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

 王子书屋 2019-12-31

夏启上台后,觉得祖先传下的“帝”,不如现在的“王”时毛和流行,所以就结束了三皇五帝的时代,自己改称“王”了,并追封自已的父亲禹为夏太王,可能这也叫“与时俱进”。虽然尧、禹、稷都是黄帝的五世亲孙,但是大禹和尧契稷挚封等五兄弟不是一个父母亲。后稷创下的尊严神圣的“王”的字号,被亲戚夏王们先用,作为稷王后代的笔者,心里还是有点酸意。真的,“王”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姓“王”当然也是一样,真的真的很好。

到了第十三代后稷的时候,夏朝的政权因革命而崩溃,受到夏王尊重的第十三代“后稷”因怕死而“自窜戎狄”,所以他也有一个很生动、很形象的名字“不窟”。人家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窟连庙和王位都不要了。不窟的儿子鞠陶和孙子公刘,被取代夏朝的商王封到“刘”地(后稷在“周”),赐爵为“公”(比“后”级别低)继续领导全国的农耕,加强祖业的经营,为了真诚相待,后稷从商代起,有了与三皇五帝一样的祀庙和祭坛,使稷后公刘们很有面子。

笔者曾根据典籍中盘古、燧人、伏羲、炎黄等人世系传承的资料,求证出了燧人氏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990年,本人在大学的史前论坛,也曾作过关于求证过程的演讲,反应也基本是正面的。笔者得到了多方鼓励,正在再向前求证,则发现盘古生活在公元前6990年代。这些都不是无稽之谈,因为都来自史料的积累。(请详见本书王氏祖地及遗迹寻根卷)。
2、禹契稷是中华王氏的根

中华民族的祖根,也就是中华王氏的发源地,因为有国就有“王”,国在哪里,王室和王氏就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从黄河上游甘肃的敦煌和天水、陕西的周原和西安、山东的曲阜、平阳,河南的洛阳、商丘和山西的翼城、太原等中原地区开始的。公元前2200年前,姒姓王氏的祖先夏太王大禹,子姓王氏的祖先商太王子契,和姬姓王氏的祖先后稷等人,共同组成了中华王氏的源头。

 咸和九年(334),晋成帝司马衍效晋元帝司马睿,在永昌元年(322)欣然为宰相王导敕《琅琊王氏谱序》之法,也即兴为退休的宰相王导敇《江左第一世家王氏世图谱赞》:侍臣王导,三朝贤辅,始肇商周,派传文(王)武(王),翊秦佐汉,清忠亘古。不但清楚地说了王氏的发源是“始肇商(前1600-前1046)周(前1150-前228)”即到太子晋时,王氏肇始已一千多了。晋成帝为什么写得这么潇洒,因为他不怕唐高祖李渊,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日后还会被人弄出“天下王氏出太原”,这么一个三百年后的“圣旨”,吓得二十一世纪的王氏后裔还不得不“遵旨”照办。

唐代的翰林学士李翰为当时的宰相、琅琊王玙的家谱写序时,在第一行就表达了与司马衍同样的观点:“王氏之先盖出于周,自后稷、公牛迨乎(直至)太王、王季,至文(王)武(王)成(王)康(王)…。”这个臭老九的脾气很怪,他充耳不闻出身于太原的唐高祖李渊“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圣旨,实事求是地把王氏起源于太王王业(前1165-1096)、周王王季的历史呈现于正史和谱牒之中,由于他的眼中和笔下始终没有谎言,常常为时人称为“义士”所以丢了官。李翰在喜欢胡说八道的皇亲面前(他也是李皇的远亲),也许不是一个好官,但是在中国的正史和谱牒史上,却留下了难能可贵的一笔。

欧阳修就“公关”一些,他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就曾迷失了原则(也许他真的是受蒙蔽),造成了我们今天在论述祖先时的混乱。他那篇精彩的太子晋是太原祖先的论述,虽然被喜欢抄书的人沿
7
用了一千多年,却仍然掩盖不了科学和真理的光辉:夏太王大禹和夏朝的十七代夏王,商太王子契和十七代商王,和姬姓王氏后稷家族的三十代子孙,及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的三十五代王子王孙,就一直在陕西的周原和西安生活。直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下达迁都河南洛阳的命令,姬姓王氏的子孙在周原和西安总共繁衍了六十五代,共计1985年(后稷约2213年出生,周赧王前228年失位)。

 一九一九年版的敦厚堂宋代王说族的《桃源王氏宗谱》卷首谱例中写道:王氏授姓之始有二:一自夏少康(前1945-前1923在位)封少子无余于会稽(其兄王亥),其子姓繁衍在越,谓皆王室之胄,而“以王为姓”。一自周灵王后亦“祖王为姓”,以昌大于“河南山东之墟”。这王亥无余兄弟“以王为姓”在前,周灵王后亦“祖王为姓”在后,昌大于“河南山东之墟”。把孰先孰后的王氏起源问题,简述的清清楚楚,根本没有太原什么事。

从此以后,中华王氏的繁衍,基本上都是以陕西的西安、和河南的洛阳这两地为主的。这是王氏发展的第一阶段。王姓发展的第一阶段,经历了从大禹诞生(公元前2100年)到王业去世(公元前1126)这个阶段又分成姒姓的夏王室(氏)的470年(前2070一前1600),和子姓商王室(氏)的554年(前1600一前1054),共约1024年。这个阶段浙江会稽也有大量的子姓王氏在繁衍,由于正史记载缺失,故免其述。
这个阶段,谱牒学上就叫作“中华王氏”的创源阶段。这个阶段内,也包括了姬姓王氏祖后稷,到周太王古公亶父止、共三十一代人的共同发展。和妫姓王氏祖虞舜及子孙的贡献。他们在创建中华民族的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响亮的姓氏之源“王”。这个时期的王氏代表人物是王倪(传说)、王亥(姒姓)、王业、王季(姬姓)、王叔箕子、王子比干(子姓)等。(由于妫姓王氏在中华王氏中很少有传承的线索留下来,或己融入他姓的王氏,故我们这里对他的论述可能会少一些)。

3、古公亶父(王业)是姬姓王氏的根

王姓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姬姓王氏”阶段。这个阶段从前1165年诞生的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古公亶父王业开始,到他的第二十五世孙、周灵王的长子太子晋王侨的诞生(前565年)结束。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即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的周成王诵的时候,由周公主持,天下受到分封的诸侯王己经达到了53个,当时被从王室(氏)授姓的,也己超过了71国(姓),加上三皇五帝的遗姓,当时己有了100多个姓氏,并有了所谓的“百姓”之说。难道百姓之中没有王氏吗?如果有,则姬姓王氏至少在公元前1050年的周武王时期就有了。何必要等到五百年后的太子晋子呢?

当然,这个过程是从“周武授氏”为象征的,到“太公封神”达到高潮。史上曾有传说,太公封完诸位亲戚,忽然发现忘了封自己,于是就挂在门后,做了“门神”。当然,实际是周王把他封在了曲阜,齐国就是他儿子建的。这倒是王氏寻根现状的写照,因为此前的学者大多认为“周武授氏”和“太公封神”的大事件中王氏的得姓不是主角,因为周王姓姬,不用再授“姓”了。那些被周公授氏的人难道不姓姬吗?其实授氏与授姓并非完全一回事,只是那个授氏授的是“爵”,中国人的早期姓氏大多经过了以爵为氏和姓氏合一的过程,正是这些早期的姓氏衍生了我们现代的姓氏。其他的姓源可以以爵为氏,“王”为什么不可以呢?

“王”不是人封的,王“氏”才是王。就好象周公也曾说过的那样:“王”不是争来的,也不是封受
8
的。最早的“王”,就象后稷和古公那样,是“王”在人们的心中(所谓内王外威),甚至是王在家族的“命”里的。王业、王季和周文王在周原以“周易”和“周礼”奠下了王基,“易”是能力和理念,“礼”是政策和法律,所以后来礼崩乐坏的时候,孔丘老先生很着急,终生为克已复礼而奔走。“礼”和“易”是“王”者之所以为“王”的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后来的很多皇帝己不懂这个了。

人们对太子晋废为平民后,时人称他“王家”,只是一种尊重,一种发自内心的肯定,这不是王姓的授姓之始的凭证。否则,比他早两千六百多年(约前3200年出生)的王倪、比他早一千四百多年的王亥(约前1900年出生)、比他早五百多年的王季(前1110年仍在世)等人的名字前面,就没办法再加这个姓了。我们己经说过,男人以职为氏,王氏就是从“王”这个“职”而来的。从谱牒学讲:第一个“王”,就是王氏的第一人。此外,“王”也是一种哲学和宗教。是一种独特的姓氏文化遗传。

4、琅琊王氏的“根”是山东的太孙赤、王子城父和王亢
王姓发展的第四阶段,为“琅琊王氏”阶段。这个阶段的前奏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前700年时期的周平王之孙太孙赤,和出生于公元前720年至前650年时期的三代王子城父,他们的后代都在山东莱阳出现和传承至今。秦汉以后,东莱一带在琅琊境内,真正的琅琊王氏,就应从周恒王时的“齐襄公二年”(公元前696年)的王子城父开始的,琅琊王氏本来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琅琊时期的聚居地为今山东胶南、莒县等地,史称东莱、皋虞、临淄、沂川等名。

 王子城父的生活时代,史籍中的记录是有矛盾的:一部分纪录是“襄公二年”,一部分是“惠公二年”齐襄公二年是前696年,齐惠公二年是前607年,证明至少有三代叫“王子成父”的齐国大夫经历了襄公、恒公、昭公和惠公这四代齐王。陈寿《诸葛亮传》中提到有一个打败长狄的战神“成父”,是管仲推荐的。管仲生于前730年,逝于前645年,如果“杀狄”是襄公二年的话,则此“成父”应在前720年以前出生。

周赧王退出河南洛阳的王城时,当时的河东太守王稽,曾秘密联系琅琊的旧族亡秦,对这一史料的分析表明:周天子下野后,周王室的贵族们就衰变成《史记》中的“旧族”而他们在后琅琊时期的聚居地,就在今山东省的临沂地区。秦始皇的大将军王翦、王贲、王离,这祖孙三代的封地武城一带,或全在这一地区的临沂境内,所以后琅琊阶段的开始,可以从王离战死时算起(前209年)。

 此后,后琅琊王氏阶段因为其代表人物的世系,没有任何失记或可疑,就直接连着前琅琊了。而“后太原王氏”的阶段,因其与“前太原王氏”的阶段,约有近五百年(约前550年出生的太子晋子王宗敬,至约公元0年出生的王霸)的失记,所以只能分两段记。当然,也有好事的人物(晋穆帝司马聃和唐高祖李渊),因为政治的需要,命人补记了这一段的空白,但是错漏百出,史学界与谱学界均颇多存疑,实在难以为证,故不以为记。琅琊王氏的阶段,也是中华王氏的发展基本完善的阶段。从此以后,也会有一些零星的补充或汇入,大多是散逸者的回归(例如朝鲜国的乐浪王氏和我国东北的营州王氏),或形不成规模的追随(例如冒姓和赐姓)。

扯来扯去,总得有一个结论,否则我们王氏的姓氏寻根工作就会一筹莫展。当然,今天的结论,也许来到的稍晚,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那末多的高手在“琅琊”或“太原”的谜局中落下马来呢?是的,在说完
9
了这么多的绕口令般的非常老套的旧话之后,还是想讲一句很内心的大实话:不要分“太原”、“琅琊”好吗?既然王元和王威是亲兄弟,王导和王旷是堂兄弟,那就不要再分什么太原、琅琊了好吗?所以,我们从事谱史工作的同志,在研究不够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再参与此类的问题。

5、“太原王氏”的根群

王姓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就是大家常说的“天下王氏出太原”的“前太原王氏”阶段。既然中华王氏始于夏商周的王室,为什么在王氏的后代中,还有大量的谱牒作品把自已最早的祖先,记载为太原王氏,这可能与唐代以后,有了唐高祖李渊的“天下王氏出太原”的传说所造成的结果,还可能与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在太原失踪有关,因为目前海内外所有王氏后人中,传说自已是王导、王羲之后代的占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虽然这些传说有点语无伦次,甚至东拉西扯,但不能不说没有一点道理。

 例如浙江余姚的王守仁家族的谱系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王守仁老先生自己认为他是王羲之的后代,但是学者们均认定他是三槐王懿(即王导)的传人。而他的家谱上记录的却又是典型的拼凑后的太原王氏谱,王守仁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后代对他家世的研究和世系的排序一定非常的认真。现在连他的世系排序问题也如此的成为问题了,平凡人家的家谱问题岂不更大?王守仁家族的谱系,证明了谱牒界的尴尬。

 结论是肯定的或也是神幂的,笔者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这个有点棘手的问题答案的关键。因为不但王姓的起源问题很困扰,“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的先后问题扯得就更多。这么多琅琊王氏中的王导和王羲之的后代,把自己称为太原王氏,只有两个原因:一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的失踪之谜,(因为他和后代在太原只要超过六十年,他就是正宗的太原王氏了);二是说自己是太原王氏比较正宗、保险。王旷和王羲之家族的谱系,也是最典型的“王氏尴尬”。王导、王羲之后代大多说自已是“太原王氏”。

郡望、堂号的产生一般要有四个以上的先决条件:A、显著的、有社会地位的当地名人;B、巨大的、人口众多的群体;C、连续的、三代以上的繁衍;D、清晰的、有史可证的谱系(或文史记录)。太子晋没有上述四条依据中任何一条的条件,虽然太子晋是历史名人,但显然不是太原名人(因为他的户籍只能算作洛阳的),其他条件看上去更是连影子也没有。但是,这仍然不能妨碍我们将王子城父、太孙王赤和太子晋王侨定为“前太原王氏”,因为仅凭他们三个代表人物的迭续,就己超过三代多宗而且人数很多了。何况,史书上对他们与“晋”的关系的描述,和千百年同宗的认可,足可视为“公证”。

惟因如是,我们建议将姬姓王氏的太孙王赤(约前700一约前650)、王子城父(约前650一约前600)定为“前琅琊王氏”,太子晋王侨(前565一前549)和他们一定会有的子孙,定为“前太原王氏”,他们比“琅琊王氏”的始祖王亢(约前450年一约前380年)看上去确实要晚一些。这个定议中美中不足的,是前太原王氏的子裔(从公元前500年的王宗敬之后一公元50年的王霸以前),并未留下史证和谱证。而上述太孙赤和王子城父则在山东生活过很久,并留下了后代。此前人们议论中的这期间的太原王氏传人,全部是陕西、河南和山东的籍贯,请详见本书《黄帝和禹契稷历世子孙的世系图/表》的考证结论。由于千百年来人们的传说和爱戴,太原王氏的太子晋王侨,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圣人,并且不容置疑。但他肯定不是中华王氏的始祖。
10
四、中华王氏的世系寻根
1、历届的“王”就是王氏诸望的根
“国王以王为姓”(见《隋书/倭国志》),这是世界性的现象,朝鲜和韩国的“王”亦为“金”(金亦是英语和韩语中“王”的意思),这个“金”不但与王有关,甚至还与琅琊王氏的王仲有关呢。日本的国王也是以王为姓的。中国的王氏比世界上任何姓氏的人做王、做皇帝、做统治者都久、都多,如果加上姒姓王氏和子姓王氏的十七代的夏王和十七代的商王,及姬姓王氏的三十五代的周王,则王氏居王位的时间就要接近二千年了。

王氏在战国末年将统治者的权位交棒后,历代统治者,都基本沿袭了让王氏做宰相或宰相级的官员的约定俗成。(这一点与其他姓氏的人做宰相,大部分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不同),豪门显贵,文人贤士均以与王氏通婚为荣。而且,在姬姓王氏八百年“王”的生涯,由于“周礼”和“韶乐”的气氛甚好,竞没有一个外姓人来夺成过“王”位!(最后的周赧王除外)。可见礼乐也感动过强人们。
王氏在历朝历代不但保持大姓的人口和影响,也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唯一一个始终是封建统治的中坚和对封建文化的建设负骨干责任的力量。而孔孟等姓则是从汉代董仲舒以后,才相对连续地起一些形式上的、或一成不变的礼教的作用,而没有多少建设性的、发展的功能。而其他姓氏的荣华显耀,总是此起彼落,断断续续的辉煌,他们紧紧拥抱着几乎是一盏永恒的太阳的王氏,在照耀中华民族璀灿的历史长夜。至少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
 中华民族各姓的先祖是兄弟,是一家,这在我们从事谱牒研究时,是越来越强烈地感同身受的。但是王氏的研究与其他姓氏的研究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研究王姓的主干,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周王室的天子们的后代,研究其他姓氏就是在研究中华民族周王室的天子们的亲戚们的后代。王姓就是周王室的主流,他姓就是周王室的支流,其中姬、姜等姓则介于王姓与他姓之间,既有周王室主流的血统,又有周王室支流的特征。当然,他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与周王室无关的姓氏,但是那就麻烦了,他们的源头或世系就很难确认了。
 2、正史是国“谱”,家谱是野“史”
中国民间的姓氏文化研究中,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博闻强记迁强附会的东西原本已经太多,所以如只凭过去的家谱寻根则是非常靠不住的,但是完全离开谱牒的姓氏寻根研究,则经常会造成在别人家的坟前拜自己祖先的窘况,不客气的说,以笔者收藏和研究王氏家谱最多的经验,还没见过无世系名号错漏,或祖地郡望易地的谱牒。王氏中的来无踪去无影的支系的后世人均多以琅琊、太原、三槐后裔自称,但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为什么。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拿琅琊王氏和孔孟二姓的家谱,与其它姓氏的家谱相提并论,琅琊王氏的谱牒,从中华王氏的源头、周太王的三十五代太子暨国王的谱系起,都是由汉代史官司马迁的《周本纪》所纪之外,汉、晋两朝至隋、唐之际均由皇上敕颁,也就是说先由宰相写报告立项,皇上敕批,拨经费,然后才动手编谱,编完交皇上备案才算完。而一般姓氏的家谱则是由退休的小官僚、小文人、小地主们修撰的。相当多的家谱编的都很不靠谱,甚至非常离谱。家谱都错了,这个姓氏的寻根文化又会怎么样了呢?

3、家谱的寻根功能
为什么要这么认真甚至有点隆重呢?这要看家谱的功能了:一、是皇上封赏的依据;二、是政府抽
11
丁的基数(例如三男一丁等);三、是家族传承的信息;四、是皇上的人质清单(祸灭九族时好按图索骥)。上述第四是专门对付王氏之类的豪族的,所以王氏们的谱牒总是由皇上们派人修撰。这样有三大好处:一、是给足了被修谱人家面子;二、是被编谱的人家的人事情况被皇上一览无遣;三、是能部分避免民间修谱时常犯的那些毛病。
4、《史记》有稽的王氏
王竟/王廖/王商/王康/王章/王离/王音/王襃/王襄/王市臣/王訢/王不害/王疆/王孙满/王子仲/王子颓/王子定/王子克/王子城父/王子英/王子朝/王子中/王伉/王信/王季/王禹/王稚君(二人)/王偃/王行/王卫尉/王山/王臧/王织/王稽/王绾/王然于/王齕/王緤/王先生/王生/王仲/王触龙/王乌/王叔/王容/王定/王定国/王福/王温舒
王游/王吉/王喜/王奢/王贲/王嫖/王始昌/王莽/王黄/王莫摇/王朝/王接/王申生/王中黄/王奉光/王戊/王成/王蠋/王峡(左口)/王吸/王郢人/王辟方/王臣/王长君/王陵(二人)/王翳/王凤/王同/王周/王翕/王公/王并弓/王错/王朔/王当/王恬开/王恢(二人)王慎/王悍
王皇后/王太后/王姬(二人)/王媪/王夫人(三人)

五、王氏郡望寻根
1、王氏二十一望与“根”的关系
唐代公布的王氏二十一郡望,对历史和今天的王氏研究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汉王陵(前261——前181年)的出身地为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但他出生前和出生时的徐州则是战国时的魏国、宋国和卫国的(今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交界处的共同地名。王陵这个人在作者之前琅琊王氏进不了,东海王氏也进不了,太原王氏更进不了。

本文作者根据王陵的居住地,与先前的琅琊郡辖地重迭为徐州府和东海郡的史实和世系分析,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临沂,县名。属东海郡,户1559350,领县38,临沂其一也。临沂曾属稍早一点的琅琊,琅琊与东海分治后,临沂划归了东海,但不影响王陵的宗族属于琅琊王氏的。东海王氏实际上也就是琅琊王氏在秦代与汉代不同的叫法。北海王氏与元城王氏的关系是父传子的,祁县王氏与太原王氏也类似琅琊与东海的等等。

“王氏二十一郡”由唐代的一个外行整理公告,给后世的研究带来很多混乱。郡望、堂号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否存在,也是姓氏文化研究过程中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过的各地王氏和王氏名人的郡望堂号,比我们已知的百千倍还多,但我们认为留下影响、并仍有生命力的不过如下而己。当然:南洋堂、西北堂之类,是我们归拢许多小地望、小堂号后的说法,否则这本书是不够写的。写出来也没有意义,因为有的堂号只有一两个人知道。
2、王氏郡望先后的顺序
郡望和堂号当然有先后之分,根据王氏各郡望产生的时序现列如下:天水郡(伏羲故乡)→扶风郡(周族之源)→洛阳郡(姬姓王氏) →琅琊郡(山东莱阳和临沂)→前太原郡(晋国时期) →乐浪郡(朝鲜韩国和我国东北)→新安堂(浙皖赣交界)→闽王室/蜀王室→三槐堂(山东莘县)→衡湘堂(湖南岳阳衡阳)→暨阳/三沙堂(苏浙交界)→西南堂(云贵川)→西北堂(陇甘宁) →南洋堂(台港澳/东南亚)等。
3、王氏郡望大小的顺序
12
根据王氏各郡望、堂号下挂靠宗亲人口的大致规模,加以古今对比后,我们分析后的大小之分的顺序为:三槐堂→琅琊郡→江左郡→太原堂→新安郡→三沙堂→乐浪郡→南洋堂→台港澳→西南堂→西北堂→咸阳郡→闽/蜀王堂→衡湘堂→龙门郡→周王室等。(因为有些学者所述的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的生长地很多不在山西太原,所以用太原堂区别太原郡)。这里借用了“郡”和“堂”的概念,因为上述有些郡堂并不存在,只是描述或综合的需要,这样说才容易生动、达观。

郡望和堂号是不可比的。如果说琅琊郡是长城,则乐浪郡、太原堂等只是一个宫墙。如果说三槐堂是太平洋,则四房王氏、九院王氏等只是一口水缸。本文作者郑重声明:为了尊重史实,太原王氏所籍的人口和散布的区域相对琅琊郡为少,但我们不能因此对太原堂和太原王氏在我国王姓同宗中已有的威望和影响,不亚于琅琊郡和三槐堂的史实有任何的不肖与挑战,这一点笔者必须公证地提出并加以维护,否则就是对另一种史实的背叛。
4、自禹契稷以降,王氏有138世(代)了
中华王氏从大禹、子契、后稷,至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三十世,加上姬姓王氏从周太王王业至太子晋的二十五世,再加太子晋以下的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至笔者八十三世,加起来总共一百三十八世,都被笔者收进了本书的《王氏祖地和遗迹考》和《黄帝和禹契稷的历世子孙的世系寻根总图/表》中。由于版面问题,笔者尚有太原、琅琊、三槐、新安、三沙、山阴、开闽、衡湘、龙门、灵石、海外等十个大名望(郡/堂)的世系将另文公布。

上述两编作品是王氏有史以来首次最盛大的世系大贯通、人物大融合的旷古之作,是笔者王耿在二00五年八月十五日(黄帝生日)完稿的、是在《中华王氏通谱》的基础上列出的。为了尽可能地实现笔者“准确、公允、求实、完整”的宗旨,笔者参考了笔者收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朝代、不同版本、不同地域的王氏谱牒作品一千多册。每一个数据和结论的得出,都有坚强的依据。有些辅助资料的引入,甚至做到了原封不动,他们无论古人今人,都是我们今天的肩膀和梯子。但是关键的结论和论述,笔者则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