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外篇之天地》12.13

 峨眉佛光 2020-01-01

<12.13>

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愿闻德人。”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为安;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此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冥。”

<白话>

谆芒往东走向大海,在东海岸边恰好遇到苑风。苑风问:“你要去哪里?”谆芒说:“要去大海那儿。”苑风又问:“要做什么呢?”谆芒说:“大海这种东西,灌注而不会满溢,取用而不会枯竭。我要去遨游一番。”苑风说:“先生不关心老百姓吗?我想请教什么是圣人之治。”谆芒说:“圣人之治吗?施政设官各得其宜,拔举人才各尽其能;充分了解情况,然后做好各自的事,做好各自的事,天下也自然上轨道了。这时只要挥挥手,心目示意,四方百姓没有不赞同的。这就叫做圣人之治。”苑风说:“我想请教什么是德人。”谆芒说:“所谓德人,安居时没有意念,行动时没有谋虑,胸中不存着是非与善恶。四海之内人人共利,他就喜悦;人人共享,他就心安。他怅怅然好像婴儿失去了母亲,茫茫然好像走路迷失了方向。财货有余,却不知是从何而来的;饮食充足,却不知是由何而生的。这就是德人的样貌。”苑风说:“我想请教什么是神人?”谆芒说:“至高的神人驾驭光明,形体已被化解无遗,这叫做照彻空旷。将生命的真实完全展现,与天地同乐而没有任何牵累,万物也都回归于真实。这叫做混同为深奥的一。”

<解读>

古人总认为一般人是无法衡量大海的,因为它实在太大了,不受变化的影响,其他的自然景物则不然。譬如,丽江的雪山很有名,过去我看雪山的相片,山腰以上都是白雪覆盖,非常美丽。等我有机会亲自去看,才发现雪山大半已经融化,连山顶都露出来了,让人非常失望。湖泊也一样,像青海的湖面也慢慢缩小了。虽然现在科技发达,我们都知道海水每年都在上升,但古人所观察的却不同,总认为无论下了多少雨,地面洪水为患,海水也不会升高;连续几年旱灾,海水也不会变低。

本文以“圣治、德人、神人”为焦点,分别描述越来越高的层次。“圣治”是圣人之治,代表仍有求治的心。“德人”让一切安处于各自的“得”,以至于无所欠缺。“神人”则与道相合。

进一步说明,“圣人之治”亦即只要把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挥挥手,以目示意,一切都上了轨道。而“德人”安居时没有意念,行动时没有谋虑,代表“无心而为”,没有刻意的目的。“道”才是真正的母亲,所以,德人虽然已是大人,但也只有找到根源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顿,不会像婴儿失去母亲般茫然。领导者本来应该指挥大家方向,但却像失去了方向,因为“道”才是真正的方向。此处所说的“德人”不是指“道德”,而是指本性、禀赋。

有关神人的描述,可参考《逍遥游》中所说的寓言。“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此谓照旷”这种境界类似“朝彻”。庄子对神人有各种不同的描写,要理解神人,必须先理解古代以“神”代表“神妙无比。”神人已经修炼到与“道”合而为一。“逍遥游”的“游”所指的必然是精神,只有精神才可不受控制,才有机会逍遥;而身体会有饥渴需要满足,因此有所等待,有所等待就无法真正逍遥。

道家鼓励我们与自然同乐,此乐是指“随遇而安”,在任何地方都觉得安适。任何事物发生或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因此万物都值得欣赏。在风景区、在家里,甚至在垃圾堆中,都有可欣赏之物。我们习惯“整洁”才是美好的,看到垃圾堆时,眼睛不习惯,但是别忘了,眼睛所见常常是不可靠的。

“万物复情”的“情”是指“真实”,并非“感情”。

庄子《外篇之天地》1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