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碑学与帖学不同之处,学书者必需了解

 鸿墨轩3dec 2020-01-01
双喜书法 2019-12-26 18:00:38

从金石碑读出来的笔法,可以让书写者天马行空,甚至与原本用笔“南辕北辙”,但不要紧,只要有艺术感就可以。但不能说金石碑刻风化后的书法才是正宗的,是千古不易的笔法,清代的包世臣、康有为的书法理论均有这种倾向。

帖学的书法,如清人姚鼐赞王珣《伯远帖》所说“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这分明是一种珠圆玉润的青春之美,而碑学如千年古柏,老而弥劲。对于欣赏者而言,既要欣赏青春之美,也能欣赏沧桑的“历史感”。

碑学与帖学不同之处,学书者必需了解

东晋 王珣 伯远帖

碑学与帖学不同之处,学书者必需了解

清 邓石如 峻爽楼晚眺楼

碑与帖,艺术感与趣味不同,是由于笔与纸的差别,以及笔法的不同

其一,笔与纸

如果用狼毫之类的硬毫,碑版书法的美感就出不来。

因为第一:笔锋太健、太锐利,一落笔就随处是锋锷。启功先生说过,学习碑版书法,要“透过刀锋看笔锋”,目的是回到本原。其实对清代人来说,根本无意于“透过刀锋看笔锋”,而是有意寻求笔锋被“修整”“失真”后的效果。现在看汉代人与北魏人的墨迹,其实都是非常注重笔锋的。如果要“透过刀锋看笔锋”,不如直接学墨迹。风化残损以后的碑文,棱角、尖锐处很少,虽然刚健硬朗,但表面笔画表面披了一层“包浆”。这样的效果狼毫做不到。

第二、狼毫笔太小。清代尚碑的书家,普遍喜欢在生宣上写大字。狼毫笔写不了碗口大的大字,即便写出来也容易露枯槎,原先的小字温润丧失殆尽。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是与清代的用纸有关系

清代碑学兴起后,普遍用生宣纸。生宣的重要的特性是容易吸水、晕化。这种纸,最大优点是把水墨的交融的“层次感”和瞬间的晕化感表现最大化,它最适合羊毫,其次是兼毫,最后才是狼毫之类的硬笔。因为硬毫在生宣上写几笔就枯了拖不动。而羊毫,笔大,多蘸墨水,行笔就舒适得多。所以清代人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最大限度发掘了羊毫与生宣的性能,并使二者完美结合。

不过,羊毫笔与生宣的配合,有其长,也有其短。清代人的书法:1、其佳作是以篆、隶、楷为多,其次是行书,但草书极少(王铎和傅山这两位草书大家,是由明入清的,在碑学兴起之前,他们只是晚明书风的延续)。2、大字佳作多,小字佳作少。出现这种原因是羊毫笔的弱点:一、羊毫笔无法在生宣上快速运行,而草书这样的字体速度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像怀素那样的速度的书写,羊毫笔根本是办不到。一写,笔就趴下了,所以清代无草书大家。

碑学与帖学不同之处,学书者必需了解

王铎59岁狂草书法《鲁斋歌卷》

二、生宣不是不可以写小字,而是表现不出小字笔法的精致入微。今天我们学习小字(行、草、楷书),一般是以晋、唐、宋、元、明的字帖作为范本,还有明末清初的傅山、王铎的行、草书作为临习范本,而清代碑学的名家的小字作范本极少。

不只是书法,绘画也有类似的遭遇。

明代以前的绘画,如唐画、宋画、元画,主要材料是以硬毫与熟宣纸(绢)。明代以后,使用是柔笔、生宣渐多,到清代则普遍使用了。我们临习一幅宋画,若用羊毫和生宣是很难表现出宋人画的神采和气韵。

许多人认为画画写字,练习练习,就用毛边纸,条件好了,水平上去了,就用好一点的生宣,但从来不思考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纸和笔?所学的范本要用什么样的纸和笔?有的学书者,用羊毫在生宣上写接近原字大小的王羲之《兰亭序》。他用这样的工具材料写数十年,其实是非常用功了,已经达到了字形与范本上相似,但神采和气韵根本就不沾边了。因为王羲之时代的字,所用的是硬毫,用的纸是熟性的,类似今天的牛皮信封纸。晋人书法这种用笔与纸的情况,在唐宋元明一直延续,但到了清代才产生较大的差异。

碑学与帖学不同之处,学书者必需了解

东晋 王羲之 近得书帖

其二、笔法
审美追求的差别与工具材料的不同,带来的笔法也不同

1、 行笔的速度

虽说碑学与帖学要疾涩间并用,但总体来看,碑学的行笔速度比帖学要慢一些,碑学要做到帖学那样意态挥洒,终究不易。

2、 笔锋的变化

帖学追求是八面用锋,以王羲之《兰亭序》为极致了。如米芾也是忠实者;在笔锋变化上追求精熟下大力气,如褚遂良、赵孟頫等人,他们都是追求精致入微。到了清代书法,追求转为线条厚重与苍涩,一种质,是实,而不是之前的灵动。

3、 虚实

在清代有称“北书”与“南书”之说,指的是北朝碑刻,帖学是南朝一脉,碑学追求用笔厚重,是在艰涩中流畅,帖学的用笔主张虚灵,在飘逸中沉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