单纯的复述,我们可能更将重点放在自己真实的感觉和情绪上——我在当时是什么感觉?当他那样说或者当他那样做的是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在以前,我是否有过类似的感受?对方的什么语言/表情/动作,激发了我的情绪?这个语言/表情/动作,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让我联想到了什么?

当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思路和行为进行整理,实际上也就是在对自己的人格进行整合。经过不断的整合,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伤点'在哪?知道自己这么样最舒服?不舒服的点在哪?

而且,复盘的过程就等于是一次情绪的梳理过程,通过自我复盘,我们不用依靠外界,也可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的宣泄,得出更贴近自己感受的思考

② 提升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自尊水平。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我们依然还可以从之前说的自尊三要素为切入点去做自我提升。

第一,自爱如果父母没有给我们种下自爱的种子,那我们就需要爱自己。这个爱自己,在浅层的表现是满足自己——当然,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因为首先需要有生理上的满足,才可能有下一步心理层面的满足。但是必须要警惕自己陷入到自我满足的陷阱中,产生心理和行为的退行。

比如说,过度的满足自己,我想要什么就必须要得到。我想穿最好的衣服,买最好的化妆品,那我就需要满足自己,无论用什么方式——如果这样,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爱自己,而是对自己的放纵,是一种心理的退行。

真正的爱自己,是相信自己的独一无二,相信自己是值得温柔以待的,是相信自己值得被尊重的。这些温柔、尊重,首先要自己给到自己。自己有什么话想说,让自己去说,自己有什么感受,好好的看看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自己感觉到受伤,首先同情自己,而不是选择否认或者隔离——告诉自己伤也没用,没有人会可怜你。

所有的爱,首先要自己给到自己一个没有能力很好的爱自己的人,注定不可能在亲密关系里走的太好,因为ta一定无法给到别人高质量的爱

第二,自我观。

我们需要不断的觉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否过低或者过高——当然,生活中后者远比前者数量少的多。

怎么判断自己的评价是否准确?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这种评价和现实、真实、客观的差距。真如托马斯·摩尔所说: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生活真相的距离一个人与现实客观的距离越近,他的人格健康水平就越高。

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不断给到自己积极的期待和评价,每当自己不由自主的贬损自己时,认为自己不行,不聪明,不可爱时,可以告知自己:自己的自我评价体系很可能是错误的,是以前错误的经验给了我们错误的认知,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别人如此,自己也如此。

当不断的用现实检验自己的评价时,会发现我们往往对自己估计过低

第三,自信

信念和行为,是互相影响的看上去,自信似乎是自爱和自我观的结果,但是一个人是否自信,也非常重要,因为自信需要行为来维持和发展。日常生活中任何小小的成功体验,都可以有效的增加我们的自信心,对于维持我们心理的平衡非常重要,所以,如果没有从原生家庭得到太多的鼓励,我们仍然可以选择自己鼓励自己。

找一个本子,记录下来每天最值得写的事,写出让自己感觉最舒服的瞬间发生了什么。很多人在做这个练习时感觉很困难,他们会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这个时候,需要一些外界的强制力,比如最初给自己定比较低的目标,一天只写一个点,以'完成'为主要目标,等后期熟悉了这种方式之后,再寻求思考,寻求质量,寻求数量。

任何问题,想要解决,就必须付诸行动,行动再迟缓,也好过没有行动,正如老话说的那样:'不怕慢,就怕站',行动才是王道。

③ 增加'方法'武器

回到我们最初描绘的情景:'我怎么怼回去?'事实上,除了自尊水平较低,缺少'有效的应对模式'也是我们产生激烈情绪的重要原因,这就和上面提到的'自信的行为'密切相关

有效的应对模式,通俗的说,就是方法的欠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一件事成竹在胸,有多种办法都可以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那我们内心就比较笃定,状态也比较平和,相反,我们很多时候恼羞成怒,恰恰是因为不会应对?要么吵,要么跑,就是做不到平和但又有力量。

所以,提前准备方法,就是一个必须的功课了。事实上,方法多了,内心笃定了,自信水平提升了,自然自尊的整体水平也就提升了。

方法源于思考和实践,任何困境,不管是心理层面的,还是客观现实的,离开思考,都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我们必须提高自己思考的能力。而思考,从最简单角度说,就是想办法。

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复盘的方法——复盘,既可以作为一个思维升级的有效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觉察自己的有效方法。所以复盘意义重大。

在复盘中,我们针对让自己有觉察的情绪和实践,思考多种解决/处理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比如说,今天张三说:你今天的裙子不好看,我不喜欢。对这个场景,除了我们之前分析的,她这句话或者某些表情,触发了我什么情绪?我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情绪体验?我的感受是什么?等等,我们还可以做出N种回复方式:比如1.关你屁事.2.是吗?那可能咱们眼光不同吧。3.哈哈,其实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满意4.我自己觉得还挺漂亮的,不过我知道你只是表达一下你的观点而已,也不是针对我的,哈哈…

当我们想出N种应对方式后,可以继续思考,每一种回答,我的感受又是什么?对方有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我该如何应对对方的反应?思考的越深入,自己内心就越笃定,而且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至于恼羞成怒,而且可以用现实检验自己的思考到底正确与否…

这是我们举的一个最小的例子,事实上,思考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思考和认知紧密相连,同时也和一个人的心理水平密不可分,心理水平越低下,人格完善程度越低的人,思考能力越弱,认知越狭窄,人格固着程度越高

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是一个终生的,宏观的命题,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中,不断的觉察自己,找到困扰自己的根源在哪,同时通过学习,提升认知,实现自我成长和人格的完善。相信我:当一个人的心理品质越高时,ta的自我实现功能越强大,生活的幸福感越高,同时,现实层面的实现(例如事业成功)也就越容易。所以,重视心理健康,努力完善自我的人格水平,是我们的必修课。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