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光辉rlbr1vjwmb 2020-01-02

举世闻名的郑和船队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它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所到国家之多,是当时任何国家无可比拟的。这充分反映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造船规模,到了明朝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郑和率领的船队,以其中的一次远航为例,仅大船就有62艘,船上各种人员27800余人,劈波斩浪,远涉重洋。28年间,先后7次下西洋,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口,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样庞大的船队远航,除了有精湛的航海技术之外,没有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四海一家,广示无外”奠定了大明王朝海船发展的基础

明王朝建立后,经过30多年时间,到了永乐年间,国力趋于强盛。由于农业、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商业也出现了繁荣景象。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四海一家,广示无外”的对外政策,派遣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满载着丝绸、瓷器和金银等物资七下西洋。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郑和下西洋所用的船,名为“大宗宝船”。据说,宗是西洋诸国对郑和率领的船大、规模大、载宝多的船队的赞誉。大宗宝船确实很大,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造大船修(长)四十四丈,广(宽)十八丈者六十二”;明代顾起元的《客座赘语》、费信的《星槎胜览》中都提到较小的船也有37丈长,15丈宽。说明明代船之大,超过以前任何朝代,这是完全可以置信的。经过秦汉、唐宋两个造船发展的高峰,到了明朝,船型设计、模型制造、船坞设备、滑道下水等技术,都有相当的水平。而且造船趋于定型化,用料也十分严格。明代的《龙江船厂志》中就记载了“起船,出船,车水,作坝”等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法。明朝建立不久,就为造海船积极准备材料。据傅维麟《明书》中说:

“为海运及防倭造大舰……命于南京朝阳门外种桐、棕、漆树五十万株资工用。”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朱棣即位后,为了组织船队远航贸易,在郑和出航前两年就着手营造大船。大宗宝船由军卫司督造,南京龙江船厂提举司负责。据《龙江船厂志》记载,造船工匠“皆洪武、永乐年间,取江西、福建、湖广、浙江、南直隶边江府县,熟于造船者”。这些匠户按照明朝城市居民的坊、厢组织编制起来,分为四厢,一厢工匠分工制造船木梭橹;二厢工匠制造船木铁缆;三厢工匠是修补旧船;四厢工匠制造棕篷等物。可见,明代为使郑和船队下西洋在物质和技术力量上都作了充分准备。

二、郑和下西洋大宗宝船的历史资料与实物

根据《明史》记载,大宗宝船主要在江苏南京的龙江船厂和太仓浏河等地建造的,它可能是一种大型沙船船型。大宗宝船的建造,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改旧翻新,据《明会典》中记载,“改造海运船二百四十九只,备使西洋诸国”;二是营造新船。无论是修旧船还是造新船,均反映了明代精湛的造船技术。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有关大腙宝船的历史记载,本来有不少,由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被当时朝廷的兵部郎中刘大夏销毁,给我们复原大腙宝船和详细考查当时的造船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抹杀不了的。解放以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广大工农兵群众的配合下。发掘了不少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资料和实物。

1957年5月,在南京下关三汉河附近中保村(宝船厂故址),发掘了一个巨型舵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有一段绞关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舵杆有三、四层楼高,用铁力木制成,全长11.07米,舵杆横截面略近正方形,上端380×390毫米见方,下端680×730毫米见方,上有孔可装转舵的柄,下有槽榫安装舵叶和拖泥木,估计舵叶高度为6.35米。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根据这根舵杆结构形状,分析是一种大型海船上的升降舵,用绞关(绞车)升降。绞关木残长2.21米,620毫米见方,上面还保留着四个安装车关棒的孔。绞关木也叫“盘车”,车身装有车关棒,转动车关棒即可升降船舵。绞关木还可用于起锚和挂帆等。大舵杆和绞关木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大腙宝船的大小,是一个很珍贵的实物资料。舵如此大而坚固,那大腙宝船之大,建造技术之优,就可想而知了。

三、郑和远航的条件

大宗宝船的帆和锚更是巨大。郑和的随从巩珍在他著的《西洋番国志》里说:“其所乘之宝舟,体势魏然,巨无匹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翻译费信说宝船“张二十帆”。罗懋登在《西洋记》中载:“宝船九个桅”。大宗宝船桅大而多,风鼓征帆,乘风破浪,纵有万里航程,往返亦不觉路遥。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大海是无情的,它无风也要掀起三尺浪,有风更是浪滔,不管你是哪种船,都要接受它的严峻考验。船的结构好坏和性能优劣,浪头之中见分晓。据长乐天妃宫的石碑“天妃之神灵应记”上记载: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

马欢纪行诗中也说:“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洪涛浩浩涌琼波,群山隐隐浮青螺。”这些都是对郑和航海的确切记载。船在这样洪涛浩浩的大海洋中航行,如果船身不坚固,或性能差,或船工驾船技术不强就要被浪推得粉身碎骨或倾覆于海中。郑和船队能远涉重洋,经受了惊涛骇浪的多次考验,显示了大宗宝船结构坚固,性能优良,设备完善,和船工们高超的驾船技术。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四、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建造质地如此坚固的巨型船只,从用材到施工,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别的不说,就说它高耸的桅和底龙骨,以及两舷的大㯿吧,如按照一般的用材要求60多艘大宗宝船需数百棵参天大树。我国劳动人民一向就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优良传统,不但大材大用,而且小材亦能派大用场。用小材相拼成大材、短材相接成长材,如桅杆,“长不足则接其表,逐寸包围。”、“如无大木,以二株用铁箍为一株。”、“桅木以五小木攒之,束以铁环”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就这样,树起了冲天大桅。用数根木材相拼连接成船舷两旁的大㯿和底龙骨。这种拼接当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根据船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科学地穿插相接,交错相拼。虽是几根木料拼接起来,其牢固程度却如一棵大木一样,这样既节省了材料,又保证了质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造船技术中的一大创造。

五、明代海船的性能

造船规模的大小和船舶性能的优劣,足以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发展和造船技术的水平。说起欧洲的远洋航行,到了15、16世纪才出现,与我国郑和船队的航海相比也要晚一百年左右,且他们的船队规模和船只大小,以及性能等,都远不及郑和下西洋的大宗宝船。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例如大名鼎鼎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8月,他带领88人,乘坐3条帆船,最大的1条叫“圣玛利亚”号,满载排水量也只不过250吨。他们从西班牙出发,只航行了1个月,一条船就被烟波浩渺的大海吞噬了,另外两条船也是千疮百孔,严重漏水,经过艰难的航行,总算到达了美洲。

1497年,葡萄牙掠夺殖民地的海军大将达·伽马远航印度时,也只有4条船。据说,这四条船还是特别为这次远航而制造的,当时可算是欧洲很好的船队。其中一条最大的旗舰长25米,载重300吨,可是一遇大风浪,船员便唧筒在手,“圣母玛丽亚”念个不停,祈求上帝保祐。到了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兵船,从西班牙出发,到达菲律宾群岛,当他们1522年返回时,五艘船只剩下一艘,265人也只剩下寥寥的十七、八人,除了驾驶技术上的问题外,大都是由于船只经不起风浪而损船折人的。

“四海一家,广示无外”:浅析明代的海船

六、结语:

大家知道,造大船要比造小船困难得多。船造得越大,工艺越复杂,技术要求越高,船上的各种设备也复杂得多。而造航海的大船则更是难上加难,在狂风怒涛中,要保证大型木帆船的强度,就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明朝能造出如此庞大的大宗宝船,跨洋过海,足见我国造船技术到了明朝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可以这样说:威武雄壮的大宗宝船行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是我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一次举世瞩目的大检阅,它以光辉的篇章载入史册。

主要参考资料: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清·张廷玉:《明史・兵志》

明·陈侃:《使琉球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