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吹气球吗? ——腹式呼吸模式的重要性!

 xyf4345 2020-01-02

你会吹气球吗?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很多人会说,谁还不会吹气球呢?那我们来试试?也许,就会变成这样…… 

     这是吹气球的技巧不对吗?非也,非也。事实是目前很多人的呼吸模式出了问题,膈肌被抑制,没有有效的参与呼吸运动,甚至会带来一系列慢性疼痛。

文章导读

 1.隔肌与腹式呼吸(隔肌的解剖位置和功能)

 2.错误呼吸模式与慢性颈腰痛

 3.膈肌的训练

一. 膈肌与腹式呼吸(膈肌的解剖位置和功能)

  膈肌diaphragm)位于胸腔腹腔之间的肌肉-纤维结构。其周围为肌腹,中央为腱膜,又被译为横膈,是机体重要的呼吸肌,占所有呼吸肌功能的60%80%。

    膈肌部位:在胸腹腔之间,穹窿形扁薄阔肌。周围是肌纤维,中央为中心键。

    起点:腰部起自一~三腰椎椎体,第二腰椎横突及第十二肋。肋部起自第七~十二肋内面。胸骨部起自剑突后面。

止点中心腱。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颈丛的膈神经。

机能:膈肌是人体主要呼吸肌。收缩时,膈穹窿顶下降,增大胸廓垂直径,使胸腔容积增大,助吸气。放松时,膈穹窿顶上升,使胸廓垂直径减小,助呼气。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法可分为顺呼吸和逆呼吸两种,顺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收缩。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我们一般所指的腹式呼吸均为顺腹式呼吸。

    原理:腹式呼吸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因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二. 错误呼吸模式与慢性颈腰痛

除了腹式呼吸,还有胸式呼吸,我们普通人也是胸腹混合式呼吸模式居多。但由于现代人久坐伏案的学习、工作环境,并极少身体锻炼,膈肌往往会被抑制,活动度减低,甚至几乎消失。从而腹式呼吸能力减弱,甚至完全的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时大量的颈腰部辅助呼吸肌肉会过度参与呼吸,久而久之就会疲劳,造成颈、腰部部疼痛。而长时间的低氧状态也是很多慢性疾病的病因。

     辅助呼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竖脊肌斜角肌斜方肌前锯肌

三. 膈肌的训练

     腹式呼吸有很多种锻炼方法,在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种新鲜且十分有效的锻炼方法。

The balloon blowing exercise (BBE) technique

     这种训练疗法在临床上称为90/90桥式吹气球”,它可以很好的矫正呼吸模式、激活膈肌、恢复最佳体态并提高躯干的稳定性,最终达到恢复身体功能、减缓疼痛的效果。

方法:

  仰卧屈髋屈膝90度,双足蹬墙

 膝间夹一10公分大小的球

 左手持气球,右臂伸过头

 鼻吸口呼,尾骨微微上卷上抬,骨盆后旋,下背贴于床面。不要用足踏墙而是足跟蹬住墙面

 双膝夹紧球,应感到大腿后和内侧肌肉紧张。下面的动作应维持这一体位。

 用鼻子吸气,缓缓吹起气球,气尽舌抵上颚使气不外泄并保持3

 保持舌抵上颚,勿箍紧气球颈环,用左手持稳气球再吹起

 吹球时颈颊勿紧张

 4次后捏住气球放气。放松后反复4

       上图为宁煜主任在今年举办的国家级继教班上演示“气球呼吸训练法”

病历分享

  患者李某,女性,60岁,因长期颈、腰部酸痛于今年三月来我院就诊。患者曾经多家医院治疗,诊断为腰肌劳损,颈椎病。进行按摩针灸治疗后有一定效果,但疗效无法巩固。来我院后检查发现斜角肌、斜方肌、竖脊肌等肌肉僵硬,且以胸式呼吸为主,膈肌活动度极差。经过整脊、按摩并配合间断性呼吸训练,患者一月后症状基本消失,且无复发。

小结:

 膈肌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而错误的呼吸模式可以直接导致一系列的病症。但往往这两者都容易被我们所忽视。重视膈肌训练,保持良好的呼吸模式,将是我们摆脱病痛的最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感谢Ron Hruska发明了吹气球这种锻炼方法,这是对临床治疗的一大贡献。

关于我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推拿科

     我科室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脊骨神经医学(美式整脊)诊疗设备,由专业从事脊骨神经医学疗法的医师(中级以上)进行手法操作。并聘请国内知名脊骨神经医学(美式整脊)专家陈朝晖教授定期出诊。我们采用最传统的中医推拿手法配合最先进的脊骨及康复技术,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