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说玉:汉代云气纹的装饰风格及其流行成因(李静2008)

 昵称68047953 2020-01-02

    【摘要】汉代国家政权高度统一,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同时成就了文化艺术的辉煌。在绘画、墓室壁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漆器、雕刻、印染织绣等各类视觉造型艺术的装饰纹样中。云气纹是被广泛应用的代表纹样之一。云气纹在装饰风格上概括表现为“质”“动”“紧”“味”,即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四个特点,不但丰富了汉代的艺术装饰。也体现出汉代装饰的典型特征。究其原因,传统气论哲学思想、特定的时代精神、造型艺术间的互渗互动、上层社会的文化导引等共同蹴就了云气纹在汉代装饰造型艺术中的普遍流行。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汉代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汉代艺术的博大与辉煌都建立在对各种艺术的包容、吸收和融合上。因此,汉代艺术既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绚烂的楚文化传统,而当儒术获得独尊地位之后,先秦以来的理性精神被发扬光大,又使汉代艺术体现出庄严威风的礼仪之风。在社会习俗和各家思想的影响下,汉代人向往神仙生活,死后讲究厚葬,反映在装饰题材上,羽化升仙、祥瑞迷信等内容比比皆是。而作为汉代装饰艺术和纹样主题的云气纹,正是一个浓缩了汉代以及汉代之前社会众多思想的装饰纹样。汉代云气纹,也称流云纹,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卷云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以线条的舒卷起伏为表现形式,成为汉代丝织品上的一种主要纹样,同时也广泛出现在了汉代绘画、墓室壁画、陶瓷器、玉器、漆器、雕刻等各类视觉造型艺术的装饰纹样中。

    汉代,青铜器高峰已经过去,其礼器意义已经彻底消退。汉代铜器虽多以素器为主,但云气纹也广泛出现在此时的各种青铜器装饰上。如1965年出土于河北定县122#西汉墓中的铜管错金银畋猎图,其展开图像均以回旋涌现的云气纹为衬底。此外,汉代各种铜灯、铜镜、铜奁等铜器上也都饰以云气纹。此时,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鼎盛期,漆器以其质轻、色美、耐用等优点,取代青铜器,逐渐成为生活的主要用具。汉代漆器的装饰风格,除了受到铜器装饰的影响外,也是对楚漆器风格的直接继承。它仍以黑、红二色为基调,以彩绘为主要装饰手段,大量旋转的、抽象的云气纹不断出现在各种漆器的装饰上。与此同时,髤漆工艺在汉代家具的制作上非常流行,汉代家具上的装饰纹样主要以云气纹为主,其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家具的直线造型与云气纹的曲线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汉代陶器上的装饰集中反映在瓦当上,汉代盛行圆形瓦当,其装饰纹样除四神纹外,云气纹也广泛出现。此外,在汉代壁画、画像石等上也都有云气纹出现。可见,云气纹几乎在汉代所有的装饰中都存在着。综观汉代装饰图案,不难发现云气纹的重要地位,无论是主纹还是辅纹,云气纹都是一个不衰的母体。

汉代云气纹的装饰风格

    汉代云气纹装饰的高妙之处,不在于写实,而在于无始无终的游走韵律和强烈的律动所传达的生命感受。云气纹的造型,像从太极图衍变出的不对等的S形曲线一样,既有流动的旋律美,又有前进感乃至进击感,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田自秉先生曾把汉代的装饰风格用“质”“动”“紧”“味”四个字来概括。笔者认为,这四个字同样也符合汉代云气纹的装饰风格特征。汉代云气纹装饰风格特征具体概括为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四个特点。

    (一)装饰思维的古拙与浪漫

    在汉代的云气纹中,“有的云纹是写实的,如马王堆漆棺以及一些器物上的云纹;有的则相当抽象,这种抽象的云纹,实质上综合了众多的历史形象,或者说与古老的纹样有演变承继关系。”在楚文化的影响下,汉代云气纹演变和传承了楚纹饰的装饰特点。楚人认为时空是轮回的、无始无终的,生命可以轮回,灵魂可以再生。他们通常会把不同的事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楚帛画上的神怪形象、《击鼓舞蹈图》等等,都是把不同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能出现的怪兽,给人一种神秘怪诞之感。这种对动物和植物的打散重构,所组合出的新形象,其实质是象征着生命的再生。而这种将已有形象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的方法,在半坡文化的人面鱼纹、龙图腾等形象中都早已出现。关于云气纹的来源,有学者认为汉代云气纹是从旋涡纹演变而来的,李砚祖则认为,云首先与龙的形象和观念有关,他认为云是龙的化身,是龙的一种“纹”化形式,因为在云的形象中也有蟠螭纹、蟠龙纹等纹样形象“纹”化的痕迹。但不管云气纹它来源于何,都说明云气纹古已有之,其古拙、质朴的形象是传承和演变的结果,既有浪漫的楚风格,又与时代有机融合却并不显得呆板。而这里的古拙、质朴即是田自秉先生所说的“质”。

    (二)流动气势的节奏与韵律

    汉代相信“阴阳五行”的说法,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和朝代的循环更迭。在他们的思维中,世界是运动的,因此云气纹也体现出无始无终的流动感,给人们一种无息的“动”的感受。云气纹作为一种抽象几何纹样,其在装饰中的应用,增加了装饰画面的动感。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穿插其中的飞禽走兽,富有健劲的生命力,与云气纹本身的动感相呼应,这在汉代壁画、漆器等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漆棺中棺墙板上,就饰以直线型云气纹,这种云气纹大体是由综合式卷云纹演变而来,头尾两端大多为勾卷或长或短的曲线、弧线或旋线,而中间部分是较长的直线。直线型云气纹巧妙综合了曲、直、方、圆、长、短等对比因素,多用于漆器、金银错铜器、彩绘陶器和一些玉器,有很强的视觉张力,是汉代云气纹中最抽象的一种式样。此外汉代各种漆棺、漆盘、漆案、漆匣、漆钫等上还多出现流线型云气纹,这种云气纹若曲水蜿蜒、似烟云升腾,流线上附有细小复杂却疏密有致、形随势转的点缀或辅线,流线之间还夹杂一些羽人神怪、飞禽走兽等形象。这种云气纹在汉代金银错铜器、棺椁墓室等装饰中也多见。

    (三)构图形式的饱满与均衡

    汉代艺术的包容精神在汉代云气纹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汉代云气纹的样式极为丰富,云气纹中穿插、组合各种形象,虽然是多种形象的组合,但满而不乱,多而不散,这即是“紧”。在汉代无论是画像石、壁画,还是器物纹饰等的布局都是求满的,满而不乱。如汉代的墓室壁画中也多穿插有云气纹。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前室顶部及四壁有朱墨彩绘的卷云纹,卷曲缭绕;后期卜千秋墓的壁画东西两端分别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流动的云彩穿插连贯其中,在奔放任意之中,纹样形象和装饰布局,又不失图案化的秩序感,充满动荡活跃的气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升仙图画。除此之外,云气纹也是汉代画像石中常用的装饰纹样。“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在性质和题材内容上,都和壁画有共同之处,也可以说是汉代人找到了一种更有利于长期保存的,以硬质材料为载体的壁画。”沂南汉画像以云气纹等围出归整的边饰,云气纹的构形中虽然随处可见即兴的创造、自由的挥洒和随意的处理,任意之中又见儒家重礼教约束、重伦常秩序的特点。

    (四)装饰整体的对比与统一

    汉代的装饰手法中常用线作分割处理,漆器、丝织品上的云气纹曲线,或云气纹带,都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这些云气纹线、带,既运用散点透视,达到连续展开的效果,又起到联系和呼应的作用,使若干装饰区形成整体,产生统一的效果。如漆器上的云气纹色线色带,不仅成为一种装饰,而且在视觉上巧妙地遮蔽了扣合处的缝隙,真正实现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在染织工艺的丝织、刺绣中,云气纹还往往作为纹样组织的骨骼,在云气纹舒卷起伏的空间,填充各种飞禽走兽,或文字,大小相宜,动静相间,交映成趣。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漆棺上的直线型云气纹,运用对比手法,巧妙地综合了曲、直、方、圆、长、短等对比因素,产生虚实、大小、动静、曲直等效果,使被强化的对象更加突出,视线可以充分停留,而不会被其他因素干扰。整个装饰布局疏密有致,增强了装饰的韵律感,体现出汉代云气纹装饰的“味”。

汉代云气纹的流行成因

    汉代是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时代,生产力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大量普及、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各项工艺技术的长足进步以及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领域的解放,为云气纹广泛运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绘制云气纹的工具和技术不断发展,如汉代漆器以彩绘为主要装饰手段,漆器装饰多线条勾勒少漆色渲染,可见汉代所用毛笔应为硬笔且笔的质量也很出色。用硬笔描绘有利于表现线条,特别是曲线的表现。还有针刻等装饰手法,也极易表现出纤细的云气纹。汉代有些铜器上则多施以鎏金或以金银错,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通体以错金云气纹装饰,云气纹的造型庄重饱满,线条优美,流动感极强。汉代人把对富足生活的希望,对成仙不老的祈望等思想,共同隐含在汉代云气纹之中。然而,云气纹得以在汉代广泛流行,究其原因,云气纹本身的造型特征及其象征意义、汉代统治者的思想、汉代的装饰观念以及古代气论哲学思想等,都对云气纹的广泛运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云气纹的造型特征与汉代时代特征相吻合

    云气纹的造型完全符合汉代造型艺术特征。云气纹那流动回转的线条、跌宕起伏的形态、升腾缭绕的气象、圆润饱满的云头、扭曲弯转的云躯、摇摆飘逸的云尾等形象,与汉代的其他艺术品如霍去病墓大型石刻、说唱俑等等给人的质朴而奔放、大度而刚健的风格感受一样,是汉代精神和气度的真实体现。汉代云气纹中,有的是写实的,有的则不断的简化和抽象,有时只简化为几根流动的曲线,但它所传递的信息量却丝毫没有减少,同样创造出流动飘逸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乘云升仙之感。因此,这种形态更自由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种装饰中。那盘起云舒波涌的线条奔腾游走,又有仙人、神禽异兽相随相伴,既有楚文化的奇诡和神秘,又见汉人无始无终的宇宙图式,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产物,应和了汉代大一统的时代特征。

    (二)云气纹的象征意义与汉代统治者的思想不谋而合

    西汉初期的统治者均信奉道家思想,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国家处于休养生息的阶段,以黄老之术代替法家学说。此时,各种装饰艺术承接前代艺术的发展而呈现出自然的延续状态。作为政治指导思想的黄老之术是从楚哲学的精华——老庄哲学发展而来的。又有学者指出:刘邦的家乡沛县,在秦代以前属楚国所有,“刘邦本人就是在楚文化的氛围中成长的,他周围的核心人物亦习楚俗。”汉初上层社会普遍喜好楚文化,汉代云气纹那充满乐舞旋律的生命律动、浪漫想象以及不拘写实的装饰情味,那概括单纯而又灵动变幻的艺术形象,与楚艺术风格有天然的默契,这一时期的云气纹在风格上,既接近楚绘画“瑰异谲诡”的特色,又能充分表现黄老之学的升仙思想,因此在汉代的装饰中得以广泛地运用。

    到汉武帝时期至其后的发展历程中,经过西汉的兴盛和衰落、“短命”的新莽时期、东汉的复苏、兴盛和衰落几个历史阶段,汉代装饰艺术并未因朝代的更替而停滞,而是如同云气纹给人的永不停息的流动感一样,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此时的绘画艺术虽变得实际起来,眼光逐渐转向人世,但在风格上,仍然沿汉初的那条线索,即强调动势,云气纹的流动感正与此不谋而合。汉武帝崇儒术而行方士,加之阴阳五行论,天人感应论盛行,谶纬之学盛行。谶纬把自然现实神秘化,凡出现罕见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便认为是吉祥或灾害的象征。谶纬学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汉高祖刘邦被说成是龙子投胎。“斩白蛇而起事”“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史记·高祖本纪》);王莽篡汉,刘秀称帝,莫不炮制谶语。谶纬学为现实生活寻找精神依据,强调自然事物与人造事物冥冥之间的联系,各种事物都被附会以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汉代装饰中的云气纹从内容到形式已经彻底符号化,它已成为天界、神界、仙界的象征符号,成为区别于一般人、物的标志。马王堆彩绘漆棺上整体装饰以云气纹,各种祥瑞仙人穿插其中,“云纹在这种大面积的装饰彩绘中,既是一种有深刻含义的装饰符号,象征天界仙灵,又是装饰的形式结构,它以符合自身流动特性的运动形式,有规律、秩序地布满整个装饰面,形成一个装饰的主要形式结构和框架,与其它作为填充物的装饰形象组合起一个完整的装饰图式。”儒家礼念与谶纬迷信、人间享乐与神仙寓意,云气纹把这一切融入到汉代的装饰世界中。

    (三)云气纹的广泛运用符合汉代的装饰观念

    在汉代,绘画艺术的主要功能被认为是成教化、助人伦,但与此同时,绘画的非教化功能也被提了出来,这就是文质统一论。“文”,其本意是花纹、图案,与载体(质)相对应,指装饰手段或以线绘为主的绘画手段。当汉代独尊儒术后,在艺术上的装饰手段,孔、荀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以文)辨贵贱”等文质观不断向前发展,“文”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此,汉代的装饰纹样极为丰富。

    装饰纹样的“纹”字,其本意是指古代丝织物。汉代丝织业空前繁荣,汉代丝织品优美的纹路和花纹确定了“纹样”的称谓。在汉代,由于提花机的改进,装饰纹样更是丰富多彩,且富有时代特色。汉代丝织品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所出最为重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绣品如“乘云绣”枕巾、“长寿绣”镜衣、“茱萸绣”绢衣片等上都有云气纹大量出现。“长寿绣”上的云气纹,是变了形的茱萸穗与云气纹相结合的云气纹样式。茱萸作为辟邪植物,以其穗状形态构成飘逸的尾形,既是汉代云气纹特有的艺术形式,也为以后的云纹演绎造就了一种新的构成元素——云尾。云尾的出现加强了云气纹的速度感和力量感。这种组合型云气纹很多,如云龙纹、兽面云纹、出马人物云纹、山东嘉祥武士祠汉画像中的神仙云纹等等,将各种形象天成般地融入云气纹结构,抽象几何化的云气纹与写实的动物等纹饰的组合、穿插,使得写实性纹样和抽象几何纹达到和谐统一,有着浓厚的装饰情趣和深刻的内容涵义,既具浪漫色彩,又丰富了汉代云气纹的式样。

    (四)古代气论哲学思想对汉代云气纹广泛运用的影响

    古代人“基于云雨对农耕生产和社稷民生利害关系的现实体验,也因气息是人于呼吸中所直接经验的现象,自然之气便以其弥天漫地、出入无碍、交通自由的特性,被先民视为统一宇宙人生、天地万物的生命质素和生命本源。”自然之气日趋抽象,并逐渐演绎成涵盖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的气论哲学。“气”流行往复的运动沟通着宇宙中的生民、鬼神、禽兽、草木等等,使人们对“云”有着特殊的感情,且赋之以非同寻常的内涵。正如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有生,散而为死。……故日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既然一气通万有,一气化天下,那么,汉代人把他们对自然的现实体验、对大化之气的谶纬信仰,以及对升天不老的热切祈望化作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云气纹,使云气纹在汉代大为流行自在情理之中。

    在汉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谶纬神学等思想的影响下,汉代云气纹被赋予普遍的生命意义,普遍应用于各种装饰上。云气纹和穿插、组合其它的神禽异兽、仙人异物,构成一幅幅和谐共乐的宇宙图景。式样丰富的云气纹虽然以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为载体,但其所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却是一致的。此时的云气纹已是灵性、精神、祥瑞、福祉的载体和象征,甚至具有超凡的神力,是汉代社会现实和神仙思想的集中表现和反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