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引子

 图书 馆员 2020-01-03

有意思的中药药引子

药引子,顾名思义,就是将治病的药引到患病之处,使其发挥最大的药效,起到增效、解毒、矫味、护胃等作用。清代尤怡《医学读书记》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清代末年太康人龙子章在其所著《蠢子意》一书中写了一节文字,名为“大药引子甚是得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也颇实用,现择于下,供读者参考。

中药的药性里面有一种说法叫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的作用部位。 归指作用的归属, 经为脏腑经络。对于归经指向,常指脏腑及十二经脉,有时也综合三焦,卫气营血,伤寒论中的六经,以及气血来表示。举例说中药麻黄,其作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归十二经络中肺经,膀胱经。从六经辨证看归太阳经, 因为实践证明,一种药往往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药引子一般就是指某些药,有某些特定的指向作用。 有些药(引子),引其他药上行:即药物走向人体上部。有些药(引子),引其他药下行:即走向人体下部,如牛膝。

治病引子最为先,引子便是先行官。

  • 先锋如硬实,它自打敌前。

  • 我尝治伤寒,大葱一把煮水煎。

  • 我尝治吐衄,茅根一握煮水煎。

  • 我尝治腹痛,黑豆一碗煮水煎。

  • 我尝治尿血,蓟根一束煮水煎。

  • 我尝治疮肿,忍冬一掏煮水煎。

  • 我尝治风症,艾叶一团煮水煎。

  • 我尝治眼红,薄荷一襟煮水煎。

  • 我尝治滑泻,五倍一两煮水煎。

  • 我尝治虚热,童便一罐煮水煎。

  • 又尝姜汁一大盏,对药治顽痰。

  • 又尝韭汁一大杯,入药治血鲜。

  • 又尝酩馏一大壶,炒药治喉干。

  • 又尝治半边,外用醋麸裹腿缠。

  • 又尝治项强,外用热瓦枕藉眠。

  • 又尝治瘰疬,外用神针把火燃。

诸如此类症,引子最为先。

好似乌骓马,全在霸王去著鞭。

又如青龙刀,全在关帝去传宣。

幸当用药时,不妨此笔添。

文中所说的药引,多是随手可以取来的,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食品;还有的是外用之物。

药引子多是随内服汤药使用的,但文中还将外用的“醋麸”、“热瓦”、“火针”等作为药引子使用。

“童便”,现在虽然不大常用,但健康卫生的童便在一些山区、农村还在使用,它的清热凉血作用不庸否定。

“酩馏”,即酩馏酒,就是黄酒,有活血通经、祛风散寒的作用,常作为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药引。

“醋麸”,就是将麦麸用醋炒热,起到热敷温熨、散寒止痛的作用。

“热瓦”,即将盖房用的瓦烧热,外用毛巾包裹,以待温热适度而枕之,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效果。火燃神针,即火针,是针灸的绝技,现在已很少人能掌握应用。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是掌握运用火针的高手,希望这份绝技不要失传。

文中将药引子比作楚霸王骑得“乌骓马”、关羽使用的“青龙刀”,要用好这些“乌骓马”、“青龙刀”,关键在于医生的医术是否灵巧。药引子的选用,主要依据疾病的性质,另外与当地的饮食习性、用药习惯、风土人情等因素亦有关联。

药引子虽然是寻常之物,但它也有寒凉温热之性,所以在选用药引子的时候,首先要明了病情,然后才能针对性地选用药引子。

常用的引经药,按部位来归类

1、头面部

  • 引药达头面:菊花、川芎、蔓荆子、苍耳子、辛夷花、藁本等。

  • 引药达额头:白芷

  • 引药达头两侧:川穹

  • 引药达目:菊花

  • 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

  • 引药达颠顶:藁本  

  • 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2、上肢

  • 引药达上肢:桑枝、桂枝

  • 引药达左上肢:桂枝

  • 引药达右上肢:桑枝

3、引药达颈部:葛根 

4、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5、引药达腰背部:杜仲、川断

6、引药达胸腹部:木香、砂仁

7、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

8、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已

9、引药走督脉:狗脊

10、引药达皮肤:蝉蜕

11、引药入胃:半夏

12、引药入肺:桑白皮

13、引药入肝:柴胡、香附子、当归

14、引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 

15、引药入脾:苍术

16、引药入骨:威灵仙

17、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18、引药下行:牛膝、代赭石、旋复花

药引子大全,熟读了,开药治病全靠它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我们常说的“药引”其实就涉及到药物的另一个功效——“引经报使”。

那么,“引经报使”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常见的药引子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吧!

清代,张睿曾作《药引论》专篇,指出“古人用汤,必须置引”。一些药物具有特定的功能,它能够带领其他的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就好似“定位仪”一样,掌握了这些药物,临床用药时就能指哪打哪。

常用的引经药,按部位来归类:

1.引药达头面:菊花、川芎、蔓荆子、苍耳子、辛夷花、藁本等。

①引药达额头:白芷。

②引药达头两侧:川芎。

③引药达目:菊花。

④引药达鼻部:苍耳子、辛夷花。

⑤引药达颠顶:藁本。

⑥引药上行于头:蔓荆子。

2.引药达上肢:桑枝、桂枝。其中引药达左上肢的为桂枝;引药达右上肢的为桑枝。

3.引药达颈部:葛根。

4.引药达背部:姜黄、防风。

5.引药达腰背部:杜仲、川断。

6.引药达胸腹部:木香、砂仁。

7.引药达少腹部:小茴香、艾叶。

8.引药达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己。

9.引药走督脉:狗脊。

10.引药达皮肤:蝉蜕。

11.引药入胃:半夏。

12.引药人入肺:桑白皮。

13.引药入肝:柴胡、当归。

14.引药入心:丹参、黄连、菖蒲。

15.引药入脾:苍术、白术。

16.引药入骨:威灵仙、油松节。

17.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18.引药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

常用引经药歌诀 手足太阳经,藁本羌活行。 少阳厥阴地,总用柴胡去。 手足阳明经,白芷升(升麻)葛根。 肺芷(白芷丿升(升麻)葱用。 脾升(升麻)白芍应, 心经黄连使,肾独加桂灵。 分经用此药,病愈即通神。

中医药引子药

学认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它内联脏腑.外络肢节.使上下,左右,内外,表里行成统一整体。药引子就是把各味中药引向有病的脏腑经络,使各味中药具有靶向性。这几味中药只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用,对其它经无作用,或作用很小。古人称药引子为“引经报使”。
    在一般情况下十二经的药引子为:
    一.手太阴肺经:    桔梗.升麻.白芷.生姜.葱白.
    二.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升麻.石膏.
    三.手厥阴心包经:  柴胡.牡丹皮.
    四.手少阳三焦经:  连翘.柴胡.上焦用地骨皮.中焦用青皮.下焦用附子
    五.手少阴心经:    黄连.细辛.
    六.手太阳小肠经:  蒿本.黄柏.
    七.足太阴脾经:    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八.足阳明胃经:    升麻.白芷.葛根.石膏.
    九.足少阴肾经:    独活.知母.桂枝.细辛.
    十.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
    十一.足厥阴肝经:  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
    十二.足少阳胆经:  柴胡.青皮.
药引子不仅能起到领军者的作用,而且还能加强各味中药的疗效。
在治疗燥咳的药中可加入枇芭叶.生梨汁.以加强润肺.止咳的效果.
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药中可加入葱白.生姜.以加强驱风散寒的效果.
在治疗肝血不足.肝阴不足的滋阴养血的药中可加入4—5个胡罗卜头.可加强养肝血的效果.
在清热利尿的药中可加入鲜茅根.鲜竹叶.会很快的消除尿急.尿频.尿痛
在食疗中,海参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补品。可入心经.肾经.肝经.脾经.胃经.在吃海参时如能加上海参肠,海参子(海参花).不仅美味,补益效果会很好!(原因:海参在遇到它的天敌和恶劣环境时,它会从肛门里排出它的肠子,迷惑敌人,以保护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一套完整的内脏又长了出来。所以,海参的再生能力特强!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再生能力!)海参肠就是海参的参引子。
常用的引经药,按部位: 
头面部:黄芩 菊花 荷顶 口芪 
上 肢:姜黄 桂枝 威灵仙 
腰背部:杜仲 川断 构杞 
胸腹部:木香 砂仁 黄莲 肉桂 
少腹部:小茴 桔核 荔枝 五灵脂 黄柏 
下 肢:木瓜 牛膝 鸡血藤 防已 
耳口周:龙胆草 黄莲 
肛周.外阴:黄柏 防已 龙胆草

吃“药”有讲究1-熬药的讲究和药

说起中医,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中药,它不仅仅是一种实材,更是我们中医的精髓,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但是这其中的很多讲究您真的知道吗?

首先要讲究煎药方法。煎中药的燃料是不能用煤炭的,可以用木炭、柴草,据说最好的柴草是芝麻秸。煎药不可以拉风箱,要用手架着柴草燃烧煎药;确定燃料后,再确定使用文火、武火或是普通火,不可错乱颠倒;煎药所用的锅,不能是铁的、铜的、铝的,一切金属的锅都不堪使用,煎药必须用砂锅;药煎完了,剩下的药渣不能乱倒,更不能当垃圾倒掉。要求倒在道路的中心,以便让来往行人或者车辆马匹,把病邪带走;煎药的沙锅如果是借的别家的,用完了,在归还人家时,沙锅不能空着,要放一把盐。其二,吃中药要讲究忌口。病人的征候是按照阴阳五行辨证论治辨出来的,处方和中药是按照君、臣、佐、使开出来的,服用中药期间及前前后后,都是必须忌口的。一般都得忌酸辣,有的要暂时忌酒,有的忌油腻食物,有的因病在阴经需忌属阴食物。什么食物属阴?比如地瓜、萝卜。因为生在土地下面的植物,不见太阳故而属阴。广义的忌口,不光指吃的东西,也包括一些行为。有些需要忌哭笑、忌生气、忌悲伤、忌受惊吓、忌男女房事。有的要避免外出,忌受风、受凉等等。其三,要懂得药忌三台。从取药、煎药、到服药的全过程,药包、砂锅、药碗等,都不能放在三台上,即使放一会儿也不行。这里的三台是指窗台、锅台、香台。忌窗台是因为窗台在屋檐下,惧怕屋子上面掉下污秽来。忌锅台是为了严格与普通的饭食分开,以表示药比饭重要。忌香台是因为香台是祭祀神鬼的地方,需要避免神鬼对药物干扰。总之药忌三台,是避免魑魅魍魉往药里掺进邪气,防止牛鬼蛇神搅乱医生对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

中医药讲究配伍,一付中药基本上按照君、臣、佐、使来配制,有时会加一些令人神秘的'药引子什么是药引子?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要病家自己去配制的药,往往是该医院或药店配不齐,要求病家到其它医院或药店去配,或自己采集的药品。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药引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和服用方法。可见古代医家对药引的重视。若在服用成药时辨证地选用药引,可达到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矫味矫臭和减少毒副作用的效果。据《医宗金鉴》记载,常用的药引子往往是生姜、大枣或者是某一样中药材。有时候得用中药材以外的东西。比如灶心土街心土、五股岔道上的车辙土。比如,朝某某方向的某某树枝,某个节气的雨、雪、露水。比如蟋蟀、蚂蚱、马蜂等昆虫动物。再比如夏天糗烂的麦穰、秫秸。又比如儿童的尿液(童尿)、女人的夹布灰人中黄(大便)”等等。此外,医生按照所开处方的具体情况,有权进行临床发挥,临时指定某种药引子。所以,药引子的种类是很多的。这些药引子,大都要病家自备,由病家自行放入药锅。

咱们今天就说说老百姓手到擒来的,最常用的药引子吧。我听说这个生姜,古时候用它有解半夏之毒的作用。

吃什么药可以用姜汤做引呢?

附子理中丸

【适用症】: 温中健脾。用于腕腹冷痛,肢冷便溏

【成分】: 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用法与用量】: 口服:姜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规格】: 每丸6克,每10010

四正丸

【组成】广藿香、香薷、紫苏叶、白芷、檀香、木瓜、法半夏、厚朴(姜炙)、大腹皮、陈皮、白术(麸炒)、桔梗、茯苓、槟榔、枳壳(麸炒)、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白扁豆(去皮)、甘草

【功能与主治】祛暑解表,消食化浊,(化湿止泻)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克。

这个生姜在用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还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用,老少皆宜呢?

生姜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常吃会引起肝火旺,所以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是忌吃的,口干、便秘、患痔疮的病人也要少吃。

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时配一些舒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们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男人不能百日无姜,女人不可百日无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比如我们在家吃什么中成药的时候,会用这个枣汤服用呢?

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

这个大枣的补血养血的作用,我们老百姓都知道,它在作为药引子的时候,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用于药性峻烈、有毒之剂中。调缓药性

大枣之味大甘,可缓和或减少某些峻烈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伤寒论》逐水之十枣汤,

《金匮要略》泻肺之葶苈大枣泻肺汤,一则取其缓解大及、甘遂、芫花、附子之毒性和葶苈子之峻烈之性;二则取其甘味护养胃气,以防伤正。

为什么这个姜枣是不分家的呢?

生姜与大枣配伍:

生姜的得大枣,可缓和其西恩三之性;大枣得生姜,克防止补齐过壅之偏。

二者相须为用,取其一气一血,一补一散,一营一卫之力。

临床用此配伍一扶正祛邪,调和营卫。

姜枣引者,顾其名思其义,属于中医方剂中的引经药或佐使药,俗称药引子

常规调配法是鲜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或鲜姜6-10g,大枣10-15克。中医在书写处方时,常于处方末尾处书写姜枣引
    
中医处方具有姜枣引的方剂很多,如常见的异功散、八珍汤、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汤、苏子降气汤、归脾汤、实脾散、九仙散等

等,这些方剂中的姜枣引都具有相应的治疗目的,

如出自《正体类要》的八珍汤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方剂中的姜枣引是为了帮助人参、白术入气分而调和脾胃,从而发挥八珍汤治疗气血两虚的功效。

中医里的“药引子”是什么?有什么用?

什么叫药引?《辞海》中解释:“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导诸药达到病所”,称之为引经药,俗称“药引子。

中医里的“药引子”是什么?有什么用?

药引起于何时,这就得从中医开列处方遣药使引的原则和要求说起。大约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医学经典名著《内经》中就说明了方剂配伍的原则,这就是“君、臣、佐、使”四类诀,它要求每个方剂应由四类药物组成,即君药是方剂中主药,起主攻疾病的作用;臣药是方剂中仅次于主药而居于第二位的药物,起加强主药疗效的作用;佐药是协助和制约以上两种药物的第三位药物;使药,就是俗称的药引,起率领诸药抵达病所,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引经报使”这就是药引的来历。

药引也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开始,只是在“相使”的指导下,指两种药物相互配台时,一种药物对另一种药物有增强其作用的功能,如“滑石、石韦为使”,就是说,石韦有增强滑石利水通便消肿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引的作用和意义都有了新的见解,最后发展到如何使整个方剂都能起到作用的全局上来。

中医里的“药引子”是什么?有什么用?

医药学史发展到唐代,使药引与日益明朗的“归经”学说结合在一起,引经就常常具有引导诸药归入某一脏腑经络的意义,如黄连归心经,柴胡归肝经、麻黄归肺经、枸杞归肾经等。到了宋代,随着药物炮制的进一步发展,药引又与各种炮制方法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它的范围,又提高了它的作用。如蜜制药归脾胃经、醋制药归肝经等等,在药引的选用上更加灵活,因病因药而制宜,出现了根据药物性味的升降沉浮与药物主治结合的药引法,如菊花、蔓荆均引药上行,能治头之病;朱漆、五加皮则引药下行,能治下足之病等等。

明清时期,温病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一些药物的引经作用,一些引经药成了约定俗成的用法,如常用作药引的有葱白,生姜、大枣、荷叶.藕节、蜂蜜、侧茅根、饴糖、甘蔗汁、粳米、桑叶,淡竹叶等。如治疗一些感冒发烧和胃病的中药汤剂,常以生姜汁为引,其治疗效果比单独用主药明显,因为生姜汁本身具有发汗和胃等功效,与主药配合,可谓锦上添花,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药引发展到今天,由于受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人们对药引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范围也不断扩大,作用也不断提高。临床上沿用俗成的,如头痛以川芎为引,四肢痛以桑枝为引,前额痛以白芷为引感冒发烧以生姜为引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而新作药引的,如高血压类的症以芡实、金樱子为引等,还有些特定的中药剂型,如中药水针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相关的经络穴位上,人为直接“引经”法。

中医里的“药引子”是什么?有什么用?

总之,药引是以“君臣佐使”为依据,在中医经络学说和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重大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引药入经作用,使药物直达病所;二是起增效作用,使主治药物发挥更大的药理作用,以提高疗效;三是制约作用,可以使方剂中某些药物降低或减少毒副作用,调和诸药。

在实践中,不一定每方都必须用药引,有的药引已开列在处方之中了。还应指出的是,药引在运用上也出现过一些故弄玄虚的神秘做法,鲁迅先生曾写文章,对旧社会借行医而榨取钱财的庸医,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鲁迅说,他们平常惯用的药引是“蟋蟀一对”,旁边又加注小字说: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之中者”。可见这完全是欺人之谈,已失去了药引的科学含义,此类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所谓“药引”在民间医生中,在江湖游医中,在缺医少药的偏僻乡村中,还时有耳闻,应引起注意,提高警惕。

我对“药引子”有疑问

一、药引子是一种心理暗示?

明朝洪武年间,马皇后突然病倒,太医们束手无策,朱元璋心急如焚,听闻浙江名医楼英医术高超,故急请之。

楼英看前医之方,多用人参、鹿茸、灵芝等一类名贵药材,以为皇后得的是重病难愈,心中惊悸不已。

然四诊之后,得知马皇后并非疑难杂症,只不过是多食引起脾胃积滞,只要用大黄、莱菔子一类极普通的药就可治愈,太医们怎会束手无策?

然而,楼英细量极恐,如此“圣躯”用“贱药”,这不犯了欺君之罪吗?

果真“伴君如伴虎”!楼英无所适从之时,见朱元璋身上玉佩,灵机一动,便谓方子需要一味药引子——皇上的随身玉佩。

马皇后听后心中欢喜,以玉佩为药引,服药后胃肠得通,病即得愈。

看了这个故事,不禁想起一位老中医讲的医案。

一些财主请方,喜欢用名贵药材,比如治一个小感冒,十几块钱的药就可以解决。

但财主看这么便宜的方子不开心,连连责骂,于是老医生就在方里面加了一味药引——十克人参,人参炒成黑炭入药。财主一看,方里有人参,很开心,喝几天病也好了。

这些案例非常经典,这味“皇帝玉佩”与“人参炭”都巧妙地引入了病患的“心”。这也是高手用药的奇妙之处。

除了用药引引入“心”,还有一种心理用药方法,像《红楼梦》中贾宝玉给林黛玉开的方子:“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三百六十两不足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

玄乎其玄,其实也不过是紫河车、人参、龟板、何首乌、茯苓,但病家看后心生乐趣,病也好了一半。

看到这个《红楼梦》方子,大家也许会想起鲁迅先生《父亲的病》中的药引子:“元配的蟋蟀一对、打破的旧鼓皮。”

大家在痛骂里面的庸医“陈莲河”的时候,可有人知道这位“庸医”其实就是名医何廉臣。

在我翻看有关何廉臣的书籍时,才知道开这样处方的原由。何廉臣在遇到死症、绝症时,常开一些难得之药,暗示病人知难而退,但又给病人留下一丝生存的希望而不至绝望。

当时鲁迅先生的父亲得的是臌胀,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腹水了,现在都是奇难之症,更何况当时?

上述的“皇帝玉佩”“人参炭”与玄奇的药名都只是心理暗示作用甚至不存在实在的药效,而其他药引子的药理作用有多大?

偶尔我会看到一些民间处方上面写“金银器同药入汤作引”,也就是说将家中的金镯银镯一类的手饰作为药引,与药一起煎煮。

这类方子常见于治疗心悸、失眠一类心神不安的疾病,取金属重镇入心肺安神魄的作用,也被称作“引经药”。

假如不用这个药引子,这个方还有效吗?有效,因为我没过这个药引也治好不少心悸、失眠。

那加了药引疗效会提高吗?这就无法陈清了,但可以指出的是,不引药药也可能那么走。那么,是否药引子可有可无?我继续询问下面两个问题。

二、引经药是引导还是被引导?

归经与引经,一个是自动,一个是被动。归经,归,即归属某脏腑经络,是药物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引经,即引导诸药归于一处,带领众药直达病所。

其实细想一下,如果医生没有把握每味的归经和四气五味,而想忽略其他药的归经方向,只用一味引经药来达到瞄准目标的目的,这似乎缺乏现实考虑,所谓“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不捷效”。

每味药都有四气五味,一个方子最后的药势,最取决于所有药物的合力,而不是决定于一味引经药。

重新看一下常见的引经药,比如白芷引入阳明治头痛,葛根引入太阳治项强,细辛引入少阴散阴寒,柴胡引入肝经疏达胁肋等等,这些药在治疗中本身就有重要疗效,回想一下,方子是在取其疗效还是取其引导?

如果说是导引作用,白芷尚能燥湿止带为何不引入胞宫,葛根尚能除热止泻为何不引入胃肠,细辛尚能入胆助火为何不引入少阳?因为方子中诸药的归经决定了方子的药势,而在这种药势中更易彰显其“引经药”的归经与药效作用。

如此看来,是否可以说,某些所谓的引经药不是引导而是被引导?

三、药引子究竟引的是什么?

看了上面一段“耸人听闻”的论述,我恐怕已被谴责得狗血淋头。一个中医生竟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否认引经药作用?

我的确否认了某些引经药的引导作用,但我要称赞一些药引子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用淡盐水做引送服,以引药入肾;治疗风寒痹痛、胸痹等时用黄酒做引药通行气血;藿香正气丸用姜汤送服,以引药入脾胃助温散寒湿。这些都是引经药之典型方剂,但这些药引仍是在临床上可有可无。

但是,我认为有些药引则不能省略。

比如补中益气汤之柴胡、升麻,引药势整体升提,相关研究也发现,只有在黄芪、升麻、柴胡合用的时候才有“升阳”作用,单取其中任一味药都没有“升阳”作用。

再如姜、枣、草,甘和辛香,资益胃肠,鼓励血脉,烘托药力,统一药味,以资助全体药势,病体不壮者尤为需要。

又比如阳和汤中麻黄散营中寒邪以治阴疽,十全大补汤中用肉桂为诸药先聘通使,八正散中用大黄利导湿热二肠同治,济川煎用泽泻引药下达开通二窍等等。

这些大多药量少,不取其药效而取其药性,促进或引领整体药势的走行,我认为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药引子。

四、“药引”“归经”是中药的靶向作用?

《雷公炮制药性赋》:“升降浮沉之辨,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而司人命矣。”

中医用复方治疗疾病的目的,不仅是改善症状,最重要的是调整气血的整体运行状态,以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阴阳水火万物皆备,变化在规矩之中即是“平秘”之状,偏颇太过即是病态,以偏纠偏即是治疗。

强调药物的四气五味与归经,其实是在强调中药的靶向作用。

有学者认为求真知识的方法有三:一钻在事物里头研究,二绕着事物周围研究,三跳在事物高头研究,结果分出事物的普遍性,特征性。

现代医学的靶向药物是在事物里头研究,然任万物变化皆不离阴阳之秩序,故而中医的靶向则在高处临视药理在身体阴阳运动的趋向。

只有在清楚气血升降出入的异常、脏腑经络的阻碍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泛泛用药只会伤十指,于病无害,势动一处才能断一指,直挫其根。

方剂组成的合力决定着整体的药势,药势则决定了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或许,药引子促进或促使了这种药势,而不是药引子决定了方剂的药势。

最后,记起黎伯概先生一席话甚得复方精义:“药者呆板之物,而方者灵变之才。若分各味药,则本划然各有一性,而联合用之,则已别为一意义,是为方之性理,此为中医所独长。”

药引不等同于引经药

□ 张瑞贤  张卫  中国中医科学院
  “药引”又称“引药”,为中药的特色之一,是一种用于配合中药煎剂或中成药使用的服药方法。具有引导药物发挥疗效,扩大方药应用范围,兼有解毒、调和脾胃的功能。药引起源于何时尚未考证,至少在《伤寒杂病论》已经使用了,如桂枝汤中的姜枣即是使用药引的典范,但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并无药引的概念。大面积使用药引是在宋代,当时官方设立了“医药和剂局”和“惠民局”药局的产生特别是第一部成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颁布促进了成药的发展,也促使药引得到广泛使用。据有学者统计,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788种中成药中,几乎每一种都记述了应配伍引药的内容及服用方法,涉及中药达90多种,成为中成药与引药配伍应用的典范。如八正散用灯芯可以导热下行;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同时对瘀血疼痛有效;凉膈散用白蜜,既可缓和硝黄之峻,又能存胃津,润燥结……金元以后,医家习惯在煎好的药物中加入或用药引来煎煮中药,到明清时期应用药引已比较普遍。元代名医王好古在论述牵牛子时就指出该药“以气药引之则入气,以大黄引之则入血。”
  需要指出的是,药引与引经药的概念有交叉之处,因而许多人认为药引就是引经药,其实不然,药引可能具有引经作用,也可能不具备。药引一般具有引经、增强疗效、调和脾胃、解毒、矫味等作用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功能。同时药引大多是一些生活常见药,还有不少是食物。
  古代医家讲究在汤剂中加药引
  明代孙志宏在论述了煎药的种种注意事项后,还特别叮嘱“若外有煎成磨调、化入之药,并煎药引,极宜点检。”
  《医述》引《医学阶梯》指出了药引在汤剂中的作用,“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并提出“古人用汤,必须置引”。《伤寒杂病论》的桂枝汤用生姜、大枣,既可辅助发挥汤剂的发汗功能,又可调和脾胃,是使用药引的典范。李东垣补中益气汤,也用姜枣,却不是为了发汗,其意应是辅助健脾和胃。药引有许多妙用,“不可不考”。
  明代李梴转引汪机的说法:“药无定性,以血药引之则从血,以气药引之则从气,佐之以热则热,佐之以寒则寒,在人善用之耳。”把药引的作用夸大到极致。
  清代龙之章也指出:“大药引子甚是得力”,“治病引子最为先,引子便是先锋官。先锋如硬实,他自打敌前……好似乌骓马,全在霸王去著鞭。又如青龙刀,全在关帝去传宣。幸当用药时,不妨此笔添。”龙浚川补充说:“自古用兵最重先锋,取能冲阵开路,直捣敌巢。用药如用兵,此言大药引子亦如是也。不得谓其大而减之。”
  清代汪昂介绍自己的著作《汤头歌诀》的特色时指出,该书“药味药引,俱令周明”。《汤头歌诀》流行至广,影响至深。从中可以推想清代时药引已经极为普遍使用。
  药引的具体使用
  古代有些善于总结经验的医家,也把用于不同功能的药引进行了总结归纳,如明代龚廷贤指出:“汤剂……治至高之分加酒煎。去湿加生姜煎。补元气加大枣煎。发散风寒加葱白煎。去膈病加蜜煎。止痛加醋煎。”
  《医学阶梯》中列举了大量药引,迻录如下:
  “古今汤方莫尽,药引无穷,临机取用,各有所宜。如发表用鲜姜;温中用煨姜。解胀用姜皮;消痰用姜汁。调营益卫用大枣;泻火疏风用红枣。补气益肺用龙眼;泻火安神用灯心。表皮用葱叶;表肌用葱白;表里用葱茎。健脾用湖莲;止痢用石莲。治风用桑叶;治湿用桑枝。固肾用莲蕊;涩精用莲须。保胎用陈苎根;安胎用鲜苎根。抑脾用青荷叶;疏土用枯荷梗。补心用新小麦;止汗用浮小麦。清疏土用枯荷梗。补心用新小麦;止汗用浮小麦。清热解烦用青竹叶;利水泻火用淡竹叶。消瘀通经用赤糖;止痛温中用饴糖。安中益脾用陈壁土;止呕和胃用新黄土。消瘀用藕节;止血用侧柏叶。止呃用柿蒂;凉大肠用柿霜。消热痰用竹沥;泻实火用竹茹。导虚火用童便;益真阴用秋石。延年祛病用松黄、松脂;祛舒筋用黄松节。定喘用白葵花;疗痢用赤、白扁豆花。壮阳用胡桃、蜀椒;暖子宫用艾叶。虚烦用粳米;热渴用芦根。止消用兰叶;定嗽用梨汁。止血用金墨;疗崩用陈棕。治肠风用石榴皮;治红痢用红曲。治白痢用煨姜;治赤白带浊用韭子、白果。止呕、定嗽用枇杷叶;止鼻衄用白茅花。行瘀用百草霜;达生用黄杨脑。探吐用瓜蒂;速产用弩牙。下噎用杵糠;定喘用铅汞。疗黄用铁屎;镇心用辰砂。辟邪用雄黄;润肠用松子仁。治疝用荔、橘核;催浆用笋尖、樱桃萼。拔毒用蒲公英;通乳用通草。发麻用紫背浮萍。治心烦不眠用鸡子黄。药引多端,指难遍屈。今以常用之引,聊录数则。举一反三,其惟良工乎?”
  龙之章在“大药引子甚是得力”中介绍了自己使用药引的经验:“我尝治伤寒,大葱一把煮水煎。我尝治吐衄,茅根一握煮水煎。我尝治腹疼,黑豆一碗(炒焦)煮水煎。我尝治尿血,蓟根一束煮水煎。我尝治疮肿,忍冬一掐煮水煎。我尝治风症,艾叶一团煮水煎。我尝治眼红,薄荷一襟煮水煎。我尝治滑泻,五倍一两煮水煎。我尝治虚热,童便一罐当水煎。又尝姜汁一大盏,对药治顽痰。又尝韭汁一大杯,入药治血鲜……诸如此类症,引子最为先。”
  清代张确《资蒙医经》全面总结了引药的作用:“酒入经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芯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
  汤剂中的药引
  药引用于丸剂是送服药物,用于汤剂,则是加入方剂中一起煎煮,不过多是后下。因为药引多是食品和易得物品,所以多是病家自己采集,自己估计用量。
  药引在唐代剂中是介于药与非药的一种物质,属于“君臣佐使”中的“使药”。其常见作用有①引经作用,如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引药入肾;②增强疗效,如以生姜、葱白为引,加强辛温解表作用;③解毒作用,在使用某些毒性药物时加入生姜、饴糖等为引降低毒性;④保护脾胃,如有些方剂中加入大枣、粳米为引,起和中扶本作用;⑤矫味作用,如有些药物口味难咽,常以红糖或冰糖为药引,以减轻异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