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趙逸之】論語直詮之為政篇(二)

 尔雅国学报 2020-02-06

2.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先生說:“《詩經》這三百多篇作品啊,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思無邪’。也就是思想純正、感情真摯,在率直的表達中見出作者真切的仁愛之心。

孔子的為正觀是非常普泛的,是一種大政治理念,不是為政治而政治。此如南懷瑾先生所:“孔子所提的‘為正’是教化,教化是中國文化的名詞,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過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風化。為正的意義包括了教化。”而文學如詩經者那正是最好的風化萬民的教材。

對“思無邪”這三個字的討論非常多。鄭浩:“古義邪即徐也。無虛徐,則心無他鶩。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就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託虛徐之意。”又有人以為“思”乃是發語詞,沒有實意,也有人反對這樣解釋,以為思就是思想。張豐乾就以為,“思無邪”出自《詩經·魯頌·駉》,指駕車時應有的態度,孔子卻以“思”來概括《詩經》,(那種認為這個“思”是發語詞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因為《詩經·魯頌·駉》中的原話是“思無邪思”,後面那個做為語氣詞的“思”,孔子已經省略掉了。)我們可以說詩歌有賦、比、興的手法,但“詩言志”,詩歌終究是表達思考的另外一種方式,“無邪”則是思考的目標,或者思考的尺度。大指不錯。司馬遷曾說:“詩三百,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既然如此,恐怕也就無暇進行偽飾了。

綜合起來看,“思”可以理解為感情、思想、意趣等。《詩經》三百多篇的作品,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思想純正,感情真摯,是為情造文,乃天地至文。從創作的角度而言,只有“思無邪”方能得妙文佳構。從為正的角度來說,老子所說“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的道理,孔子應該也是非常明白的,那就仿佛第一節裏所講的星空之美。而只有用“思無邪”的作品去感化讀者,才能給他們以積極的引導和提升,才能使人心清靜,合於秩序,獲得諧美。所謂“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