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34年,山陕逢大旱,尚可喜降清,车厢峡之围

 看空间我的 2020-01-02
是年,山陕之地遭遇大旱之灾,百姓颗粒无收。毛文龙部将尚可喜投降满清,至此,三顺王归位。高迎祥部义军杀入湖北,后败于陈奇瑜、卢象升手下,避走陕西,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俱被困于车厢峡。皇太极亲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死,部众降清。华帅SEO优化平台

赤地千里

自古北方旱情多发,关中之地经常也发生旱情,1634年的旱情比较严重,除了陕西之外,山西的旱情也很严重,许多农民颗粒无收,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许多地方树皮草根都被吃光了,好在旱情非一日能成,当时民乱四起的时局,官府害怕引发更多民乱,如实上报朝廷之后,明廷中枢也怕将灾民,推向义军一边,壮大义军的实力,于是,朝廷上下行动起来,对山陕之地的灾民,加以赈济。

明末旱灾惨景

官府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灾害所造成的影响,百姓有了吃的,就不至于饿死,局势还不算太遭,只是,年年都有大灾出现,让更多有心之人,有了作乱的借口,更是让崇祯头痛不已,难道是自己德行有亏,以至于上天年年都降下灾祸,不是洪水,就是地震,然后还来干旱。

光是一个辽东,就让朱由检心力交瘁,手下臣子还斗来斗去,周廷儒被温体仁给斗得告老还乡,义军那边更是越剿越多,如同韭菜一般,剿之不尽,现在,天灾频发,乱象横生,这个皇帝不好当啊!他朱由检除了要跟臣子斗,还得跟天斗,跟义军斗,跟女真斗,太难了!

又见投降

自从万历年间李永芳,投降后金开始,明朝将领投降满清,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难接受,努尔哈赤为了作秀,不但厚待李永芳,而且还将自己的孙女也嫁给了李永芳,1634年李永芳因病去世。

李永芳虽然死了,但是更多的李永芳站了出来,孔有德和耿仲明已经投降了满清,还帮助满清攻打旅顺,祖大寿被迫降清,到了锦州之后,又开始反清,如今尚可喜这个毛文龙的手下,主动投降满清,至此,毛文龙的部将之中,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投靠了满清。

尚可喜

毛文龙和袁崇焕的死,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出现了,毛文龙手下部将,终年驻守海岛,野性难寻,忠诚度比较低,毛文龙被杀之后,他们本来就有怨气,对明廷的忠诚更少了一分,投降满清之后,对明廷的危害也更大。

祖大寿和赵率教是袁崇焕最得力的两员大将,赵率教在皇太极围困京城的那次,已经战死在遵化城,祖大寿虽然最后也投靠了满清,却没有三顺王那么死心塌地,虽然对明廷比较失望,但是对汉人,始终抱有同胞之情。

义军危机

自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进入河南之后,先是被曹文诏围困,脱困之后,义军突入湖北境内,再次发展实力,所到之处,犹如种子一般,四处发芽,一路打进了四川,谁料,四川有了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硬是拦住了高、李、张带领的义军。

有了秦良玉,四川是进不去了,只能去其他地方,这次义军产生了分歧,高迎祥带着人去往陕南,张献忠带着人回到湖广,义军暂时一分为二,各谋生路。

义军走到哪里,朝廷调兵围剿,曹文诏被调去了辽东,陈奇瑜、卢象升、左良玉继续围剿义军,虽然义军在屡次战役上越打越精,但仍旧无法跟官军正面大规模作战,尤其陈、卢、左三人都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军事素养极强,各个身经百战,义军只能避其锋芒。

尽管高迎祥和李自成带着义军,四处逃窜,却还是在车厢峡误入圈套,被陈奇瑜合围,义军危在旦夕,关键时刻,李自成贿赂陈奇瑜手下将领,使出诈降之计,陈奇瑜不疑有他,正当官兵放松防卫之际,高迎祥和李自成带着义军,突入汉中,逃脱升天,陈奇瑜察觉后,悔之晚矣,最终被明廷捉拿追责。

车箱峡现貌

明廷在剿匪的问题上,一直态度不明,以至于穷途末路之时,义军说要投降,官军不得不暂停攻击,给了义军残喘之机,李自成如此,此后,张献忠如法炮制,降而复叛,弄得官军头痛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