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习读】温脾汤

 逸农农 2020-01-01

【方剂习读】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各二两(各6g) 大黄五两(15g) 甘草二两(6g)
【用法】上七味,㕮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现代用法:水煎服,后下大黄)。

【方歌】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冷积证。便秘腹痛,脐周绞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证治机理】本方所治之阳虚冷结证为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脾阳不足,运化失常,冷积中阻,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脐周绞痛;阳气不足,四肢失于温煦,故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是阴寒里实之象。治宜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方解】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脾阳以散寒凝;大黄苦寒沉降,荡涤泻下而除积滞,二药相配,温下以攻逐寒积,共为君药。芒硝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增附子祛寒温阳之力,均为臣药。脾阳虚弱,脾气亦惫,运化无力,故佐入人参、甘草补益脾气,且二者与附子、干姜相伍,有阳虚先益气之意。甘草尚能调药和中,又兼使药之能。当归为佐,养血润燥,既润肠以资泻下,又使泻下而不伤正。
【配伍特点】辛热甘温咸寒合法,寓补于攻,温下相成。

【运用】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之常用方。以便秘腹痛,得温则缓,倦怠少气,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附方】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大黄四两(12g) 附子大者一枚(12g)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二两(各6g) 

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下利赤白,连年不止,及霍乱,脾胃冷积不消,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鉴别】


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组成中均有大黄、附子,皆具温阳泻下、攻下寒积之功,用治寒积腹痛便秘。但温脾汤又伍以当归、干姜、人参、芒硝、甘草,寓温补于攻下之中,下不伤正,主治脾阳不足、冷积阻滞之便秘腹痛,证属虚中夹实;大黄附子汤以大黄、附子配细辛,通便止痛,辛温宣通力强,主治寒积腹痛之里实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和“卷十五”之温脾汤二方皆含附子、大黄,均有温下之功。但“卷十五”之温脾汤较“卷十三”之温脾汤少芒硝、当归,大黄减至四两,且附子用量大于干姜,该方所治为久利赤白,虽有寒积,但其证大便自利,故只用大黄,并减其用量,同时重用附子,意在以温阳为主;而“卷十三”之温脾汤治证为大便不通,脐腹绞痛,其证以寒积为主,故芒硝、大黄并用。

【方论选录】


此方治寒积之一法也。凡积之所成,无不由于正气之虚,故以参、甘以培其气,当归以养其血,使气血复其常度,则邪去而正乃不伤。病因寒起,故以姜、附之辛热,使其走者走,守者守,祛寒散结,纤悉无遗,而后硝、黄导之,由胃入肠,何患乎病不去哉?(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精选医案】脐腹绞痛


书店徒某,因冒风远行患寒疾,医治少瘥,一日变脐腹绞痛,呼号震屋瓦,手摩米熨,不为少减。冷汗不止,手足痹软,大小便俱不通畅。临诊,舌苔厚白而暗,脉之沉紧,即呼主人告之曰:此寒积也,非寻常药饵所能治,今虽有妙方,恐不见信,若令他医见之,必妄加罪名,奈何?主人曰:但求先生主一方,无论何药,即当照服,亦断不令他医阅也。余曰:吾非如走江湖一流人,无端张大其辞以骇病家,且或借以希图重谢,不过以药方为世俗所罕见,庸陋医士,必诧为杂乱无章,病家不察,疑信参半,必不敢如法守服,或减轻分量,仅与少许,则药不敌病,自然无效。届时群疑众谤,因之蜂起,肺腑非能言之物,谁与辩白?今主人既表示决心,可命纸笔立方,即疏《普济本事方》温脾汤与之,令其连服2帖。阅2日,病者踵门谢道,并求善后方一,与理中加附子而痊。摘自《近代名医医话精华-萧琢如医案》

I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