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觉得中国哪座不高不大不低的山,能代表中华民族?

 昨日残荷 2019-12-31

这个问题,尼山布衣来回答。

中国有很多名山,但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山,非尼山莫属。原因如下:

1)尼山,因诞生了孔子,成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观的制高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倘若有圣,其名也大,尼山便是如此。在华夏诸多名山之间,尼山不高,只有340多米,高不过五岳;大不过三山,只能算一座小山。但尼山“不低”,“高山仰止”。2018年的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在这里举办了中秋晚会,华夏儿女共邀一轮千秋明月,尼山,成为“天涯共此时”的精神寄托。尼山,因了孔子,成为一座震古烁今的文明之山,一座弥高弥新的思想之山,一座栖息心灵的精神之山,当然,尼山更是一座弦歌不辍的教化之山,一座光耀四海的智慧之山。孔子是炎黄子孙的集结号,是核心价值的定盘星,是中华民族的“窗前明月”,光而不耀!尼山脚下,默默地淌着古老的泗水。波澜不兴,却声震长河,因为孔子的临川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古希腊先哲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深邃,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学的波光。

2)孔子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被后人尊称“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辉映中华民族思想的耿耿长河。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孔子的微博,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2000余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譬如,治政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第一块基石。孔子对当政者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推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既敦促当政者“身正”,又教化民众向善去恶、尊德守法。孔子的仁政、德政观,构成古代最早的政治观。譬如,民本思想。孔子“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的“君民观”,开启了“君轻民贵”思想的先河。孔子从《尚书》中整理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对今天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起到奠基性作用和历史性贡献。譬如,教育思想。以道育人、以德化人、以术授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三个层次。他设坛开讲、诲人不倦,让社会走向有序;他注重对人心性、品格的培育,试图把仁、义、道、德等关键词揉成泥、烧成砖、砌成墙,搭建精神的庄园;他主张“有教无类”,像一位勤奋的泥瓦匠,试图用知识的泥浆抹平人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孝逆、雅俗的砖缝;他主张“师道尊严”,试图让混沌社会迷茫人性亮起文明的曙色。

3)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为实现国富民强、长治久安的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历史证明,古代帝王大多是孔子思想的践行者和注释者,得之者治,不得者乱。秦始皇能打天下、得天下,但守不住天下。他治天下的指导思想是失败的。“焚书坑儒”至少暴露了他不懂得如何用道德教化而非暴力方式处理社会问题,埋下祸根,二世而亡。刘邦不同。他一开始也是有打江山之勇、无坐江山之策。但他有两位儒生幕僚,一位是陆贾,一位是叔孙通。陆贾经常灌输他应以秦为鉴,以儒安邦。被洗脑的刘邦终于若有所悟,让陆贾撰写秦始皇之得失的文章读给他听。叔孙通则负责用儒家礼仪规范朝廷百官,如此这般地训练出了一个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大汉朝廷。公元前195年,刘邦专门到曲阜,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祭祀孔子的皇帝。两个儒生,改变了一个皇帝。而汉武帝更不同。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接受大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用儒学思想统治民心,缓和了阶级矛盾,推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汉武帝深知,以一种先进的价值观统领四分五裂的社会何其重要!他是孔子思想的成功践行者,是第一个使儒家学说登上中国古代思想史顶峰的帝王。一个大儒,帮扶了一个朝代。大汉王朝前后历时长达420年之久,与践行孔子思想不无关系,此所谓“秦行霸道而亡,汉行王道而兴”。

4)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缔造者。他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锤炼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特质,以强大的内聚力、稳固性和认同感,奠定了中华文化最初的基因,引领了中华民族最早的梦想。“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